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
辞旧岁一元复始,迎新年万象更新。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告别辛勤耕耘、满载收获的2024,我们迎来充满希望、开拓奋进的2025。在这乘风扬帆、继往开来的美好时刻,编辑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北疆文化·文物说》的读者、通讯员致以衷心的感谢!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在新的一年里,《北疆文化·文物说》继续深入全区各博物院(馆),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文化遗存,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通过与文物“对话”,让人们“知来处,明去处”,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佳节志相勉,新岁情益浓。向新而行,以质致远,让我们同心协力,携手为《北疆文化·文物说》增光添彩。
以石为墨绘龙腾
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历史的遗珍如繁星般点缀着岁月的苍穹,其中,元上都遗址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草原,是我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都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遗址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生动阐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
陈列于锡林郭勒盟文化遗产博物馆第一展厅的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是该馆的镇馆之宝,1996年在元上都遗址大安阁的西南角破土而出。它的出现,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那个多元时代的大门。
上都,又有上京、滦京和夏都之称,早在忽必烈称汗前便是重要的政治区域。元宪宗六年(1256年),忽必烈命汉人官员刘秉忠选址,历时3年建成开平府,建立了由各族谋士组成的金莲川幕府。忽必烈在此登基后,开平府升为上都。
至元九年(1272年),忽必烈改中都为大都,确立两都巡幸制,元朝皇帝每年在上都处理政务的时间长达四五个月。“御天门前闻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描述了上都发布的诏令可以迅速到达大都的快捷。
元上都城址的建立,是元代多元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其城市建制结合了多民族的设计元素,形成了既有游牧部族地域文化色彩,又有中原汉地建筑特色的城市建筑群。上都的都城形制按照宋代《营造法式》设计,四周搭建了四方形的城墙,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清晰的中轴线,划分出整齐对称的街道。上都的整体布局秉承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建筑理念,体现了文化融合的特点。
上都成为与大都并列的政治中心。大安阁为上都的正殿,是皇帝举行重大朝政典礼、接见外国使团的重要场所,自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元成宗、元武宗、元天顺帝、元文宗、元惠宗,均在此处登基。
大安阁的样式借鉴了宋代的熙春阁,是上都最金碧辉煌的建筑。大安阁的建筑完全采用巧妙的榫卯结构,每一处“关节”都需要不同形状的榫卯进行加固。建筑专家初步统计,整座大安阁内的木材榫卯样式达3000多种,完美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技艺与智慧。
汉白玉雕龙纹角柱在大安阁的西南角位置,高2.1米,宽0.53米,厚0.52米,重2.8吨。角柱正面与侧面对称浮雕有两条五爪腾龙,龙的侧面配有象征吉祥富贵的牡丹、菊花、荷花、莲藕等花卉图案。在汉白玉雕龙角柱被发现之前,元代考古遗址中还未发现雕工如此细腻的龙形作品,因此,考古专家们将其命名为元代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
角柱,是指位于建筑角部与柱正交的两方向,各有一根框架梁与之相连接的框架柱,是古代大型宫廷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构件。
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不仅是大安阁的装饰,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矗立在大安阁的一角,见证了元上都曾经的繁荣昌盛。当时的元上都,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
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期间,曾受到忽必烈在元上都的热情款待。他在游记中这样写道:“终抵一城、名曰上都,现在位大汗所建也。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皆涂金,绘有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700多年前的元上都,是东西方共同瞩目的繁华都城。
从艺术风格来看,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既有中原文化对于龙和花卉细致入微、寓意深刻的表达,又在雕刻手法和整体构图上体现出草原文化的大气磅礴,饱含各族工匠心血与智慧。
上都作为多族群人员交往交流、多元文化交融的草原都邑,在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带来契机,是元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缩影。元上都遗址珍藏着多民族共筑共生的历史记忆,彰显着中华文化的辉煌。
元代汉白玉雕龙纹角柱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的见证者,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中华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记者:高玉璞 通讯员:张向欣)
【观点】
文化融合的典范
□李海亮
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不仅是一件精美的文物,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宝库,为我们理解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提供了直观视角。
从文化价值来看,它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深度融合的典范。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皇权、尊贵和吉祥。牡丹、荷花、菊花等纹饰,也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原文化寓意。这些元素呈现在汉白玉雕龙纹角柱上,不仅展现了中原文化强大的影响力,也使角柱在雕刻风格和艺术表现上融入了草原文化的豪放与大气,在精致中透露出雄浑。
这是两种文化在长期交流互动中自然形成的结合,证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可以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化成果,为当今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历史借鉴。
从民族关系发展的视角来看,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见证了元朝时期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历史画面。不同民族的劳动者为了建设这座城汇聚于此,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是他们合作的结晶,也是民族团结的有力证明。它告诉我们,民族融合是在尊重各民族差异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中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这种融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文化的丰富和社会的稳定。
对于文化传承而言,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保存了时代的文化记忆。后人通过它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化风貌、艺术水平和社会生活。同时,角柱所蕴含的民族融合文化也是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将这种文化融合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培养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作者系元上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史话】
汉式古城元上都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草原,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世界遗产委员会官员苏珊指出“,中国元上都遗址作为草原都城遗址,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相互交融。”
在元上都营建过程中,忽必烈派遣汉人官员刘秉忠负责选址与建造工作。元朝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郭守敬,开凿了铁幡杆渠,巧妙地将铁幡杆山汇集的洪水引入滦河,避免上都发生洪涝灾害。波斯人札马鲁丁在元朝廷任职,将阿拉伯的天文学技术传入中国,负责元上都司天台的各项事务。
至元三年(1266年),上都开始营建宫城的主体大安阁,将宋代与金代故都汴京的熙春阁迁建至此。大安阁高220尺,是一座纯木质榫卯结构的楼阁,殿阁面阔9间、进深5间,寓意为“九五至尊”。元人周伯琦曾有“大安御阁势岧亭,华阙中天壮上京”的赞叹。
除了汉式建筑大安阁外,元上都的西北角还有竹宫这一颇具游牧部族特色的帐幕建筑,是元朝皇帝举行大宴的场所。马可·波罗记载道,此宫殿“纯以竹茎结之,内涂以金,装饰颇为工巧。此宫建筑之善,结成或拆卸,为时甚短,可以完全拆成散片,运之他所,惟汗所命”。竹宫的规模很大,可以容纳两千多人。
在草原地区营建元上都,既是元朝皇帝顺应历史发展进程的结果,也是其对习惯定居生活的中原士人需求的考量。元上都北连朔漠,南控中原,其地理位置为当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上都还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当时北方草原地区的商业重镇。上都的西关,是各国商人、各族民众进行交易的地方,来自各地的商人络绎不绝,不同地区的物产汇集至此,形成“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的繁盛景象,促进了上都商业贸易的繁荣发展,推动了各民族、各地域之间文化、物产的交流与传播。(乌力吉巴图 供稿)
【自白】
见多识广的角柱
汉白玉因材质的特点,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皇家建筑和雕刻。我是元上都大安阁西南角的一根汉白玉角柱,因身体上浮雕着腾云驾雾的龙,被学者们命名为“元代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作为角柱,在大安阁的建筑里,我不仅是必不可少的构件,还是颜值爆表的装饰。
我的正面和侧面,浮雕着两条身姿矫健的五爪腾龙,龙头前伸,龙嘴微张,龙牙外露,龙须上扬,龙角直立,龙身弯曲,龙鳞密布规整,龙爪刚劲有力,仿佛正在浩瀚的云海中翻腾。古代,龙分三爪、四爪和五爪,五爪龙等级最高,象征皇权。
我的身体上,除了活灵活现的五爪腾龙雕饰,还有牡丹、菊花、荷花、莲藕等雕饰。牡丹花的寓意为繁荣昌盛、兴旺发达;菊花象征长久与长寿;荷花、莲藕则象征和平。这些花卉与腾龙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壮观的画卷。
大安阁是元上都城内最主要的宫殿,高约69米,相当于20多层楼的高度。元朝有诗记载“大安御阁势岧亭,华阙中天壮上京”,可以想象当时这里宫阁辉煌、飞檐高耸的繁华景象。这里是元朝皇帝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
我站在大安阁的西南角,目睹了元世祖忽必烈在这里举行登基大典。他还在这里接见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金碧辉煌的大安阁,使马可·波罗张大嘴巴、瞪圆双眼,半天回不过神来。他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世上还有这么宏伟而壮观的建筑。
忽必烈去世,元成宗在大安阁登上帝位,正如史料记载“甲午,即皇帝位,受诸王宗亲,文武百官朝于大安阁。”1307年,元成宗去世,元武宗在大安阁登基。后来,元文宗、元惠宗的登基仪式也都是在大安阁举行的。
我静静地站在大安阁的西南角,看着不同民族的人带着自己的文化和故事,在元上都这片土地上来来往往,我是他们交往交流与融合的见证者。我像一位饱经风雨的睿智老人,将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伟大历程尽收眼底。
记者:高玉璞
监制:戴宏 赵静
制作:贺嘉琦
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