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落地有"申"丨上海首条"口袋公园带"串起民生温度

落地有"申"丨上海首条"口袋公园带"串起民生温度
2024年12月28日 09:36 新浪新闻

  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聚焦补短板、惠民生、促发展,今年实施了十方面3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包括新建改建60座口袋公园、60条市民健身步道。今天聚焦上海首条“口袋公园带”,去静安区昌平路看一看,一座小小的口袋公园,是如何展现“善治”的民生温度的。

  一年前的昌平路陕西北路街角

现在的昌平路陕西北路街角现在的昌平路陕西北路街角

  “焕然一新了。”“现在靓了。”

  “哪能那么漂亮的,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好的景色 ,弄得很成功。”

  在昌平路上住了20多年的老李很是得意,他家临街的房子,如今是最佳“花园观景房”,他热情地做起导游,带我看家门口的变化。普普通通的绿化带里,新种上了月季、杜鹃、蕨类等200多种花草乔木,还辟开了一条步道,即使在草木萧疏的深冬,仍旧难抑生机。“以前就是一般的绿化,上面放几块石头,现在跑进来就是层次分明,‘推窗见绿’在我这里能够反映得淋漓尽致。”老李高兴道。

  全长约2公里的昌平路,绿化覆盖面积达2.5万平方米,相当于大半个静安公园。不过,原先的绿植种类比较单一,街道旁的栾树树冠越来越茂密,遮挡住大部分阳光,反而显得整个街区有些暗淡,缺乏活力。为此,静安区绿化市容局市容管理科科长陈嘉露表示:“在整个更新的时候,把所有沿途的栾树进行了抽稀,这样子太阳光可以射进来,小朋友在这里可以享受到阳光。”

  去年11月,昌平路的街区改造正式启动,第一个抓手,就是西康路的这个街角花园。“植物也比较荫庇,水体因为植物的原因照不到阳光,水体也比较脏,容易滋生蚊虫,对我们周边居民没有带来任何幸福感。”陈嘉露说道。

  设计团队翻新了水体,还增加了喷泉、小桥、座椅等元素,让过去居民要绕着走的地方,成了附近居民愿意驻足停留的首选地,居民称:“早上过去会看到有人在晨练,少的时候十几个人,多的时候二十几个人。”“老人在这里散散步,小孩子在这里玩耍嬉戏,很大变化,我所以觉得他们是为我们老百姓做了件实事、好事。”

  不仅是这一个街角花园,昌平路上还要接连长出十个口袋公园,形成上海首个“口袋公园带”。受益的也不只是老李,还有昌平路沿街12个小区里的3000多户居民。

  透视记者现场尝试,从一小区门口步行出发,大概10秒钟左右,就来到了口袋公园“蒋家巷花园”;而如果往右走,就是一个长约800米的林中绿廊。

  家门口的小公园,建成不易,对于这些绿色的后续维护,区绿化市容局也邀请市民参与其中。“设置了二维码,登录后就可以描述我的建议、留下联系方式。”实际上,两年前街区改造刚刚启动方案设计时,区绿化市容局便一直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不断调整建设方案。

  沿着昌平路走一走,会发现这里有很多小店,平均每走两步就会邂逅一家,而口袋公园又正好建设在店门口,那在建设初期 ,建设方是如何与这些店家进行沟通的呢?

  昌平路江宁路路口的这个烘焙店,原来是一家“牛奶棚”,街道在调研时发现,商家有重新装修的计划,于是赶紧对接了一起出方案,避免后期再来重复建设。昌平路沿街店铺区域经理姚显花介绍:“对方会有一个规划,我们也会有一个规划图,先沟通,采取双方的意见,建成后店铺的客流也确实变多了,带来了15~25%的客流量增长, 也会带动店铺的一些销售。”

  两年,沿线市民陆续发来了138条意见建议,最终,共有118条得到了采纳,采纳率达到了85%。“找到最大的公约数,从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角度,推动到人人负责、人人奉献,组织了相关的组织和志愿者认领6大类44项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共治善治,为美丽街区加上一抹‘善治街区’的底色。”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尚宝说道。

  现在,一大批原本的城市“边角料”,变身成为了城市生活的“后花园”。2024年,全市新增了76座口袋公园纳入城乡公园名录,城乡公园中口袋公园总量达到了341座。在街头转角遇见绿色、亲近自然,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日常休闲选择。

上海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