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内蒙古巴彦淖尔:“塞外明珠”乌梁素海换新颜

内蒙古巴彦淖尔:“塞外明珠”乌梁素海换新颜
2024年12月25日 16:43 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25日电(王靖、黄景莲)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塞外明珠”乌梁素海全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乌梁素海生态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因城镇建设、工业经济和河套灌区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乌梁素海湖区接纳了河套灌区90%以上的农田灌溉退水,也接纳了流域内城乡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湖区排污量不断增加,水质不断下降,使乌梁素海生态环境一度呈现恶化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彦淖尔下大力气对乌梁素海流域进行系统治理,构建起点源、面源、内源治理齐发力,湖里、岸上、流域统筹治,生产、生活、生态一起抓的综合治理新格局。

    这是2024年5月25日拍摄的乌梁素海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这是2024年5月25日拍摄的乌梁素海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巴彦淖尔组建了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市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市公安局乌梁素海自然保护区分局,各有关责任单位齐抓共管,高位推动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当地还颁布施行了《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用法治和制度保障乌梁素海综合治理。

  在工程措施上,“十三五”期间,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当地投资50.86亿元,实施《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7大类、35个项目;投资24.89亿元,实施《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修编)》5大类、34个项目。进入“十四五”,当地科学编制了《“十四五”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总投资35.89亿元,实施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3大类、13个项目,进一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增强流域生态功能。

  在科技探索上,巴彦淖尔市聚焦制约乌梁素海综合治理的突出短板,瞄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领域,围绕底泥治理、碳汇研究等方面,与中国环境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乌梁素海科技研究与示范项目5个,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积极申报了科技“突围”工程项目,为乌梁素海流域面源污染测算、内源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碳汇测算等方面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撑。

    这是2024年5月25日在乌梁素海拍摄的白鹭。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这是2024年5月25日在乌梁素海拍摄的白鹭。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在城镇和工业园区,当地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和管网建设,做到污水应收尽收,达标排放。充分挖掘中水回用潜力,尽最大可能将中水用于工业用水、园林绿化、景观用水、城市杂用水,其余部分经人工湿地净化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后通过各级排干沟再进入乌梁素海。

  在河套灌区,巴彦淖尔把面源污染治理作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的“一号行动”来抓,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膜、控水及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四控两化”行动,引导和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实现了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农田灌溉用水得到科学合理利用。

  在乌梁素海湖区,当地实施了湖区水道疏浚、河口湿地修复与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植物资源化综合处理和生态补水等工程措施,进行内源治理,改善湖区水质。推进实施芦苇收割、黄苔预防、生态调控、渔民上岸等工作,采用增殖放流方式,通过“以鱼控草、以鱼抑藻、以鱼净水”措施,调节湖区水草藻平衡,持续减缓乌梁素海的沉积物沉积,增强乌梁素海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恢复乌梁素海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功能。

    这是2024年5月25日拍摄的乌梁素海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这是2024年5月25日拍摄的乌梁素海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随着一系列治理措施的落地落实,让乌梁素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效果逐步显现。根据2023年《“十四五”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中期评估结果显示,乌梁素海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呈现逐年向好趋势,乌梁素海入湖污染物总量较2020年下降了15.23%。2023年,乌梁素海湖心断面水质已满足规划确定的Ⅳ类水目标,水体由轻度富营养状态改善为中营养状态。乌梁素海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鱼类种类由2020年的21种增加到2023年的29种。每年来这里栖息繁殖的野生鸟类数量达20余万只,过境鸟类数量达60万只至80万只。

  经过多年系统治理,目前“塞外明珠”乌梁素海变得璀璨夺目,一幅河畅、湖清、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