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数字辽宁、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在诞生新中国第一块国产“的确良”的辽阳市,还隐藏着一个中国袜业名镇——小北河镇,这座小镇立足产业资源优势,全力打好“业态革新、设备更新、品牌出新”三张牌,大力发展袜业产业,逐渐形成袜子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拥有完整的袜业产业体系和规模较大的袜业产业集群。1月17日,由辽宁省委网信办组织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网上宣传活动参访团走进辽宁省辽阳市小北河镇,看“小袜子”如何织出“大产业”。

小北河镇素有“千年渡口,百年古镇”之称,改革开放初期,辽阳市轻纺工业发达,不少人利用当地的纱线原料,空闲时间织袜换钱。1976年,辽阳市针织厂下乡青年来到通气湾村,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了“五七”针织厂,在针织厂里做过维修工的通气湾村村民王新嗅到商机,1984年,他果断地购买了2台二手的老式织袜机,腾出一间空屋子做“厂房”,成为全镇第一个织袜个体户,眼看王新的袜厂越干越红火,各村村民纷纷效仿。历经40年,织袜技术不断更迭,小北河镇硬是把足尖上不起眼的小袜子做成了大产业,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销售产业集群,让袜业成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

如今,全镇现有织袜企业206家,上下游配套企业89家,年产袜子25亿双,产值35亿元。棉袜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产业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四位,成功申请“中国袜业名镇”产业集群称号。

网络名人@心理学刘爱民表示,“去小北河袜业参观,原本以为这样的产业只在江南,结果才知道,这里也有很大产业基地呢!”

网络名人@种花家的菌事兔表示,“在辽阳市辽阳县小北河镇,一双小小的袜子撑起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看似不起眼的小北河镇,却孕育了一个袜业王国。”

近年来,电商浪潮汹涌澎湃,小北河镇众多袜企果断抓住机遇,勇敢“触网”。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与覆盖面,将一双双精心制作的袜子销往全国各地。在电商助力下,小北河的袜子产业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版图,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
(记者 马驰)
责任编辑:王诗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