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奥运”是什么?
两会期间,民盟北京市委员会的一份发言被认为是对“人文奥运”内涵的生动阐释,其中集纳了季羡林、吴良镛、袁行霈等150余位专家学者对“人文奥运”的理解和思考。
委员和代表们认为,所谓“人文奥运”就是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 的交流与理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就是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实现人类文化现象的广泛传播,促进各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各国围绕人文精神进行文化交流;就是通过人人参与,展现全体人民的健康体魄、良好心态、文明言行,塑造国家形象、政府形象、民众形象。
委员和代表们建言,应该把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民、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作为2008年“人文奥运”的最重要主题,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道德,使2008年奥运会成为歌颂人、尊重人、追求高尚文化精神的过程,通过行政、法制和舆论的各种手段改变物欲横流的不良风气,遏制侵蚀奥林匹克崇高理想的过度商业利益和追求,使2008年奥运会以自己独特的魅力体现“和谐、交流与发展”的文化主题,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友谊和进步。
“人文奥运”怎么办?
两会期间,委员和代表们围绕“人文奥运”提出了许多想法和建议。在大会发言和600多件提案议案中,关于“人文奥运”已经有数十件。
民盟的委员认为,展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魅力和北京现代化大都市的风采是“人文奥运”的重要形式,因此,在硬件建设,即城市规划、道路交通、体育场馆、文化艺术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上,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重要位置;在软件建设上,即在全体公民人文素质和文明程度的建设上,要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意见,在市民中倡导四种意识,即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人文奥运”的理念也引起了大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建设的再思考。李燕委员认为,实实在在的“人文奥运”不是建几座模仿外国的大楼,而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奥运会场馆设址要远离风景区、旧城区和古墓葬区,不要阻隔北京人的“视线走廊”。
致公党的委员说,根据抽样调查,79%的人认为现在的报纸、书刊、电视宣传的内容中有文化垃圾,他们建议在北京电视台安排“公民教育”时间,制作内容丰富的道德教育节目,如“古代名言”、“儒家道家文化”等,在中小学校迅速出台《北京市学校德育教育系统设计方案》。唐兢委员建议,应该以“人文奥运”为引擎,革新对北京市民的人文教育,把筹备奥运的过程变成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和美德的教育过程,变成提高市民文明水平的过程。
段里仁委员建议,要加强对市民交通道德的教育,应该把交通道德列入驾校考试内容,每年抽出一周作为交通道德宣传周。港澳委员程祥徽对“人文奥运”的建议更是别出心裁,他建议奥运期间应该让外国人学几句汉语,抓住把奥运会变成推广汉语的机会。
北京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这就是委员们心中的“人文奥运”。晨报记者赵孟轶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