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打造冰天雪地新增长点 发展冷资源热经济全产业链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打造冰天雪地新增长点 发展冷资源热经济全产业链
2024年12月25日 19:21 央广网

  编者按: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5周年。5年来,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厚植为民情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人与城双向奔赴,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央广网特联动上海等10地党委网信办策划推出“人民城市·温情中国”网络主题活动,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考察调研的足迹,走进城市深处,访街巷看变化,带您共同见证各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展现的万千气象。

  央广网哈尔滨12月25日消息 “以前真的没有想到冰能摞那么高,规模能那么大!更没想过每天就能有好几万人来看我的作品!”12月21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从业50年的冰雕师孙万杰看着园区内的热闹景象,不禁感慨。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理念一变天地宽。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哈尔滨大力推动冰雪经济、文旅产业发展。2023-2024年冰雪季,哈尔滨接待游客87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300%;实现旅游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500%。

哈尔滨冰雕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瀚予 摄)哈尔滨冰雕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瀚予 摄)

  这“泼天的富贵”背后,是哈尔滨与来自天南海北游客的双向奔赴,也照见了这座城与人之间的相互温暖。

  一把把刻刀,雕出全新冰城“金山银山”

  “那时候不像现在,冰雕的工具就是大凿子、斧子、木匠用的锯,甚至就是大铲子。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里,手不离刀,小冰碴动不动就扎到我们脸上。”孙万杰今年70岁,是哈尔滨的第一代冰雕师,跟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冰雪对于哈尔滨人来说,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1963年,哈尔滨在兆麟公园举办首届冰灯游园会,便在市民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此后,冰雪活动写入了哈尔滨的文旅必选项目,赏冰乐雪成了冰城人民把“寒冬”过“热乎”的方式。

  “冰雕,创作环境是冷的,素材是冷的,艺术呈现也是冷的,没有热爱,根本坚持不下来。”孙万杰至今没有放下手中的刻刀,“每年就盼着12月份,看着冰,脑子里构思就出来了,就想拿着刀去刻,就有这种冲动。”

孙万杰、孙健父子在研究冰雕(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瀚予 摄)孙万杰、孙健父子在研究冰雕(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瀚予 摄)

  在孙万杰的鼓励和支持下,他的儿子孙健接过了雕刻刀,成为哈尔滨第二代冰雕师。连续十年,孙健与他的团队承办了冰雪大世界的部分冰建工程。

  “现在的冰雕冰建跟我父亲那一代完全不一样了。规模、选题、工具,都有了新变化。就拿灯光来说,以前的灯管是白色的,缠彩色塑料片。现在全都是数控灯带,科技感更强,你想要什么颜色有什么颜色,甚至整座冰墙都可以成为一个大屏幕。”孙健说。

  今年,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为主题,迎接即将承办的2025年亚洲冬季运动会,总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用冰用雪量30万立方米,创历史之最。园区内设九大分区,包括主塔“亚洲同心”在内的多个地标景观以冰雪形式重现。

  1999年第一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场景(上)、2024年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场景(下)(央广网发 哈尔滨冰雪博物馆、陈默供图)

  除了冰雪大世界和兆麟公园,近两年,哈尔滨将冰雕雪景融入到城市环境美化当中。音乐公园大雪人、中央大街冰雕雪塑、老道外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冰玫瑰墙……哈尔滨70多条街路和众多广场串联成城市冰雪景区,就连冬日的松花江面,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冰雪游乐场,不仅让游客有了好去处,市民也多了肆意赏玩冰雪的场所。

  变极寒为极美,化冰雪为神奇。随着近两年哈尔滨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冰城人加入到冰雕雪塑的队伍中来。

  “以前我们这个行业,从业人员只有几十人,现在达到几万人。以前做冰雕师收入也很低,现在好的冰雕师年收入达到几十万元。对于我们哈尔滨人来说,追求的当然不光是收入了,冰雪就是哈尔滨的象征。我们努力工作,深雕细绘,就是要展示给全世界不一样的冰雪艺术。”孙健说。

音乐公园大雪人成为哈尔滨今冬“新地标”(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瀚予 摄)音乐公园大雪人成为哈尔滨今冬“新地标”(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瀚予 摄)

  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近年来,哈尔滨以建设“冰雪文化之都”为目标,陆续出台《哈尔滨市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哈尔滨市支持冰雪经济发展奖补政策实施细则(试行)》等冰雪经济产业规划和配套政策,为冰雪产业快速发展添柴助燃。

  如今,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打卡。尤其是随着亚冬会的临近,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国际交流活动、体育赛事在冰城不断上演,亚冬会溢出效应也正逐步显现。根据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2024-2025年冰雪旅游季,哈尔滨继续位列冬季冰雪旅游热门目的地榜首。

  一条条马路,畅通城市便民丝滑“脉络”

  “公交、地铁是很多游客选择的出行工具,我们公交车司机就代表着哈尔滨的门面。”卢晓松是哈尔滨95路公交车司机,他跑的线路有些特殊,从哈尔滨的老道外一直到群力新区,不仅途径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中央大街等哈尔滨多个旅游景点,还连接着多个居民聚集区。车上游客多,市民更多。

卢晓松是哈尔滨市公交集团的五星驾驶员(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瀚予 摄)卢晓松是哈尔滨市公交集团的五星驾驶员(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瀚予 摄)

  “这条路今年夏天重新翻修了。原来一到下雨天特别容易返水,不好走。现在你看,嘎嘎板正、嘎嘎宽敞!”95路贯穿的友谊路,是哈尔滨沿江的主干道之一,卢晓松每天都要开车跑十来趟。

  2023年以来,哈尔滨市住建局先后对26条街路分批次实施了一体化更新改造,其中,友谊路更新改造是哈尔滨推进的亚冬会城市样板街路改造重点项目。

  坐在卢晓松的车上,透过前风挡玻璃,记者看到,原本的双向八车道进一步拓宽,还专门设置了“公交专用道”。路面平坦宽阔、干净整洁,标识标线清晰醒目,在冬日艳阳的照耀下,整条路色彩分明,乘车感受十分“丝滑”。

哈尔滨市友谊路改造前(左)与改造后(右)的场景图(央广网发 哈尔滨市住建局供图)哈尔滨市友谊路改造前(左)与改造后(右)的场景图(央广网发 哈尔滨市住建局供图)

  更平、更畅、更美的城市道路,让贯通哈尔滨城区的各条动脉道路从“面子”到“里子”都焕然一新,不仅游客满意,市民出行体验也更加美好。

  “真是大不一样了!以前冬天出门都打怵,现在不论是去人民广场跳舞,还是去北三买点心都方便!”哈尔滨市民胡同社说。

  为了保证游客和市民出行更加便利,哈尔滨不断提高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解决旅游旺季客流大等问题。

  “本来等车就挺冷的,但是一上车特别暖和,司机师傅还特别热情地给我们推荐景点和饭店,避免我们跑冤枉路。”来自杭州的游客王晓丽对哈尔滨公交车赞不绝口。

  “在冰雪旅游季,我们将充分利用智能调度系统,根据客流实际情况灵活调配车辆,适时采取两至三车齐发、大站快车、区间运营等方式,确保运力充足。”哈尔滨市公共交通和出租汽车事业发展中心副处长夏伟宏说。

哈尔滨地铁3号线开通运营(央广网实习记者 张馨亓 摄)哈尔滨地铁3号线开通运营(央广网实习记者 张馨亓 摄)

  11月26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西北环道里段8座车站开通初期运营,城区唯一地铁环线实现闭环,哈尔滨轨道交通“十字+环线”格局正式形成。

  哈尔滨市民姜晓伟家住群力保利上城小区,到上班的兆麟街,看似不远,但在3号线闭环运营前,她需要绕大圈,坐完近四分之三的线路,才能到家。“现在好了,只需要8站,感觉‘唰’一下子,就到了。”地铁开通运营带来的便捷,提升了市民出行的幸福感。

  “脉络”通畅,“细胞”活跃,城市街道的改造和公共交通的便利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顺心。

  一项项服务,让冰天雪地惠民更暖心

  “我刚来的时候这可不算卖货的好地段,从去年冬天开始,游客一下子多了,我这地方可是一金难求啊!”尹文华说。

  今年74岁的尹文华卖了30多年的油炸糕。随着哈尔滨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尹文华的摊位几经搬迁,从居民区门口的小推车,一步步搬到了“网红早市”,并在近几年有了固定的门市房。

  尹文华所在的红专街早市与中央大街交错,距离中央大街核心地带有几百米的距离,在哈尔滨旅游“爆火”之前,这里只是一条满足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普通市场。随着这两年大量游客的到来,这里也成了热门打卡地。

外地游客与尹文华合影(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瀚予 摄)外地游客与尹文华合影(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瀚予 摄)

  “以前没有这么多人。”美食摊主刘大鹏说,“现在成‘网红’了,我们也跟着高兴,说明咱哈尔滨火了!”

  随着红专街早市的“爆火”,大批摊位的涌入和业态更新对早市管理提出新挑战。

  “首先就是用电问题。我们早市有时候凌晨4点就有人排队了,尤其是冬天,天还没亮就得开始营业。”尹文华说。

  为了保证商户们提前营业,道里区工程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积极协调临街门市商服,在保证用电安全的情况下积极为摊主们解决供电难问题。

  凌晨三四点钟的红专街早市,灯火通明。煎黏豆包、蛋堡、油炸糕等美食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早市道路两侧,各种小吃摊、工艺品摊、水果摊等琳琅满目,商户、客流虽多,但井然有序。

红专街早市人声鼎沸(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瀚予 摄)红专街早市人声鼎沸(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瀚予 摄)

  “我们提高了市场的准入标准,尤其是对食品摊位提出要提供原料来源、生产日期等方面信息的要求等。同时,为了确保生产安全,我们对于用火、用电设备都有明确的型号要求,通过规范管理来做好旅游服务。”工程街道办事处城管办主任陈亚洲说。

  今年9月,哈尔滨深入开展“诚信示范一条街”建设,其中,以中央大街为核心的中心步行街、主要商贸街、“网红早夜市”等19条街道成为建设重点。

  为此,道里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进一步严格各项管理措施。街道全面细化了早市管理,定岗定责,成立工作专班、组建志愿者队伍、设立督导组,每天巡视督导市场秩序,检查用火用电安全和食品安全。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让游客们体验到了冰城的人间烟火气,也通过进一步提高辖区早市的管理水平,促进了商户们的收益。

  “市场管理越来越规范,客人不断增多,生意就更好做了。原来每天油炸糕卖2000-3000个,现在得卖6000-7000个。”尹文华说。

夜晚的哈尔滨中央大街(央广网发 李宝昌 摄)夜晚的哈尔滨中央大街(央广网发 李宝昌 摄)

  截至目前,哈尔滨19条“诚信示范街”环境整体升级,2926家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应建尽建,公平秤应设尽设,“首违不罚”率100%。

  “哈尔滨‘出圈’不是偶然,是上下齐心打造的必然。我也希望我能用咱哈尔滨的老味道,来赢得全国游客的认可和喜欢。”尹文华说。

  如今,哈尔滨一大批冰雪产业、文旅产业在冬日里正展现出勃勃生机,不断让冷资源变身热产业。哈尔滨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印证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个大道理,这里的人们也用一个个细致入微的行动,温暖着这座冰雪文化之都。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宫歆慧 蔡荣波

  统筹:陶玉德

  监制:高长利

  策划:李雪 王文伟

  文字:李雪

  视频:张瀚予 赵子强

  配音:张旭雯

  鸣谢:哈尔滨市委宣传部 哈尔滨市委网信办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