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给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中方也欢迎更多外国优质品牌进入中国大市场,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助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品牌”,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中国品牌商品(中东欧)展在匈牙利开幕,来自中国山东、辽宁、江西、天津等17个省市的270家企业参展;中国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持续发力,在以色列等中东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上升;中国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坚持品牌国际化发展,全球门店网络已覆盖海外12个国家、海外门店数超过5000家等等,得益于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和长期的创新研发,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去,成为外国民众的消费新宠。
当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基于完整产业体系的突出优势,我国打破传统产业链纵向线性思维,统筹整合各类产业要素资源,以技术融合、要素共享、场景互通等方式,突破现代产业边界,培育出更具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构建起更具韧性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为中国品牌在世界竞争中抢占份额提供了重要支撑。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移动电源、智能手机、家用安防摄像头等中国产品被摆在国外货架的显眼位置,中国品牌借此在海外深入人心。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背后,同样离不开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从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做好各类投资审批事项减法,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瘦身,到积极搭建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链博会等国际合作平台,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启动“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以开放姿态为各国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发展机遇,推动中国产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真正告别复刻西方品牌的时代,在更好融通中外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中成为海外消费者的品牌优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研发是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强大引擎。新时代百舸争流,谁能抓住创新机遇,谁就能赢得品牌优势。作为拥有庞大市场规模的世界大国,中国正致力于以创新突围,在全球研发总支出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4.1%上升至26%,由此带来的是“世界工厂”迈向“全球创新中心”、中国产品迈向中国品牌。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例,动力电池、整车设计、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上快速突破,构建了全球领先且完整高效的新能源汽车生态体系,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日益成为外国民众的新座驾。随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作为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关键节点,正表现出从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的趋势,有力推动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推动了全球制造业加快走向更加智能、可持续的未来。
中国品牌,世界共享。中国品牌正以创新之力、品质之魂、服务之心,勇闯世界舞台,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一场好物盛宴。也欢迎更多外国优质品牌进入中国大市场,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让各国民众切实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共享世界好物、共赴美好未来。
作者:艾佩韦
(编辑:田莉 责编:文骥 校对:崔凤娇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