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把“新风堂”建在村民“家门口”,把“新风尚”送到群众心坎上——移风易俗“易”来和美乡村新气象

把“新风堂”建在村民“家门口”,把“新风尚”送到群众心坎上——移风易俗“易”来和美乡村新气象
2024年12月18日 06:59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明光市乡村景色如画。(资料图片)明光市乡村景色如画。(资料图片)

  和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是保障,移风易俗是关键。

  移风易俗在哪做、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明光市用独创性的“家门口”文明实践模式,解答了这一系列问题:把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道理送到群众“心坎上”、服务送到群众“需求处”、文化融入群众“生活中”,让新风尚从口头走上心头,让新风尚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家门口的“新风堂” 

  让百姓省心又省钱

  龙婷阁酒店是三界镇上最大的饭店,今年9月份,这家开了18年的老店挂上了新牌子:文明新风示范酒店。

  早在三四月份,饭店老板张子龙就听说镇上想选一间饭店来担任文明新风示范酒店,他还听到不少议论,说如果被选上了,每桌酒席就得按标准来,赚不到钱。

  在琢磨一番后,张子龙还是主动报了名。“当时没太多考虑赚钱的事,只要不亏本就行。新风示范酒店是件好事,我想做。”张子龙说。

  5月份,龙婷阁酒店开始按明光市制定的新风示范酒店宴席标准,推出了498元、598元两种套餐,和以往的七八百元一桌相比,价格降了下来。

  村民有点诧异:一桌酒席这么便宜,菜会不会降档次?够不够吃?结果是,这两种套餐不但菜品多、分量也足,根本吃不完。

  降标准等于降利润,张子龙原以为赚不到钱,没想到,从5月份到10月份,龙婷阁酒店共接待了800多桌宴席,而在此之前,全年也只有千把桌,“新风酒店就是为了引导老百姓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标准不高,菜品实惠,老百姓欢迎,反过来刺激了消费。我的利润少了,但量上来了,总体还是有赚头的。”张子龙说。

  镇上居民遇到红白喜事宴请,可以就近选择新风酒店,那住在偏僻乡村里的人们怎么办?

  今年9月底,在离三界镇上11公里远的郑岗村槽坊组,经改造而成、设立在村口国道边的“槽坊组新风堂·文化礼堂”,成了村庄的“文明新风”地标。有了它,村里延续多年的陋习终于能变一变了。

  “新风堂里只有6张桌子,每桌酒席标准在500元以内,村民们来这里办宴席,不仅离得近,很方便,而且能省下很多不必要的开支,留住了人情味,杜绝了人情债。”三界镇党委副书记陈曦说。

  近年来,明光市积极探索人性化服务措施,在人口集聚、交通便捷且符合安全要求的区域,盘活小区门面房、文化广场、村庄祠堂、闲置房屋等群众就近可去、安全便捷的场所,因地制宜建设新风堂、文明新风示范点等移风易俗阵地39个,配齐水电、桌椅、炊具等,减免场地费,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引导群众到固定场所办事330多场,有效避免了治丧扰民问题和流动宴席安全隐患,减少了村民“办事”开销。

  明光市还出台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实施细则》《移风易俗明10条》等,推行限额随礼、限额宴请,倡导随礼不超过300元,单方宴请不超过15桌,双方联合宴请不超过20桌,每桌不超过10人,城区每桌餐标不超过800元、农村不超过600元,婚车不超过6辆,不发礼券、礼金、礼品等,让困扰群众的人情往来负担重、大办宴席浪费多、大操大办消费高等问题的处理有了依据。一年多来,通过在“新风堂”办“红白事”的每个家庭平均节省“人情往来”“办事开销”4000余元,既传承了传统民俗文化,又让群众省心省事省钱,更促成了明光市的“新风尚”。

  家门口的小广场

  成了移风易俗大舞台

  在明光,新风堂、新风示范酒店对乡镇实现了全域覆盖;在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也实现了“出户可及”:105个文明实践网格,将阵地延伸至商贸集市、公园广场、居民小区,110个文明实践点和志愿服务站,构筑起了文明实践矩阵。

  明光街道韩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移风易俗点,位于龙山小广场,于2023年7月份投入使用,迄今已承办了40多起“白喜事”。

  明光街道工作人员陈胜貌回忆说,龙山小广场移风易俗点没投用前,“附近居民们都是就近办丧事,住在小区里的,就选小区里宽敞点的地方办;住在路边的,就选门前路旁宽敞点的地方办,经常把路给堵上……不光是混乱,事主办丧事时还会请戏班子来演出,甚至演一些低俗的内容,产生的影响很恶劣”。

  移风易俗点建成投用后,还需要对居民进行引导。“谁家有白喜事了,我们城区网格员会主动上门提前对接,社区党组织书记也会上门慰问,村‘两委’还会送花圈,做家属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把白事放到移风易俗点上来办。”陈胜貌说。

  目前,明光街道已利用公园拐角处、小区空旷处、停车场等公共空间,因地制宜建成14个移风易俗点,共引导群众办理白事超600场。

  移风易俗点不仅给群众们提供了便利整洁的办理场所,也净化了民间丧葬文化的不良风气。

  为了让农村文化市场和婚丧服务市场变得更清朗,明光市下了一番大力气:统筹全市17个乡镇街道和35个市直机关单位,制定了《明光市农村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及联合执法巡查制度,组建百余人的农村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攻坚队伍,明确整治方向、整治目标;紧盯农村“草台班”、丧葬“一条龙”等重点经营群体,加大婚丧礼俗从业人员、婚庆殡仪服务机构、婚丧用品市场整治力度,确保人员持证上岗、团体持证演出、机构持证服务;建立农村演出活动报备承诺制度、多部门联合巡查制度和跨县域联合执法机制,重点打击非法演出、低俗表演等问题。

  而在安徽多地,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

  凤阳县中都街道留守司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主题宣讲活动,引导社区居民摒弃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灵璧县灵城镇庄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我先行、文明新风进社区”宣传活动,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倡导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个个移风易俗落实处,一阵阵文明新风扑面来。

  家门口的“大支” 

  为文明新风“加码”

  在明光农村,活跃着一个特殊群体——“大支”,他们在乡村婚丧嫁娶传统习俗中替“事主”出面张罗事宜、协调工作。由于“大支”在乡里乡亲间威信高、口才好、对本地风俗习惯十分熟悉,逐渐成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主导力量。

  55岁的查永化是桥头镇汉塘村人,也是这一带有名的“大支”。去年,村里有位老人去世了,在外经商的4个子女回来办丧事,请查永化帮助张罗,并且告诉他“不缺钱”。

  “宴席这块,我就推荐他们在村里的新风堂办,550元一桌,宴席上的烟酒,他们想用45元一包的烟、一百七八十元一瓶的酒,我说没这个必要,最后他们听了我的建议,用了22元一包的烟、70元一瓶的酒——这在当地已经算是上档次的了。”查永化回忆说。

  在另一位“大支”张守刚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喜事新办、丧事简办”。

  桥头镇当地的彩礼曾经比明光市区还要高,定亲时起步价一般为10万元,等到结婚时还要付16.8万元到18.8万元不等。“遇到这样的家长,我们就把政策宣传给他们听,同时举一些因为彩礼要得太高导致子女婚后感情不和谐的事例,讲过后往往很有效果,女方家长就缓和了,甚至有人说‘对方愿意给多少就多少吧’。”张守刚说,“现在桥头镇一带的彩礼,定亲加结婚平均在五六万元,和以前相比至少降了10万元。”

  桥头镇下辖9个行政村,平均每个行政村有两位“大支”,2023年7月,各村“大支”去市里参加移风易俗培训班时,都被聘为“移风易俗宣讲员”,加入了“文明新风管家志愿服务队”,张守刚的编号是“明志QT009号”。“当初听说要统一发服装,大家都很兴奋,结果只发了一件马甲。”张守刚笑着说,“我们觉得最好看的,就是马甲上印着的编号,这代表着一份责任和荣誉。”

  相比之下,苏巷镇“文明新风管家志愿服务队”队员身份更多元,“我们镇上有总队、各村有支队,总队共吸纳了20位‘大支’、6位‘红娘’、十几位乡贤参与。”苏巷镇宣传干事刘继川说。

  苏巷镇自服务队成立以来,已促成“喜事新办”15起、“丧事简办”70余起,配合农村文化市场整治巡查300余次,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

  而在明光市,类似这样的志愿服务队共有152支,吸纳了“大支”481人,他们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把人情负担减下来、让人情新风扬起来,有效遏制了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随礼偏重、薄养厚葬、攀比炫富等陈规陋习,为红白事“瘦身”,为文明乡风“加码”。

  “明光新时代文明实践做法在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并获《改革内参》刊登,‘把道理送进心中’创新做法获《半月谈》刊发推广。我们将继续做好点滴小事来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大热情,用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赢得群众对移风易俗的认同感,用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涵育乡村文明新风尚。”明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李明富说。

  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推动乡村文明新风“大变化”,一幅涤旧迎新、崇理重德、向善而行的文明画卷,正铺陈在安徽大地上。

  (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祁海群 实习生 牛苗苗)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