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因时因势优化转型策略,久久为功,定能推动更多中小企业乘“数”而上,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再提速。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体系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的发展给中小企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数字化在助力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和提质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必修课”,选择依托大型企业成熟的技术能力、连接能力和生态能力,开展数字化转型实践。截至2024年9月,已有24万余家中小企业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上进行了数字化水平自评测。然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转型方向不明确、前期投入成本高、融资困难、人才队伍数字素养不足等问题,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上的绊脚石。
为了解决这些痛点,政府部门的作用不可或缺。近年来,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版)》,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旨在引导中小企业找准转型定位、明晰转型思路和优化转型过程。如今,《方案》的出台进一步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鉴于不少中小企业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摸索阶段,政策层面应充分发挥 “组合拳”的优势,灵活运用专项资金、财政补贴、贷款优惠及税收减免等扶持手段,落实“财政+担保+保险+服务”四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转型风险,增强企业转型的信心与底气。
此外,数字人才不足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方案》要求,利用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对象,分层分类提供培训课程资源,组织开展大规模数字化培训。对于培训来说,一方面应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定向培养机制。企业可以依据自身数字化技术与人才需求,与院校携手定制课程体系,精准培育既精通业务又掌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内部培训效能,比如开设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课程,全面提升员工数字化素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筑牢人才根基。
同时需清醒认识到,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考验,若转型指引缺失、要素供给与环境保障不力,容易偏离预期目标。《方案》提出,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取得扎实成效。为此,可以在试点的基础上,构建省、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库与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库,为中小企业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转型路径样本,助力其找准方向、稳健前行。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持久战。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因时因势优化转型策略,久久为功,定能推动更多中小企业乘“数”而上,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王振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释放中小企业澎湃活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