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石楼厨工名扬青岛

石楼厨工名扬青岛
2025年01月23日 08:43 新浪新闻

  今年43岁的刘保生(右二)来自石楼县辛关镇,现在青岛娶了媳妇,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和汽车,是中学食堂的一级大厨。

  石楼县小蒜镇的贺长福(右四),在青岛从厨工做起,逐渐站稳脚跟后,充分发挥“传帮带”精神,带动家乡更多人走出大山,到青岛务工。

  “福海厨工”在石楼县高中餐厅进行实操培训。

  贺海元从16岁到青岛打拼,并成立了公司,40岁便成为石楼人在青岛创业的典范。

  昔日放羊娃闫交平,在青岛创业十几年,目前成为多家餐饮店的负责人。

  “80后”苏卫平(左)是石楼县南庄村人,现在青岛承包了一家企业餐厅,收入可观。

  韩海科来自石楼县韩家山村,在青岛先从摆摊卖烧烤开始,目前开起了厨具用品超市。

  “福海厨工”在石楼县实训基地开展中式面点师培训。

  石楼县将100名村民送到山东省德州市,参加“中式烹调师”技能培训班。

  1月4日,石楼县“福海厨工”劳务品牌推介会暨创业就业先进典型表扬大会在青岛举办,这意味着“福海厨工”已经在这个海滨城市落地生根。

  他们曾是一群在大山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来到海边,成为手拿刀铲,将食材变为美食的厨师,3000余名石楼人在烟火气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福海厨工”是石楼县倾心打造的劳务品牌,多年来,通过构建“政策支撑、技能培训、就业帮扶、服务保障”四大工作体系,开设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北京烤鸭师等免费培训专业,累计培训6200人次,稳定就业4500人,其中3500人在青岛就业,走出了“服务标准化、技艺精湛化、发展规模化”路子。同时,通过建立协作关系、搭建就业平台、发放就业补贴,以及建起“就业服务联络站”等方式,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服务。

  树立一张名片,带动一方就业。作为省级劳务品牌的石楼县“福海厨工”已经成为一张“金字招牌”,带动村民每年直接增收近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本版策划:李联军

  本版文字:黄靖

  本版责编:黄靖

  本版摄影:刘通

  (责编:马云梅)

青岛市就业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