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近日召开,会议总结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自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守正创新,建立起既与国际衔接、又符合中国国情的非遗保护制度体系。
守正体现“不变”,就是立足国情、扎根中华文化,做好追溯与传承。每一项非遗都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先辈的智慧和情感,镌刻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从维系全球华人家庭情感纽带的春节,到体现独特治疗理念的中医药,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博大精深的京剧,我们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非遗保护制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的本质和内核,这是区别于其他国家非遗保护工作的鲜明标识,也是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国非遗保护不迷失方向的根本所在。
创新体现“变”,就是面向未来、衔接国际,做好创造与发展。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传播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非遗如果一成不变,必然如养在闺中,无人能识。我们欣喜地看到,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不断涌现,他们带着新思维、新技术,为非遗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在表现形式上,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时尚审美的服饰,登上了巴黎时装周国际时尚舞台。在传播途径上,李子柒、阿木爷爷等博主,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让非遗插上翅膀,跨越地域和文化界限,飞入寻常百姓家。
守正的实质是因正确而坚守,创新的特质是说新话干新事。守正创新,不仅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方法论,也是推动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的动力源泉。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在“变”与“不变”之间,推动非遗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未来,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底蕴,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让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得以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另一方面,要鼓励更多的跨界融合创新,推动非遗与现代科技、现代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产品和服务,推动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持续走向辉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袁强
编辑: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