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泰坦尼克珍品首次现身上海 了解巨轮背后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09:49 央视《社会记录》
泰坦尼克珍品首次现身上海了解巨轮背后的故事

观众查看当年乘客的名单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泰坦尼克珍品首次现身上海了解巨轮背后的故事

泰坦尼克海底残骸


泰坦尼克珍品首次现身上海了解巨轮背后的故事

展览会上的展品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播出最新节目《永远的泰坦尼克》,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阿丘:我手里有一张船票,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船票。92年前,有人为了得到这么一张船票,把全部家当,甚至是自己的性命都给赌了进去。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让眼镜成为历史

  影像:电影《泰坦尼克》片断

  上船前5分钟杰克赌牌局赢得三等舱船票

  主持人阿丘:刚才那个电影片断,您很眼熟吧?对,大片“泰坦尼克”。在即将开船前的最后一刻,穷小子杰克赌赢了船票,登上了泰坦尼克。至于后来他在船上发生的故事,不用我多说,想来您也看过了。其实啊,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上根本没有杰克这么一号人,当然,也没有他后来遇见的那个露丝,更别提那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了。不过,到底有没有杰克和露丝这档子事,这不要紧,我想,只要是扯到泰坦尼克号上去,总会有人买帐的。

  影像:电影《泰坦尼克》片断

  主持人阿丘:现在,又有人来卖船票了,说是买了这么一张船票,就可以像当年的杰克那样登上泰坦尼克。

  影像:上海外景 巨幅泰坦尼克广告 上海展览会现场的参观者在大型楼梯前幸高采烈地合影

  采访上海展览会主办方 西唐文化总裁史蒂夫:

  我们把展览带来是因为这是个很重要的地方,人们对泰坦尼克很熟悉,从学校教育还有电影等方面。

  影像:上海展览会现场

  画外音:这些天,一个叫“泰坦尼克珍品展”的展览来到了上海滩。在这次展览上,有从泰坦尼克的残骸中打捞上来的300件珍品。据说,这是这些泰坦尼克珍品第一次来到亚洲,而在来到上海之前,“泰坦尼克珍品展”已经周游了很多地方。

  采访展览主办方 西唐文化总裁史蒂夫:关于泰坦尼克的话题是永恒的。任何地方的人们都会有兴趣。这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船,很多人知道它。

  采访展览会现场的观众

  观众1:大门口进来一种很海洋的感觉,一种“泰坦尼克的味道”,我觉得来看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观众2:忠贞无二的爱情,浪漫的爱情,,you jump,ijump。

  观众3:它是个历史的奇迹,也是个历史的悲哀,就这样的感觉,所以说想看一看它的辉煌,它的落寞。

  观众4:感觉好像有一点回到当初,那艘很漂亮的船上,然后看见他们每个人都很开心的登上船带着大包小包

  观众5:泰坦尼克号我觉得的确是建造出来就很不容易,只可惜它已经沉没了,我都想去坐一下。

  主持人阿丘: 还记得我第一次知道这泰坦尼克,是上小学时看一部叫“冰海沉船”的英国电影,黑白的,有年头了。那时侯也不太懂事,只记得看完之后有点手脚冰凉,这么多人好端端地突然就掉进冰海里,坐船好可怕啊。还有那几位乐队的乐手,船都沉了,还不赶快逃命,还在那儿演奏,搞不懂。后来又看了那部大片“泰坦尼克”,还是那一场灾难,却觉得一下子变得有些浪漫了。这次去看“泰坦尼克珍品展”的,很多也都看过关于“泰坦尼克”的电影。我的一个同事也去了,他是拍片子去的,回来后,他跟我说,一开始,他对那个展览也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可有一天晚上,他为了有更好的拍摄灯光,一直等到了闭馆,等所有的观众都走了,把灯光打开,整个展厅里只剩下他一个人,非常的安静,安静得都有点碜人。就在那个晚上,看着那些从泰坦尼克残骸里打捞上来的东西,我的那个同事突然觉得时光倒流,好像真的回到了泰坦尼克,回到了那个晚上。

  影像:展览会上展出的物品

  这个杯子和痰盂上印着泰坦尼克号的主人——白星邮轮公司的标志。

  这个酒瓶子里还留有当时人们来不及享用的香槟。

  这个皮革行李箱,在1912年,泰坦尼克处女航时很流行。很多游客当时用这种样式的箱子装载着自己的梦想,开始了梦幻之旅,死亡之旅。当泰坦尼克下沉时,事务长正是用它们来装保险箱内的物品。

  乘客们的各种生活用具,信件,钱币,珠宝首饰。带有“寿”字的发簪。

  唱片“吻我。亲爱的吻我”

  主持人阿丘:传奇毕竟是传奇啊,从泰坦尼克残骸里打捞出来的东西,哪怕只是一颗生锈的螺丝,我想,在不少人眼里恐怕都会发出钻石的光来。各花入各眼,对泰坦尼克的遗物,去看展览的人也各有兴趣。我的那个同事,他最感兴趣的是一封信。这封信是在二等舱乘客安德鲁的皮包里发现的,因为被藏在皮包里,所以在海底呆了92年,信还是保存了下来。信的主人安德鲁原计划乘坐另一艘船去纽约参加哥哥的婚礼,但由于矿工罢工,他被迫转乘泰坦尼克号。信是他寄给一个叫胡赛的阿根廷朋友的,那位朋友正打算去英国看望他。安德鲁在信中写到:亲爱的胡赛,我本应于17日乘上“欧申尼克”号,但由于矿工罢工,轮船无法起航。我不得不早一星期转乘泰坦尼克号。真无法相信我必须在你到达的前几天就离开英国,但我不得不这样做。亲爱的,我现在正在世界上最壮观的轮船上,但我一点也不觉得骄傲,我真希望泰坦尼克号现在就沉入海底。 安德鲁在那次海难中不幸遇难。

  影像:展览现场安德鲁的信件和鞋子 关于泰坦尼克的纪录片的片断

  在泰坦尼克海难中1523人罹难

  主持人阿丘:在这次泰坦尼克展览上,每一个观众都会拿到一张印有当时乘客名字的船票,根据这张船票可以查到上面写着的那位乘客的命运。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在三等舱乘客的名单中,人们还能发现8位中国人的名字,他们都是乘泰坦尼克准备去美国当水手。这8位中国乘客有6人幸免于难。

  采访展览会现场的外国观众:我想让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还知道他们(指孩子)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特别是对孩子来说。你需要的是提醒孩子们他们看到的,特别是在这间屋子里的,是真正的人,他们死去,不仅仅只是故事。

  主持人阿丘:92年过去了,泰坦尼克早已香消玉陨了,可世人对它的热情还是有增无减。(拍卖会影像)2004年6月11日,历史上最大的泰坦尼克号紀念品拍卖会在纽约举行,这些盘子和茶杯的拍卖价2万到2万5千美金,从埋在海底的遇难者身上剪下的救生衣拍卖价估到了3万到4万美金, 救生船的船牌拍卖价七万五千美元到十万美金。 呵呵,只要和泰坦尼克沾点边就钱途无量啊。当然了,最沾泰坦尼克光的还是那部同名的好莱坞大片,单是票房就挣了差不多19亿美金。尽管很多人也知道那个穷小子杰克和富家女露丝的故事是编剧杜撰的,可泰坦尼克就像廊桥一样成为了一个象征浪漫爱情的符号。而据英国丧葬业组织协会调查透露,近两年,在英国人的葬礼上,电影《泰坦尼克》的主题曲,也就是那首风靡一时的“我心永随”,高居使用次数第二位。我心永随。世上的沉船可谓千千万万,为什么惟独这泰坦尼克这么让世人趋之若骛,我心永随呢?

  下面请一个人来给我们说说,他对泰坦尼克的看法,这个人来头可不一般,他叫罗伯特巴拉德,正是他发现了泰坦尼克的残骸。

  电话采访罗伯特巴拉德:

  为什么每个人都可以从“泰坦尼克号”找到令自己着迷的故事。我想,孩子们认为它很有趣,是因为孩子们希望能够生活在他们的父母所营建的安全的世界里。而在这里,泰坦尼克是父母的一个非常大的失误,父母们绝对搞砸了这里,他们于是被这个故事吸引了,他们的父母怎么会,就犯下了这么大的错误妇女们感兴趣是,因为那是个优雅的年代,爱德华国王的时代,那个时代没有电影明星,没有电视明星,唯一的明星就是富人。一等舱的单程花费是四万美元,花费的钱是令人恐怖的,人们对这个很感兴趣。

  当然还有毁灭本身,还有船长死板的英国做派,他在岗位上战斗到死。那支乐队也是坚守到底,还有妇孺先走的规定。

  主持人阿丘:罗伯特·巴拉德博士:资深海洋探险家。1985年9月1日,在北大西洋纽芬兰岛东南约400海里处,3800多米深的海底,巴拉德博士发现了泰坦尼克的残骸。(残骸影像)

  巴拉德博士没有想到,自从他发现“泰坦尼克号”以后,泰坦尼克就失去了往日的安宁。乘着潜水器赴深海探访的游客络绎不绝,2002年,甚至有新人在泰坦尼克的船头上举行了婚礼,不知是否受大片“泰坦尼克”的影响太深,有点入魔了?

  泰坦尼克吸引的不仅是观光客。一家公司——“泰坦尼克英国邮轮有限公司”从1987年开始,对残骸进行了6次探险,打捞出了6000多件物品,并对这些物品做了修复和保存。这次在上海展出的泰坦尼克物品,就是这家“泰坦尼克英国邮轮有限公司”提供的。

  电话采访“泰坦尼克英国邮轮有限公司”公司副总裁汤姆:我们的目的是抢救这些遗物,越多越好,在它们被侵蚀之前。我们想抢救更多的物品在它们永远的消失之前。

  主持人阿丘:不抢救,就会永远消失,想想真是挺要紧的。 不过,是让“泰坦尼克号”保持原样,还是打捞清理其遗物?这个问题自从1985年“泰坦尼克号”被发现以来就一直存在争议。 爱德华·卡姆达,“泰坦尼克号”历史协会主席。对于围绕泰坦尼克残骸的打捞展出,爱德华先生向我们表达了他的看法。

  电话采访“泰坦尼克号”历史协会主席爱德华·卡姆达:我十分反对这些打捞活动,这些全只是为了钱,我们认为这(船的遗骸)是一个墓地,应该有享受安静的尊严。还有三个幸存者死后把他们的骨灰撒在了这片海域。

  电话采访“泰坦尼克英国邮轮有限公司”公司副总裁汤姆:我认为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观点。持你所说那种想法的人大概同样还有这样的观点:我们不应该有任何的博物馆,不应该有木乃伊,不应该有棺木。一切死过人的地方,比如紫禁城,都应改被锁起来不能公开。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这些展览还原了真实的场景,向人们展现了第一手的刚刚修复的物品,向人们讲述了泰坦尼克的故事,人性一面的故事。所以展览让人们和遗物面对面的接触了,他们实际上面对的就是历史。

  主持人阿丘:泰坦尼克的遗物该不该展出?展出是不是为了钱?我很想听一听,亲历过那次海难的人的看法。可惜当年乘坐过泰坦尼克的幸存者现在都已经去世了。尽管有调查表明,大多数幸存者的寿命并没有因为那次经历而受到影响。他们的平均寿命甚至比同时代的人还要稍微高一些,可我不知道对他们来说,那个夜晚留给他们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那些长眠在海底的乘客愿不愿后人去触碰,去展示那场灾难。一切只有留给我们这些后人来评说了。

  采访作家孙甘露:最初它造出来的是人类的壮举,制造业的壮举,航行的壮举。但是它也是一个商业的壮举。对吧,就像当初也是一样,那么在今天来讲,很多人围绕着它拍电影,做展出,我觉得这个也是很明显的有商业利润驱动的。但是我觉得这也是自然而然的,这个本身也没什么错的,但是关键就是说,它给你带来什么东西。对公众来讲也是有意思的,至少也是增加我们,开拓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了解更多一点,尤其对儿童,对小孩。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展出应该更多,而不是更少了。

  采访作家陈村:当然你也不能说它有什么不好,那么其他的有些人可能是从另外的角度,看看我们当时的工艺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那时候的造船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或者有些心理学家,我们的人类行为学家可以去探究在灾难发生的时候,人们的一些举措,一些言谈都会有不一样,都会有一些意思,但是跟泰坦尼克号有什么关系,如果我是一个泰坦尼克号的乘客,我死了,我就沉在海底了,你们还是不要来打搅我的好,我觉得我死就死了,跟你们也没什么关系,何苦要你们把我弄出来,就像我们把那古墓弄出来,然后探究两千年前的人居然还没死,还没烂掉。可能对我们,对其他当代人是有意思,对他绝对没意义。

  电话采访“泰坦尼克号”历史协会主席爱德华·卡姆达:唯一的好处就是,那些不了解它的年轻人也许能够看到一些也许能够让他们感到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船上的帐单,诸如此类。但是其他的展品最好还是应该呆在得到(发现)他们的地方,那是一块墓地,一个神圣的场所。

  电话采访“泰坦尼克英国邮轮有限公司”公司副总裁汤姆: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发掘这些,为了孩子们,为了以后的人们能有机会去了解泰坦尼克的悲剧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人们的自负多么可怕,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到些东西。

  主持人阿丘:“泰坦尼克英国邮轮有限公司”公司副总裁汤姆告诉我的同事,泰坦尼克珍品展已经周游了各大洲,包括巴黎,伦敦,芝加哥和洛山矶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超过1500万人观看了展览。究竟是该让“泰坦尼克”静静地躺在海底,不被打扰,还是该尽可能地发掘泰坦尼克残骸中的物品,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那场悲剧,那段历史?我难以作出选择。我想看到那些曾深埋在海底的物品,了解在它们背后的故事和灵魂,却也无法确定在展览馆里,是不是就是泰坦尼克最好的归宿?

  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泰坦尼克最大的遗物,也就是它本身,我们永远无法将它捞起保存,不同于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遗物,它毫无修复的机会,也许在不久的某一天,泰坦尼克将永远地消失在黑暗的海洋之中。

  黑幕:

  从泰坦尼克的残骸中,我们发现了历史遗迹;对丧失生命的人们,我们心怀歉疚;只是,就算我们如何粉饰,那些美好的事物再也无法重现。

  —— 二等舱生还者Lawrence beesley

  影像:海底泰坦尼克残骸

  背景音乐“黑暗 黑暗”:

  黑暗黑暗 做我的枕头 抓住我的手让我入睡 在你阴影的深寒中 在你深沉的寂静中 黑暗黑暗 保护我吧 在无尽的夜里给我温暖 移除那些 前路的障碍 在空灵的夜晚暗暗迷漫…… (完)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3:30首播,次日4:40,16:30重播

  欢迎Email至shehuijilu@vip.sina.com或shehuijilu@vip.sohu.net提供新闻线索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