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镌刻时代,焕新风华 一条马路的美丽重塑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镌刻时代,焕新风华 一条马路的美丽重塑
2024年12月31日 10:28 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12月31日消息(记者沈梅)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茂名路西南侧,有一幢年近百岁的太阳公寓,泰山砖拼贴精致的外立面、白色的窗沿、高耸的拱券,让这个建筑都透着卓尔不凡的气质。

  太阳公寓兴建于1926年,历经沧桑,也曾暮气沉沉。但如今,太阳公寓焕然一新,尤其是夜景,在精心设计的灯光下,那被岁月沉淀的建筑线条,于光影交织中重新焕发出迷人光彩,引得市民游客纷纷拍照“打卡”。

太阳公寓夜景 (央广网发 上海市静安区供图)太阳公寓夜景 (央广网发 上海市静安区供图)

  在威海路,这样的变化并不止这一例。

  威海路,旧称威海卫路,蜿蜒于静安核心地段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是南京西路商圈向南延伸的第一站,素有南京西路“后花园”之称,被称为“海上第一名园”的张园就坐落于此。

  自今年年初,上海市静安区启动威海路“美丽街区”建设,一年间,威海路焕新成为集历史文化和现代潮流于一体的后街景观休闲街区,不论是周边居民,还是来往游客,都在这里体会到了活力、便捷与温度。

  展现历史印记,焕新街区风貌

  威海路沿线保留有较为完善的历史建筑群,记录了“老上海”街区风貌。这些历史建筑群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者。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在改造过程中把威海路“美丽街区”建设同保护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脉结合起来。静安区绿化市容局市容管理科褚银行介绍:“在沿街外立面、店招店牌、景观灯光提升改造中,我们注意延续历史建筑的复古元素,融入当下潮流设计元素,力求再次焕新历史建筑风貌。”

  张园作为上海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风格最丰富的石库门建筑群,承载着百年历史底蕴与海派文化风情。然而仅仅与张园一街之隔的配电站却曾有十几年没有修整,配电站原本的灰白色外立面与张园格格不入,墙面瓷砖也已多处损坏。

改造前的威海路配电站 (央广网发 上海市静安区供图)改造前的威海路配电站 (央广网发 上海市静安区供图)

  此次,改造后的配电站让人眼前一亮。设计者利用老砖进行菱形的拼花设计,赋予建筑独特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感,变电站的外观与张园建筑风貌得以统一。

改造后的威海路配电站外立面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改造后的威海路配电站外立面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张园内景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张园内景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位于威海路陕西北路路口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分校)门口有一棵百年古银杏,原来的古树“藏”在学校围墙内,即便经过,也无法窥见它的百年风姿。褚银行回忆:“经过多方沟通,也经过了几轮设计方案的修改,我们拆除了古树前的围墙,让围墙顺着花坛边延伸。这样不仅保留了两侧功能性建筑,也让古树露出全貌。”不仅如此,在古树两侧还陈列有威海路历史与古树历史,内侧增设了赏景的坐凳,让走累的市民可以在这里“坐看风景”。

改造后的校园门口,银杏树露出优美风姿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改造后的校园门口,银杏树露出优美风姿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赏景坐凳让走累的市民可以“坐看风景”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赏景坐凳让走累的市民可以“坐看风景”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街区升级改造,助力商圈拓维

  威海路700—724号是大名鼎鼎的静安别墅沿街面,不仅承载着“老上海”的记忆,也谱写着“新上海”的小餐饮经济。美食店“三丰元清真”“弄堂小馄饨”等都是上海人耳熟能详的老店。街面商户王先生告诉记者:“咱们这里生意一直都不错,但我们也觉得,陈旧的外观是吸引不了一些游客的。我们一直希望有所改观。”

  在今年的改造升级中,沿街铺面的店招设计与整体建筑风格进行了精心的统一规划,在独具韵味的 “红砖风” 基调中,各店铺依据自身业态,突出其个性特色。如今,漫步街头,咖啡的醇厚香气与馄饨的鲜美味道交织,生活气息与商业氛围相融。崭新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行人驻足,环境变好了,沿街生意也更好了。

沿街铺面风格统一,业态各异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沿街铺面风格统一,业态各异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同时,本次改造也助力了夜间经济升级。随着南京西路商圈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威海路作为南京西路后街“第一界面”人气也不断高涨,但是夜晚的威海路,在丰盛里、张园的映衬下,一度显得比较暗淡。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将威海路夜景提升改造纳入静安区“美丽街区”项目,用精心设计的灯光激发夜间街区活力。一番打造下,威海大楼夜景、太阳公寓夜景都成了新晋网红打卡点,不仅为城市的夜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更成为了人们感受城市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交融的绝佳去处。

改造后的威海大楼夜景 (央广网发 上海市静安区供图)改造后的威海大楼夜景 (央广网发 上海市静安区供图)

  雕琢街区细节,打造美观环境

  漫步威海路,街角的每一处都透露出生活艺术的气息。手工地毯的精致门头、复古仿铜地雕,街区改造不但没有忽视这些小细节,反而将街区细节与时下大众追求的精致生活融合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次威海路“美丽街区”建设从街区设计细节入手,将色彩搭配、商业形态、历史文化与建筑风格相融合,下足“绣花功夫”,精雕城市“脉络”,用细节造就经典,呈现最优落地效果,为市民群众打造有序、安全、美观、精致的城区环境。

  静安梅迪亚工场作为年轻人热衷的拍照打卡点,其独特的粉色大门无疑是其标志性的特征之一。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这一网红色调并巧妙地将其与周边建筑进行统一,既体现了对原有特色的尊重,又实现了街区整体美观性的提升。

改造前的静安梅迪亚工场 (央广网发 上海市静安区供图)改造前的静安梅迪亚工场 (央广网发 上海市静安区供图)
改造后的静安梅迪亚工场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改造后的静安梅迪亚工场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不仅如此,在地铁站出入口、威海花园等重要地点,新增和改造多处休憩座椅,不仅解决了市民“没地方坐”的尴尬,还通过优化设计和舒适度,消除了“坐不下来”和“不愿意坐”的问题,为市民提供了在忙碌生活中片刻休憩的机会,让城市变得更加有温度,让市民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地铁口的座椅时尚又实用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地铁口的座椅时尚又实用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街边转角,也有造型独特的座椅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街边转角,也有造型独特的座椅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威海路“美丽街区”的改造,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中国上海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