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大力提振消费”从何处发力?

“大力提振消费”从何处发力?
2024年12月17日 07:00 中国网

  申宇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其中,“大力提振消费”被放在明年重点工作任务第一位,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释放出消费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支撑点的明确信号。

  从全球形势来看,面对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中国全方位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通过大力提振消费,走出一条更加稳定可持续的内生性发展道路。当前,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但面临着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在供给端,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但在需求端,1—11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2723亿元,同比增长只有3.5%,远低于此前十年10%左右的历史增速,显示出消费增长压力较大。为此,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明年经济工作的首位,具有重大意义。

  大力提振消费的发力点诸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大力提振服务消费,使服务消费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服务消费涵盖范围很广,包括餐饮、住宿、交通、教育、医疗、信息、金融等各类服务场景。应大力提升服务消费的供给质量,让民众愿意消费。一方面,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依托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平台,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持续深化电信、教育、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开放,提升相关服务的供给水平,让民众能以更公平的价格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消除服务业不合理的管制措施,打破部分服务业的垄断行为,吸引更多经营主体参与竞争以及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营造服务业健康发展环境。与此同时,积极拓宽服务消费场景,让服务消费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中。将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相结合,打造多种消费场景,例如,节日消费、冰雪消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健康消费等,激发民众消费意愿。重视智能化消费,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消费”模式,满足民众对高科技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二是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出一揽子切实可行的促消费政策。一方面,重视居民收入对促进消费的重要作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保障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激发年轻群体的增收意愿。另一方面,刺激与改革相结合,短期看要发挥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长期看要加大财政体系的改革。

  事实证明,中国推出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24年1—11月份,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9%和18.7%,高于零售业总体增速。因此,应继续加大“两新”政策的力度,扩大政策支持的范围和覆盖面,鼓励绿色消费、智能消费与服务消费,推动消费升级转型。

  同时,深化财税体系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加强财政资金在民生领域的投入,更多地运用到惠民生的领域,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公共服务等。教育方面,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供给,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加强入托、托育服务。

  就业方面,特别关注高校毕业生、全职宝妈、因企业效益下滑而失业的社会群体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就业工作,安排相应的财政资金对其提供支持,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总之,应从各个方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人民群众的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

  大力提振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应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发挥消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牵引与推动作用,以消费带动、反哺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推动消费升级,更好地协调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促进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