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中安时评:加快数字人才培养,迈向美好“数字未来”

【地评线】中安时评:加快数字人才培养,迈向美好“数字未来”
2025年02月28日 10:59 中安在线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发展,就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数字中国建设指引前进方向。

  无人机运用,离不开数字人才;让机器人按照指令办事,离不开数字人才;自动化生产线布局建设,离不开数字人才……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深入我们的生活生产工作,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推动数字强国建设,就需要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数字中国建设扎实推进,要促进数字经济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需要培养大批高水平数字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让数字技术和生产生活的结合更好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坚持需求导向,把准“数字人才”培育方向。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要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发挥好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充分释放更多技术红利和创新红利,用数字之光点亮美好生活。要让数字人才供给符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就需要在数字人才育、引、留、用上下功夫,不仅让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更能充分释放人才潜能,着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更好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强师资队伍,用好“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更好地迈向“数字时代”,享有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既要提升数字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也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让人民群众共享数字红利。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时代发展,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吸纳更多具备数字经济实践经验、数字技术研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让数字领域的佼佼者,成为数字人才的导师,给予更多有针对性的引导,让长期积累的经验被更多人掌握。同时,要坚持“产教融合、产才融合”,让数字人才更符合数字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双向共赢。

  数字人才创新,迈向更加美好“数字未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激发数字经济活力,构筑社会发展新优势,关键在创新创造。人才作为数字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要充分释放数字人才潜能,就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鼓励、支持人才自主研发、创新再创新,方能实现弯道超车。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再受制于人,不断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破传统经济发展的瓶颈,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让“互联网发展速度”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匹配。

  在一浪一浪科技革命浪潮中,培育具有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数字人才,让数字赋能千行百业,更好地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带给人民群众更多的“数字幸福”,共同拥抱美好的“数字未来”。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