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当艾滋病离我们越来越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14: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杭辰

  快到年底,人们在欣喜于中国的各项经济指标仍处于快速增长的同时,可别忘了,还有一项不太令人愉快的指标也在快速增长,那就是艾滋病,其感染人数每年递增30%。

  然而,不少人对此似乎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总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很遥远。卫生部11月26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高达81.6%的城乡居民认为自己完全没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96.5%的城乡居民表示自己没有进行过艾滋病病毒的测试,认为没有必要。

  也许,正是由于国人的大意和漠视,艾滋病在中国呈快速发展之势。从1985年发现第一个感染病例到2003年底,艾滋病人数累计已达100万人以上,其中仍然活着的感染者为84万人、病人8万人。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00万人。如今,甚至在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中也出现了感染者。艾滋病离我们越来越近,这已是不容忽视的现实。

  为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11月29日警告说,目前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不局限于高危人群,病毒已经开始向普通人群蔓延。然而目前中国公众防范意识令人担忧。

  说到防范艾滋病,就不能不说到不文明、不安全性行为的规避,因为性传播已成为当前艾滋病感染的重要渠道,在北京高校出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就是由于性行为造成的。最近,有关部门在北大、清华公开发放安全套引起强烈反响。尽管有种种原因,但多少反映了对不洁性行为可能引起艾滋病和性病的防范意识淡薄。高层次的文化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老百姓呢?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目前84万艾滋病感染者中,登记确认的只有9万多,其他还有将近90%的感染者仍潜伏在“冰山”下,至今未浮出水面,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由于艾滋病潜伏期长,可以在7至10年内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这就使在不知情中感染他人的悲剧屡屡发生,其中包括把病毒传给自己的孩子。而近年来,在新婚姻法解除对婚前体检的强制性要求后,新婚夫妇进行婚前体检的已不到10%,这更加大了病毒传播的机率。

  一方面是防范意识的淡薄,认为艾滋病不会威胁到自己;另一方面,一旦自身或周围发生艾滋病毒感染,又往往产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恐惧和歧视,甚至造成不安定的因素。由于社会歧视现象的存在,导致艾滋病感染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走上故意传播艾滋病犯罪道路的情况已时有发生。

  “艾滋病对任何人都一样,没有‘歧视’,因为病毒没有思想,任何人都有感染的可能。”联合国儿基会驻华办事处艾滋病项目官员林凯的话发人深省。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的健康,让我们警醒起来,共同构筑抵御艾滋病的坚固防线。当然,首先是要洁身自好,这是道德的要求,也是健康的要求。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