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李斌、张景勇) 浮尘蔽日、黄沙满天的沙尘天气逐渐消去,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景象再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人们恍如隔世。而沙尘暴的黄色阴影仍然高悬在我国北方数亿人的头顶:沙尘暴还会来吗?究竟有没有什么对策?面对今后可能会再次来袭的沙尘暴,我们难道只能紧闭门窗、束手就擒吗?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
“沙尘暴天气具有久远的历史,不易彻底根治,但只要措施得力,减缓其发生及影响 程度是可能的。”国家环保总局沙尘暴研究项目组负责人董旭辉今天说。
据介绍,沙尘暴天气的产生与风力、地表状况、高空对流有密切关系。“虽然在大的天气系统下人显得很微弱,但人类可以有所作为。”中科院研究员刘纪远强调,“治理的关键在于沙漠边缘、干旱区的农田耕作地带。干旱地区主要是解决草地和耕地的问题,不是林地。一些退化的草原要坚决退牧,减轻草场的压力。要大力推广留高茬的耕作方法,也就是在每年收获期,留下农作物约一尺的高茬,这样就成为了挡风的屏障,另外,再播种时要尽量免耕,减少沙尘源。这些方法在美国、俄罗斯执行得不错,使黑风暴大幅度减弱,我国也已开发了相应的农机具,应大力推广。”
这位科学家发出警告,最近的遥感监测表明,过去5年(1996年到2000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大面积的开垦活动还在继续,从内蒙古东部一直到中部,再到华北北部,这件事情很不好,开垦的主要是草地,会增加沙尘源。
“减缓和治理沙尘暴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是实施以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为核心的治沙工程,要做好科学的还林还草工作,建立减轻和防止沙尘灾害的有效生态屏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万本太为治理沙尘暴指出了方向。
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植被衰退、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依然困扰着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这与沙尘暴天气的产生也密切相关。
对于亟须改善的西部生态环境,专家们也提出了应对措施:要采取生态系统管理方式,要改变目前单要素、分割式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方式,国家应加强生态保护统一监管;要以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的健全性作为生态保护的管理目标,不应只以植被覆盖率等单一指标作为衡量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标准;要尽快制定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等等。
“沙尘暴有其自身发生发展规律,加上人类活动影响后,情况复杂多变,我们应充分了解沙尘暴的自然、社会发展规律,有目的的防治沙尘影响,从根本上改造大气环境质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任阵海这样认为。
人们对“突然袭击”的沙尘暴天气如何应对?中科院叶笃正、刘纪远等专家建议:要建立和完善沙尘暴天气的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做好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工作。从近期考虑,应建设和完善沙尘暴天气动态监测系统。利用卫星遥感、雷达和探空等手段,对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发展和扩散进行跟踪观测,形成一个实时的国家级的沙尘暴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并及时发布信息,以提前安排好生产、交通和群众生活,尽可能减少损失。
“我们最推崇的是耕地留高茬、免耕和节水灌溉。这些简单易行、效果良好的办法现在推广得还不够,推广上要解决机制问题,这是政府要考虑的。北京的上风向,满地种的都是小麦,耗水,产量又不高,我看了都痛心。”刘纪远提醒说,北方干旱地区水源缺乏,水要用在生态上,耕地要搞节水灌溉,旱区不要选择杨树等耗水的乔木,种植矮小灌木的效果比较好。应大力推广农牧一体化,在农区发展牧业,多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既解决了牲畜死亡的问题,又解决了植物问题,减轻牧区对草地的压力。
“当前最为紧要的,是将人为的破坏停下来,将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到较易恢复的那部分荒漠化土地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王守荣等专家指出。(完)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