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创造和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要标志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我们在新时代的使命所在。深刻理解把握这一历史使命、在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中主动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是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自觉和应尽的责任。这需要我们有“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开放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确处理好文明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这一辩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自觉与自信中,充分发挥出创造力和生命力,同时还要注重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中对人类创造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坚持以文明自觉培育文明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从文明和文化的视角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彰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民族性,坚持以文明自觉培育文明自信。
历史遭遇激励我们述学立论要坚持文明自觉。一方面,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对中华文明的误读。黑格尔为了强制将世界上不同的文明纳入其自身建立的单线演化论的历史哲学体系,在《哲学史讲演录》和《逻辑学》中一味贬低中华文明,认为中华文明处于世界历史的最低阶段。近代以降,在黑格尔这一观点的影响下,诸多人对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产生了严重的误解。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在近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文明遭遇到空前的身份危机,一时间“文明蒙尘”。伴随着西方近代文明的强势输入,中华文明逐渐迷失了文化主体性,甚至整个社会一度出现了“全盘西化”的论调。面对这些错误思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展开了对中华文明的反思与省视,试图重新唤起中国人民对中华文明的自觉意识。
历史成就激励我们述学立论要坚持文明自信。一方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世界的辉煌成就。早在汉武帝时期,古老的中华文明就已经创造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政治制度。这一时期形成的选举制度不但确立了国家选材的基本模式,也为普通民众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提供了机会。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制度文明的创设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就科技文明而言,中华文明更是可圈可点。以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为代表的四大发明对近代西方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另一方面,20世纪“世界哲学的开端”在中国的创生,是中华文明在近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按照中国现当代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冯契的说法,“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这标志着东方哲学史与西方哲学史汇成统一的世界哲学史”。这一文明成就是代表西方文明中最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文明中最优秀理论的结合。这一开端向我们预示着: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能够成为推动世界哲学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强劲动力。
坚持将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之一,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在继承和发展中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只有把握住这一关键才能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路。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新时代述学立论,必须要充分认识中华文明自身杰出的创造力。文明的生命力在于其蕴含的创造力。就物质文明而言,中华文明蕴含着惊人的创造力。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世界的物质成果。在农业、天文学、医学等一系列领域,中华文明依靠自身的创造力不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还创造出一大批优秀的物质文明成果。这些物质文明成果及其体现的创造力是古老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时,这些成果充分证明,文明的创造力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就精神文明而言,中华文明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发展已有3000年之久,从先秦到宋明,中华文明先后孕育了子学、经学、玄学、佛学和理学等一大批优秀的思想成果。这些思想成果所蕴含的创造力不仅影响着古人的生活,同时也为今天的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以世界文明史的视野来观察中华文明就会发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这一现象的发生,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文明杰出的创造力,其总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衍生出新的文明成果,持续激发文明力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演进,世界各国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始了解并深刻意识到中华文明蕴含着的杰出创造力。在中国学者走向世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也从世界各地开始“走向中国”。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充分认识中华文明自身杰出创造力的同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伟力,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在中华文明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被近代民族危机抑制之时,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新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坚持开放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相契合,这使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成为可能,并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血液。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的整个学说不是某种教义,而是试图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方法。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僵化的理论。与此同时,中华文明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和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正因如此,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能够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历史和实践均向我们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
坚持民族关切和世界眼光并重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兼具民族关切和世界眼光,坚持以中华文明沟通世界文明,在从事理论研究时正视差异、彼此尊重、互学互鉴、和而不同,既要把握和坚持中国的国情和优秀文明传统,又要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各种文明形态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从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中华文明史上的“古今中西”之争。如何看待世界文明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如何处理文明交流碰撞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近代以后,如何对待文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关切。洋务派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时提出了“中体西用”。严复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理念的弊端,并提出要抓住西学的根本命脉。其以“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这一“动—静”之分,在宽泛的意义上区分了中西文明不同的特质,成为思想史上第一个对中西之学作出认真比较之人。后来,王国维从“为学术而学术”的角度提出了“学无新旧也,学无中西也”。胡适一开始主张“中西文化汇合论”,但后来随着思想的发展,他越来越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中华文明,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与此主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新儒家对待中华文明的态度。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利用直觉主义为传统儒学作了辩护。质言之,“古今中西”之争,实质就是中华文明如何回应西方现代文明挑战的问题。
从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古今中西”之争时作出的科学总结。根据冯契的说法,对中国近代哲学革命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首先要吸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古今中西”之争所作的科学总结。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对外国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立足“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第二个结合”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古今中西”之争的科学总结上升到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从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可避免要面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流碰撞。在回答和处理这一问题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立场应当是正视差异、彼此尊重、互学互鉴、和而不同。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志向,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在述学立论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作者系南通大学副校长)
审核:李建军
网络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