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丹重大事故黑幕终于撩起了一角。揭开黑幕的是一些正直勇敢有良知的新闻记者,他们7月下旬就在网上发布了灾难消息,而当时主流渠道一致认为是“传闻”。如果没有这些勇敢的记者,冤魂可能永远冤沉苦海,全国人民无从了解黑幕,中央也会被骗。正像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说的:这次重大事故之所以隐瞒10天不报,就因为黑势力与官府勾结。
要说地方官员们,态度不可谓不“重视”,效率不可谓不“高”,各级部门曾四次派 出调查组;其中河池地区也曾专门召开紧急会议,两次派遣调查组,火速奔赴南丹。可惜四次调查均称“传闻”。到7月31日,区经贸委报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文件,仍称:没有发现……伤亡事故,矿区局势平稳。
我实在搞不清,是骗子们骗术太高,还是实施调查的官员们出了什么问题?
从常理上讲,前往调查的官员们的综合素质绝不会比记者差,加之他们不是熟悉当地民情的地县干部,就是专管安全生产的专业官员,所享有的政治资源、组织资源、心理优势都比记者强一百倍,怎么一个个竟然都被矿区老板“无伤亡”的弥天大谎骗得团团转。而记者大多是外埠新闻单位的,人生地不熟,单枪匹马;加之被跟踪、盯梢、阻挠,处处吃闭门羹……为什么比记者条件优越的官员们却没发现真相呢?
官员是如何调查的,虽然报道没讲,但我相信以下推测不会太大出入:开会,听当地官员介绍,听矿区老板介绍,然后到矿山匆匆一转,回来写报告:传闻不足为信。记者可不是这样,他们假冒矿工亲属深入矿山找第一手资料,他们驱车百里到死难者家中采访,他们甩开跟踪利用一切机会找矿工谈话……
不同的调查方法结果自然不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素质高低、条件好坏,而在于利害关系———对官员们来说,查出事儿谁也没好处;而记者的目标则是查出真相,向公众发布。这就像哈尔滨国贸案,第一个省纪委牵头的调查组查了数月没查出问题,中纪委刘丽英亲自抓的的第二个调查组,一周后就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生活中,圈内人容易形成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并没有具体的物化的组织形式,而是指有共同利益的群体。它未必搞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集体行动”,而是由于利益一致而达成的默契,集体无意识地默默地、分散地维护他们的共同利益。
对比两种调查,我惟一感到高兴的是,舆论监督发挥了重大作用。如果社会从此对舆论监督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则是这个重大不幸中的万幸。李清
 突发新闻、重大事件、百姓关注 尽在头条新闻短信
        奇闻趣事 社会热点 社会新闻短信为生活添姿增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