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文 甄翔】依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国际通行做法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26日对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23年GDP为129.4万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4万亿元,增幅为2.7%。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曾发布数据称,初步核算2023年中国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26日公布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还显示,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大幅增加,吸纳更多从业人员;企业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营业收入较快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壮大,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6日,世界银行发表最新报告,上调对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长率为4.9%,较6月的预测上调0.1个百分点,原因是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和出口的强劲表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稳步走在实现今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道路上”,路透社26日称。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公布
经济普查是我国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了解掌握经济家底的重要手段。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经济普查每五年开展一次,分别在逢3、逢8的年份实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于2018年进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2023年年度资料,对象是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12月26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他表示,经过全国210多万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普查数据采集、审核和汇总评估工作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从2022年11月开始,历时两年多,顺利完成了机构组建、宣传动员、方案研制、普查试点、人员培训、普查区划分、单位清查、现场登记、数据审核验收、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工作,现在进入主要数据发布和资料开发应用阶段。
“中国修订2023年GDP数据”引发关注。路透社称,调整去年的GDP数据不会对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产生什么影响。此前中国经济普查结果发布后也曾调高过GDP数据,包括2018年调高2.1%,2013年调高3.4%。
普查的主要数据还有:202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327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52.7%;产业活动单位3636万个,增长48.1%;个体经营户8799.5万个,增长39.8%。2023年末,全国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3亿人,比2018年末增长11.9%,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亿人,下降4.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6亿人,增长25.6%。2023年末,全国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39.1万亿元,负债合计975.4万亿元,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42.6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50.2%。
新加坡《联合早报》关注中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报道称,所谓第二产业,指的是采矿业、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
对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减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王冠华26日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升,吸纳就业能力强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带来了从业人员结构相应发生变化,这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康义表示,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这五年又经历了三年疫情,疫情冲击对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全面了解掌握我国经济家底,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普查后,我国2023年GDP已经接近13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五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
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普查首次增加了数字经济的相关内容。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从业人员3615.9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4万亿元。从普查数据来看,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沉甸甸的成果。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481.7万人年,比2018年增长61.6%;R&D经费支出2.1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61.9%,与营业收入之比达到了1.54%,比2018年提高了0.31个百分点。创新成果大量涌现。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专利申请量156.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1.4万件,分别比2018年增长63.6%和65.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到第12位,与2018年相比上升5位,2024年又前进了一位,全球排名第11位。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我国新的优势产业。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领跑全球,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45.8万辆,比2018年增长6.9倍,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
世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12月26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提振需求,重启动能》。简报称,尽管面临多重挑战,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仍然保持4.8%的强劲增长。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从今年6月预估的4.8%调升至4.9%,并将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从6月预估的4.1%调升至4.5%。
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华玛雅认为,中国经济持续恢复需要应对房地产领域的挑战,强化社会保障网络,并改善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她还表示,平衡短期经济增长支持与长期结构性改革非常重要。世行预测,2025年底中国房地产行业有望迎来反弹。
英国《金融时报》26日称,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称赞北京在过去40年使中国8亿人摆脱了贫困,在此期间,低收入人口比例急剧下降,从62.3%下降到 17%。报告同时呼吁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出台更详细的政策来提振家庭和企业信心。
“中国经济尚未达到峰值”,《日本时报》26日以此为题发文称,明年世界经济和全球地缘政治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消费市场。目前对中国经济健康状况的主流分析存在很大问题。有人认为中国消费增长缓慢,还有人说外国投资者信心很低,又有人担心持续通缩,甚至联想起日本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长期经济停滞,等等。“但是,上述分析并不可靠。”“这种看法主要反映了跨国公司和外国政府的观点。跨国公司主要关心自己的利润,而外国政府则倾向于从对手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经济。”
文章称,混淆经济发展趋势的因果关系可能导致政策误判,或导致政策起到反作用。有人可能认为西方经济体常用的工具同样适用于中国。除利率和财政开支这样的常规政策工具外,中国需要改革结构性问题。这种改革非常复杂,需要认真设计和实施,改革成功将带来巨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