新浪新闻客户端

【理响中国】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路径遵循

【理响中国】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路径遵循
2024年12月16日 10:01 新浪新闻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为高效、精准、广泛提高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要遵循下述路径

  一、规律性认识与创造性实践相结合

  识别和聚焦问题是有效应对现实挑战的关键。要真正理解并解决问题,需要从哲学的高度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和批判性分析,并将其应用于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文明、实现“中国之治”的历程中,立足解决问题,突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不断创新性地揭示现实问题的复杂性,确立了在人类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互动实践中,合理解释并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坚信“问题在实践中产生,也要在实践中解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法则”[1]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规律性认识与创造性实践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大引擎。规律性认识帮助我们揭示事物背后的内在规律,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世界的框架;而创造性实践则是我们运用这些规律,通过创新和变革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没有规律性认识,就无法理解世界;没有创造性实践,就无法改变世界。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

  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体系的构建,要不断地进行规律性认识,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的本质和规律,更需要不断进行创造性实践,运用这些规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并遵循传播的基本规律,“中国之治”的规律性认识、创造性实践应用于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同时不断创新实践,以期在瞬息万变的全球文明景观中找到属于中国的独特位置,让世界听到更加多元、真实、鲜活的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不断取得更新、更大的成绩。

  二、整体意识与具体领域相推进

  整体意识是我们对世界的宏观把握。它要求我们超越个体和局部,关注整体和全局。具体领域则是我们在特定领域内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从宏观上看,马克思主义是着眼于全人类解放事业的理论体系,中华文明蕴含着“全面整体看问题的辩证思维是核心”[2]的哲学认识,二者在整体意识上深度契合。在这两种理论视角下,人与世界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类联系和问题,始终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实践的脉络中呈现和展开。中华文明的天下观念,旨在消除不同民族间的隔阂,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方式实现文明的相得益彰、人类的和谐相处。而无产阶级肩负着全球范围内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重任,旨在消除民族和阶级间的剥削与压迫,从而实现世界各国人民真正平等的崇高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全体无产者、各文明国家、各民主政党之间的联合行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3]“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4]。中华文明所倡导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自由人联合体”具有精神上的相通性,后者更是旨在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与解放,而这种解放程度与历史进程中的全球化紧密相连。换言之,“自由人联合体”并非由单一文明不断壮大和扩张所导致的产物,而是多个文明在相互交织、交流和融合过程中,共同塑造出的整个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中华文明国际传播需兼具整体意识与具体领域的相互推进,这是一种全面而精细的战略布局,旨在从宏观到微观,由面到点,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促进全球文化的互鉴互融。

  (一)整体意识的构建

  强调中华文明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文明的共同价值观,如和谐、仁爱、智慧、勇气等,这些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易于跨文化接受。展示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脉络,突出其连贯性与多样性,帮助国际友人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演变逻辑及其背后的社会变迁。

  从整体上塑造国家品牌形象采取正面叙事聚焦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成功案例,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态保护等,展现中国责任大国形象通过高层互访、文化交流年、国际会议等高级别文化外交平台,强化国家层面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树立良好的国际声誉。

  (二)具体领域的推进

  教育与学术交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汉语教学,设立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桥比赛等,为国际学生提供学习中华文明的机会。加强与海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发表研究成果,提升中国学术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艺术与文化产业推广中国电影、电视剧、音乐、游戏等文化产品至国际市场,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如武侠、古装、科幻类题材。通过展览、演出、工作坊等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京剧、昆曲、剪纸、刺绣等。

  信息技术与新媒体利用主流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高质量的中国语言文化视频、博客、播客内容,触及年轻一代观众。开发VR/AR应用,提供沉浸式的中国历史文化体验,如虚拟游历古代城市、参与传统节日庆典等。

  经济贸易与品牌塑造致力于品牌出海支持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不仅仅是商品和技术出海,更重要的是将蕴含中国元素的品牌故事和设计理念推向全球消费者。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文旅融合,开发文化旅游路线,邀请国际旅行者深度体验中国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如长江、黄河沿岸的文化长廊。

  三、文明互学互鉴与求同存异相结合

  魏源在《默觚下·治篇五》中说:“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罗布代尔认为:“各个文明的历史实际是许许多多个世纪不断地相互借鉴的历史,尽管每个文明一直还保留着它们的原有特征”[5]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不仅是对外展示自身丰富文化内涵的过程,更是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深度交流、互相学习的重要契机。文明互学互鉴与求同存异相结合的原则,为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深远的意义。

  一方面,中华文明有着丰富的互学互鉴传统。“中国不是一个文化同质、民族同质的现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而是一个以中华文化为认同核心而能兼容异质性文化的文明—国家(civilization-state)。”[6]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持续互动与借鉴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从古代的佛教传入、“伊儒会通”,到近代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吸收外来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自我更新与发展。近代以来,“中国几乎对西方出现过的各种现代化模式都进行过快速的试选择”[7],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开始从经济器物层面接触并尝试融入现代文明,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如开矿、建造船厂等,开启了对现代经济和工业文明的初步探索;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人士提出了“君主立宪”的主张,试图通过改革政治体制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在制度层面对现代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尝试;新文化运动进一步深化了对现代文明的探索,不仅关注政治制度的改革,还强调思想文化的更新,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探索和努力,彰显了无数仁人志士致力于中西交融、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精神。

  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摩擦与对抗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种冲突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文明内部为了维护自身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而对外部文明持有警惕和排斥心理的因素,也有由于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利益诉求而导致不同文明之间产生紧张关系乃至直接冲突的情况。这些矛盾和冲突,既是文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动力。尽管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非常尖锐,却无法从根本上摆脱或拒绝不同文明之间的补充借鉴。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背景下,孤立封闭、拒绝交流互鉴的行为必然被时代抛弃。通过与其他文明的交流,既可以吸取所需的元素,也能够更加重视自身文明中的宝贵财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过欧洲的改进,“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8]。中国作为后来崛起的现代化国家,在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大规模对外学习,而学习的目的在于不断获得新的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的结果就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9]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不能独善其身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10]“如果某种文明没有来自他者的刺激与滋养,那么它必将在一定时期内萎缩衰亡”[11]首先,要认识到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文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的。例如,古希腊文明在与古埃及文明的交流中吸收了数学和天文学的知识,从而奠定了其科学和哲学的基础。同样,古印度文明在与波斯帝国的交流中学习了冶金和纺织技术,促进了其经济的繁荣。这些例子充分说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其次,互学互鉴有助于促进文明的创新和发展。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长处,通过交流互鉴,不同文明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发明的传播和应用不仅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也促进了其他文明的创新和发展。同样,阿拉伯数字和代数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和文明发展。可见,互学互鉴对于促进文明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互学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通过加强交流互鉴,不同文明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大项目资助“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渠道、体系建设与优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2YH03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重点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学生中的价值认同和推广研究”(编号:22L0201)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吕丹,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讲师;刘孟男,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曹健,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合作部常务副部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参考文献:

  [1]何毅亭主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27页。

  [2]刘孟男、吕丹:《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年第2期。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5][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肖昶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6]于铭松等:《文化自信: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77页。

  [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39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50页。

  [9]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

  [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20页。

  [11]曹顺庆、张帅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下的文明冲突与变异》,《学术界》2019年第12期。

  责任编辑:况家家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