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从“冲突”到“共存” ——青海改革样本观察·三江源国家公园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从“冲突”到“共存” ——青海改革样本观察·三江源国家公园
2024年12月30日 07:28 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倘若夏日的三江源是一幅宁静悠远的自然山水画卷,那么冬日的三江源则化作一幅动物灵动嬉戏的鲜活图景。寒冬时节,漫步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群结队的藏野驴随处可见,它们时而奔腾驰骋,与风竞速;时而悠然停歇,昂首张望。

  

  躲在岩石下的赤狐。

  

  草原狼巡视领地。

  

  攀岩高手岩羊。

  

  躲在矮草里的白马鸡。

  

  悠然自得的藏原羚。

    荒原上奔驰的藏野驴。摄影:张多钧 才贡加 王玉莹荒原上奔驰的藏野驴。摄影:张多钧 才贡加 王玉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沿途所见藏野驴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家畜。

  人兽冲突是全球性的普遍难题,无论是非洲大草原上狮子与游牧民围绕牲畜产生的纠葛,还是亚洲部分地区象群对庄稼的肆意破坏,抑或是欧美一些国家狼、熊与居民生活区域的交集矛盾,皆凸显出这一挑战的严峻性与复杂性。面对人兽冲突,人类至今尚未找到一劳永逸的有效解决途径。

  近年来,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区域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长,人兽冲突的考验也随之而来。雪豹、棕熊等大型动物的活动范围不断拓展,与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空间相互交织、重叠渐多;藏野驴、藏原羚、野牦牛频繁闯入牧民草场,与家畜争食。

  人兽冲突的根源,归根结底在于生态环境的变迁,以及野生动物与人类对生存空间的竞争与争夺。为此,三江源国家公园积极探索应对策略,推动野生动物与人类从“冲突”走向“共存”,力求为全球人兽冲突的解决贡献独具价值的中国样本与三江源方案。

  冲突——领地的纠葛与无奈

  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就连西宁市区周边都惊现“雪山隐士”雪豹的踪迹,更何况广袤无垠的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人兽冲突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蹄类野生动物与家畜对草场的争夺,主要涉及藏野驴、藏原羚、野牦牛等物种。值得欣慰的是,当地牧民对此类野生动物表现出相对友善的态度。其二,食肉动物对牧民及其牛羊的袭击,主要“肇事者”包括雪豹、狼、棕熊等。其中,棕熊尤甚,其袭击牧民致死致伤的事件时有发生,致使牧民对棕熊心怀厌恶。

  “棕熊实在太可恶了!它钻进房子里,肆意吃喝还不算,还要大肆破坏,临走时竟还不忘‘打包’剩余食物。倘若遭遇‘目击证人’,恐怕性命堪忧。”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花石峡镇吉日迈村生态管护员拉加绘声绘色地讲述着。

  拉加的家紧邻冬格措纳湖,周边还有20多户牧民。拉加告诉记者,这20多户牧民家皆被棕熊光顾过,均遭受不同程度破坏。以至于家家户户夜晚不敢外出,屋内不敢单独睡觉。

  11月7日,记者踏入湖边一户牧民家,房屋外墙的铁皮被撕开一道大口子,屋内家具东倒西歪,锅碗瓢盆散落一地。一把黑色椅子座垫上,一个硕大的熊掌印格外醒目。

  2023年盛夏,记者曾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垃圾填埋场近距离目睹棕熊,约有七八只,每至夜幕降临,这些棕熊便从山上下来,钻进垃圾场寻觅食物。车灯一亮,它们便迅速逃往山坡;车灯一灭,没过几分钟又折返而来。因此,这些棕熊也被当地群众戏称为“垃圾熊”,每晚在垃圾填埋场观看棕熊的群众络绎不绝,仿若置身于一座“动物园”。

  2024年11月记者再度前往治多县时,听说“垃圾熊”的数量已增至30多只,县城中亦有棕熊出没,甚至发生伤人事件。

  通过近年来的采访调研发现,随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递增,其活动区域与范围逐步向人员密集的城镇周边靠拢,且生活习性随环境变化而悄然转变。以棕熊为例,其冬眠时间愈发推迟,苏醒时间却日益提前。

  据公安部门初步统计,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辖区的四县内,2015年发生的人兽冲突数量尚不足1千起,至2020年已飙升至近2万起,主要表现为狼侵害家畜、棕熊入室破坏及致人伤亡等情形。而据调查,玛多县境内藏野驴约3万多头,近乎是全县总人口的三倍,藏原羚2万多只,藏野驴和藏原羚数量折合羊单位约21万,而玛多县理论上的载畜量为42万羊单位。人兽冲突的本质是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无论是人兽冲突,还是兽畜冲突,领地的纠葛与无奈,反映出生态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活动范围持续扩张的当下,生存空间的争夺愈发激烈。

  共存——平衡的探索与实践

  2024年11月13日清晨,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牧民多丁家中的牦牛被狼袭致死。多丁发现后,即刻驱赶狼群,并呼叫村里负责牲畜保险的生态管护员格英。

  格英抵达现场后,先是仔细拍照取证,随后割下牦牛的四只蹄子,再次拍照留存,并登记相关信息,接着将证据上传至保险平台,启动理赔程序。牦牛尸体则留在了多丁家,作为冬肉储备。

  “在我们这儿,野生动物咬死牦牛,不论大小皆可获得2400元赔偿,若尸体完整度高还可以食用,如此一来,最大程度减轻了牧民的损失。”格英解释道。

  昂赛乡素有“大猫谷”之美誉,野生动物种群资源极为丰富,人兽冲突的主要肇事者为金钱豹和雪豹。格英告知记者,2024年年都村已有200多头牦牛遭野生动物袭击,冬春季此类事件更为频发。

  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昂赛工作站曾在昂赛乡境内开展调研,结果显示当地牧民对金钱豹与雪豹的喜爱程度超过50%,不喜欢程度仅10%左右,其余则表示未曾见过或持无所谓态度。

  金钱豹与雪豹袭击家畜,牧民对其喜爱程度为何依旧颇高?一方面源于猎奇心理,而更为关键的因素在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所推行的预防人兽冲突措施,极大地减少了牧民的经济财产损失。

  早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初期,澜沧江源园区便以财政支持、社会组织资助、群众投保相结合的方式,在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率先探索构建以预防为主、补偿为辅的“家畜保险基金”。

  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为确保牧民与野生动物“相安无事”,三江源国家公园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

  针对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的状况,落实全省统一的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试点工作,意外伤害最高赔付额可达60万元;携手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进生态管护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每年为每名管护员筹资144元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其中48元源自太保集团捐助,最高赔付保额达50万元。

  针对有蹄类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问题,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000万元,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开展了两轮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补偿试点。

  缓解人兽冲突堪称世界性难题,需于事前、事后、事中全方位综合施策。2024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颁布了《预防缓解三江源国家公园“人兽冲突”行动方案》,强化缓解“人兽冲突”主体责任落实,大力开展防控体系建设,全力提升人兽冲突治理水平,切实维护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悉心保护园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和谐——理念的升华与共融

  2024年10月1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黄河乡生态管护员本强在巡护至黄河边时,偶然发现一只受伤的小藏原羚,腿部受伤,无法正常行走。

  见此情形,本强与同行的黄河乡生态管护站负责人加羊多杰毫不犹豫,迅速脱下身上的衣物裹起小羊,匆忙赶往县城。抵达县城后,专业兽医用碘伏为小羊消毒伤口,仔细包扎处理。鉴于救治后的小羊尚无法独立生存,本强在县城寻到一户牧民,将小羊妥善安置照料。

  两周后,小羊伤势痊愈。本强与加羊多杰满怀欣喜地将其带至草原放归。望着小羊欢快地跑向远处的山脊,融入藏原羚羊群中,本强这才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

  玛多县藏原羚数量颇为可观,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其种群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玛多县境内藏原羚数量已达2万多只。大量藏原羚频繁闯入牧民家的草场,与牛羊争食。部分牧民为维持草畜平衡,甚至不得不减少牲畜养殖数量。

  看到这里,许多人不禁心生疑惑:“既然藏原羚数量如此众多,且已对牧民的牧业生产造成影响,为何还要耗费心力予以救助?”甚至有专家提出异议:“大自然中野生动物的生老病死,遵循物竞天择的自然生存法则,人类不应过度干预。”

  既然如此,生活在三江源的牧民为何依旧执着于救助受伤的野生动物?无论是在特大雪灾的艰难时刻,还是日常巡护过程中,他们不仅救助有蹄类食草动物,还对于那些可能造成人畜伤亡的猛兽亦不遗余力地施救。

  探究其背后的缘由,一方面源于三江源牧民对生命的敬重与敬畏。他们认为,三江源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蕴含着生命的力量,世间所有存在的生命平等无差,何况这些鲜活灵动的野生动物。另一方面,随着自然教育的深入普及,牧民亦在深入思考领悟到,三江源广袤无垠,足以容纳万物生灵,这里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园。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多。藏羚羊由保护初期的不足2万只恢复至7万多只,其濒危等级由“濒危”成功降为“近危”,种群数量持续扩张,已然成为三江源生态保护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标志性成果。往昔难得一见的雪豹、金钱豹、欧亚水獭频繁现身,猎隼、黑颈鹤、金雕等猛禽翱翔于蓝天之上,兔狲、藏狐等“网红精灵”在草原上繁衍生息。

  今日三江源,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它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与实践的生动象征。它向全世界有力地证明,只要人类心怀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便能成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创造美好的地球家园。

  【感言】三江源的和谐画卷将越绘越美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走访历程中,记者深刻见证了从“冲突”到“共存”的艰难转身与伟大跨越。曾经,人兽冲突让牧民饱受困扰,财产受损、生活受惊,但三江源国家公园积极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家畜保险基金”的设立、补偿试点工作的开展等一系列举措,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具象化。而牧民对生命的敬重与敬畏更令人动容,他们不顾损失,救助受伤的野生动物,这份善良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如今,藏羚羊种群的恢复、众多珍稀动物的活跃,是三江源生态向好的生动注脚。我们坚信,只要人类秉持敬畏之心,三江源的和谐画卷将越绘越美。

青海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