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甘快说】安万与秦腔:坚守中孕育文化新光

【甘快说】安万与秦腔:坚守中孕育文化新光
2025年01月03日 11:17 中国甘肃网

   “西北秦腔王”安万到底有多火?从自媒体平台的粉丝数量,到线下戏迷的热烈追捧,再到直播带货的数据表现,超高人气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

   这是继去年甘肃天水麻辣烫之后的又一现象级热点。此番热度虽由网络推动,但根源是文化的力量支撑。对于与秦腔文化紧密相连的地区而言,在承接这一“意外之喜”时,如何让底蕴深厚的地域文化持续闪耀,培育出更多如安万这般的文化传承者,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秦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甘肃、陕西、宁夏等地扎根深厚,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其唱腔高亢苍凉,内容与情感表达皆与西北地区风土人情紧密相连。往昔物资匮乏之时,无论是逢年过节的大戏台,还是赶集时的小舞台,秦腔一唱,男女老少、远近观众皆被吸引。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在秦腔的感染下,唱出豪情自信,唱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唱出节日的欢乐氛围。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秦腔与其他地方戏曲一样,面临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在网络浪潮冲击下,传统秦腔逐渐小众化。年轻人纷纷投身互联网,戏台下的观众日益稀少,这成为秦腔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难关。在此困境下,以安万为代表的文化坚守者勇敢抉择,在确保艺术质量的基础上创新。从开设短视频账号到直播秦腔表演,从线上线下互动到台上台下呼应,凭借扎实的群众文化根基与创新形式,沉寂许久的秦腔重回大众视野,为地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个人既要顺应潮流,也要勇立潮头。秦腔此次火爆出圈,既得益于浓郁地方文化的滋养,也离不开安万个人的独特魅力与坚守精神。对于秦腔发展而言,安万的作用举足轻重。若非他儿时因病得缘接触秦腔,若非意外获得替补登台机会,若非在秦腔中找寻到快乐与成就,若非长久以来的坚守,若非借助网络大胆创新,这一系列“偶然”缺了任何一环,秦腔都难以重绽光彩。

   命运的转折成就了安万与秦腔的缘分。因血管瘤导致脸部异样,安万自幼自卑,却也因此结缘秦腔。在长期坚守中,他将心血倾注于秦腔,作为甘肃会宁本土人,他深谙当地百姓的情感需求,将自身情感融入秦腔的喜怒哀乐。历经默默耕耘,安万借助网络力量,让自己与秦腔一同走进大众视野。

   安万与秦腔的故事,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了范例。传承地域文化,既要激发创新活力,也要重视人才培养,更要善用多元形式。秦腔的火爆,既得益于安万的引领,也离不开其百人剧团的协作,更有广大群众的热爱支持。

   如今秦腔热度已起,如何保持并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这需要深入思考。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流量浪潮,既要接住稳好,更要巧妙转化。将秦腔与旅游结合,是流量经济的常见且有效的模式,也是加速转化的重要途径。

   安万及其百人剧团已做出表率,其“演出互动+直播带货”模式,带动众多商家,宣传了地方形象,提升了知名度,也为剧团和当地百姓带来实惠。如甘肃会宁县,在安万剧团参与的民俗文化月活动中,线上线下销售农文旅特色产品达2800余万元;迎新年活动中,也实现 600 余万元销售额。在政府、企业支持与个人捐赠助力下,安万剧团得以稳步前行,为秦腔传承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也让地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光芒,孕育着更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希望。(张闲语)

秦腔甘肃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