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为人而建,因人而兴。
未来之城波澜壮阔的建设发展过程,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付出。
岁末,回望2024,看城市拔节,写不尽的探索与创新;看生活破圈,烟火气连着幸福期许……在这个生活、工作、梦想交织的城市里,众多雄安建设者用奋力奔跑,一次次标注城市发展的新高度。
在这里创造无限可能
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雄安科创中心,是雄安新区着力打造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集聚区。
12月18日14时30分,雄安科创中心C栋,雄安新区科学园管委会副主任马扬飚刚刚接待完两拨外地客人,步履匆匆回到办公室,着手准备下午的另外两场接待。对于即将过去的2024年,他感受最深的是“雄安的人气越来越旺”。
这一年,马扬飚一直忙着对接创新团队、引进人才和项目。“今年一共接待了200多批来自各地的客人和科创团队,他们都对来雄安有着强烈的愿望。”
回顾2024年新区的产业创新工作,马扬飚用了“引”“聚”“落”3个关键字。
“随着承载创新资源的能力逐渐增强,雄安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一年来,雄安举办大量活动、论坛,吸引大批人来到新区,感受创新活力,见证新区变化。”马扬飚欣喜地发现,引来的是人气,聚起来的是公共技术平台、国家级创新平台和科创基金,落地的则是梅卡曼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雄安重大装备金属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标志性项目。一年来,雄安新区创新要素的集聚,逐步由点到面再“成链”,向完整的体系化发展。
在雄安,有一个关于创新的高频热词——场景汇。
12月11日,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暨系列大赛启动。雄安空天信息创新技术、雄安国际机器人、雄安低空交通创新技术应用等10项专业大赛开启网上报名通道。
得知报名启动后,兆福(雄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金辉连夜在办公室加班,他和团队忙着准备参加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大赛的报名材料。该公司的“智能辐射监测预警系统”将参加雄安安全应急创新技术应用大赛。
今年7月,金辉来到雄安新区并成立兆福(雄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该公司研发的核辐射多模态智能穿戴设备所采用的碲锌镉探测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带着项目落户雄安,自公司正式运营以来,金辉团队先后接下中国星网总部室内环境服务项目、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贵宾厅室内环境保障服务等大单。
“2024年,公司在雄安扎根。新区良好的科创生态让我看到了发展的无限可能。未来,我们将把总部从西安迁至雄安。”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年,金辉信心满满。他希望能在未来之城进一步拓展市场,把更多前沿科技应用于雄安各个适配场景,让公司与一座新城共同成长。
创新,无处不在。在雄安,智慧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正改变着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这一年忙着当好‘服务员’。”回望2024年,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筹)筹建组成员杨波感觉很充实。
今年5月,该院的智慧农业项目“鸿鹄计划”研发的一系列智能农机参加首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大赛后落地雄安,并在雄县建起“伏羲农场”。此后,全国各地的客人源源不断地来雄安了解该项目运行情况,探讨合作。
“从5月到现在,我们已接待200多批客人。目前,除了雄安新区,‘伏羲农场’还落地邯郸馆陶。”杨波认为,发展智慧农业是趋势,前景广阔。2025年,他希望更多智慧农业新技术落地应用,为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在蓝绿交织里实现梦想
2024年,安新县白洋淀摄影家协会主席、安新县观鸟爱鸟协会副会长张学农格外忙碌。作为白洋淀生态环境宣传员,今年他除了拍摄青头潜鸭,还走进多所学校举办白洋淀鸟类摄影展并进行科普宣传。
“这几年,白洋淀的青头潜鸭从开始的一两只,增加到如今的300多只,说明白洋淀的生态系统越来越健康。”今年,张学农感受最深的是“儿时记忆中的白洋淀回来了”。
2022年7月,张学农连续蹲守5天发现青头潜鸭,而今年6月19日,刚到淀里一会儿,他就拍摄到了3窝青头潜鸭。这也是张学农连续3年拍摄到青头潜鸭雌鸟在白洋淀“遛娃”。
白洋淀畔,千年秀林中的苍松、翠柏等树木倒映在清澈水面上。淀与林相互生辉,勾勒出林淀交织、林水相依的别致美景。
2018年春天,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生态事业部副协调人刘志军,来到雄安参与千年秀林工程。他是看着一片片林子长起来的。
“集中连片大规模造林任务基本完成,今年的工作重心是把千年秀林养护好。我们不断创新管护方式,包括树木精细化修剪、智慧化信息化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体系持续迭代、养护队伍专业化管理。”说起这片林,刘志军难掩自豪。
经过精心培育,千年秀林长势越来越好,树更高更壮了,野兔、刺猬等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更多人走进森林游憩漫步,感受森林美景。
城与淀和谐共生,也滋养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淀边人家。
生态好了,安新县王家寨村村民辛春花开起“望月岛2号院”民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24年,白洋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家里的生意也更红火。这不,今年村里的民宿数量从6家增加到37家。现在的订单都是回头客,我们夫妻俩都忙不过来。”2024年,辛春花家的民宿接待游客逾千人次。她把民宿11个房间的床加宽,并全部换成席梦思床垫,为的就是让游客在这里吃好、住好、玩好,回去以后向更多人宣传白洋淀。
在一座新城里感受幸福
12月16日,作为首批疏解的4所高校之一,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疏解高校雄安校区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在开工仪式现场,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建设项目指挥部总指挥金仁东驻足良久。
2023年8月28日,金仁东和团队正式进驻雄安,开展新校区规划建设工作。此后,在雄安的每一天,金仁东忙碌而充实。
“入驻雄安以来,我亲眼见证了新区城市建设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让我亲眼看到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雏形初显。”金仁东尤其对团队工作、生活的雄安商服会展中心印象深刻——这里已逐渐成为“雄安城市会客厅”,烟火气愈发浓郁,各类基础配套不断完善,为生活注入新活力和多元文化元素。
同时,雄安新区各部门的服务也让金仁东感触颇深。在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新区各职能部门高效推动疏解项目工程建设各项行政许可零障碍办理,主动上门,积极靠前服务,真正做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
城市发展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见温度”。在雄安,老年幸福型城市建设让老人们从“养老”变“享老”。
12月19日,记者走进容西第一养老驿站,只见各个活动室内热闹非凡,不少老年人沉浸于他们的“享老时光”:下棋、打牌、练书法、切磋乒乓球……
“驿站是雄安新区容西片区首家专为老年人开办的综合型文体活动中心,目前有多功能活动厅、影音活动室、书画室、图书室、手工室、爱心理发室等十几个房间供老人们休闲娱乐。一年来,这些休闲娱乐项目深受老年人喜爱。”容西第一养老驿站负责人刘艳华介绍。
2024年,随着雄安宣武医院医疗服务的扩面提质,雄安新区百姓“在家门口找名医看病”成了日常。在优质医疗资源持续向新区集聚的同时,不少北京来的医务工作者已经在雄安这片热土深深扎根。
雄安宣武医院检验科执行主任曹敬荣,记得2023年9月刚到雄安时的印象。“那时医院施工还处于扫尾阶段,进医院科室前得戴头盔。现在,科室的医务人员从最初的9人增加到23人,检查样本量每天有1000多份,非常有成就感。”曹敬荣说。
今年“十一”假期,曹敬荣没有回北京,而是选择和家人在雄安一起度过。“雄安商服会展中心地下商业环廊特别热闹,吃的、玩的、逛的都有。”不知不觉间,曹敬荣爱上了这座未来之城。(河北日报记者 曹 铮 李 畅 郝金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