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厦门12月23日电 随着震惊中外的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历时两年查处后尘埃落定,厦门市22日举行特区建设20周年庆祝大会,宣告荡涤腐败后的厦门翻开了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最新数字显示,尽管受到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影响,今年1至11月厦门经济仍实现了11.5%的增长率,这也是1999年中国正式立案查处远华案后连续第三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
“在经历了打击走私和惩治腐败的斗争洗礼后,我们相信,厦门将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和未来,”中共厦门市委书记洪永世说。据介绍,面对全球化浪潮,厦门正在实施包括成为跨国公司重要“驿站”,建设区域性航运中心、对台经贸交流基地等在内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
去年以来,柯达、戴尔、通用电气、波音、三菱等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在厦门增资扩产或新设项目,拉开了厦门新一轮外商投资热的序幕。就在本月初,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举行了新厂房奠基礼,台资企业厦门灿坤集团总投资1.5亿元的玻璃厂也正式破土动工。
曾有160多人落马的远华案“重灾区”——厦门海关,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严密监管、保持打私高压态势的措施,效果立杆见影。2000年,厦门关税收入达60亿元,超过了1996至1998年的总和。同时,厦门海关在全国率先启用“F”便捷式通道模式,为进出口企业营造“通关绿洲”。今年1至10月,厦门关区进出口总值达1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7%。
在1998年下半年展开的全国性反走私联合行动和专项斗争中,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浮出水面,调查结果表明,这是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经济犯罪案件。今年8月,由中纪委等联合主办的《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展览》在远华“红楼”举行,走私背后的重重腐败黑幕当众曝光。
“发生在厦门关区的特大走私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产的严重流失,同时也严重地腐蚀了干部,特别是给厦门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厦门市市长朱亚衍表示,“要以史为鉴,以案为鉴,认真吸取教训。”
今年以来,在从严打击贪污腐败的风潮中,包括厦门市林业局、卫检局等主要部门的一些负责人纷纷落马,挽回的国家资产多达1.3亿元。厦门市民拍手称快,指出这样的政府“才是好的政府”、“才有希望”。
据悉,从改革审批制度和健全法规入手,厦门市正在努力塑造一个更加清明、廉洁、高效的政府。近两年,厦门以“用权、理财、管人”三个易滋生腐败的环节为重点,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工程项目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厦门市1177个原有审批项目中,现在半数已被取消。
目前,厦门市各级党政机关内部均健全完善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绩效考评制”等,推动了作风的改进和投资环境的完善。原来外商到厦门新开办项目要经过24个部门才能拿到执照,在多条跨部门的“绿色通道”建立后,外商现在只需去新成立的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即可办妥。
与此同时,一场旨在增强抵御腐败分子侵蚀能力的教育运动在厦门市的公务员中广泛开展,不依法行政的公务员被追究。针对负主要责任、重大责任领导者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机制也得到加强。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厦门在过去20年里从一个封闭落后的海岛小城变成了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城市。远华大案查处后,厦门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路向引人注目。对此,厦门市市长朱亚衍表示:“打击走私、反对腐败要坚定不移,理直气壮;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也是理直气壮,坚定不移。”(记者 卢志勇 黄庭满)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