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贾舒
虽然3月20日席卷我国北方的强沙尘暴天气已经过去,但是走进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遥感监测室,一台电脑的显示屏上还留有3月20日的卫星云图。宽敞整洁的房间里摆放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电脑,工作人员们仍在观测着沙尘暴的一举一动。
3月21日,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董超华女士,在“沙尘暴天气预警服务新闻发布会”上,对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沙尘暴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正是通过这些“天眼”———卫星的准确捕捉信息和工作人员的严密监测观察,气象中心才能如此准确地将3月20日的强沙尘暴天气预告给人们。
“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在这里对卫星发送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董超华主任介绍遥感监测室时说:“一般来说,每一点异常的情况在我们获得的图像上都可以反映出来。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可以判断出沙尘暴的来势、走向,我们便可以作出及时的预告。”
“这是计算机已经处理好了的图像。”董超华指着一台电脑显示器上3月20日的气象图说,“卫星将扫描到的图像发射到地面的接收器上,接收器会对其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然后把图像传到我们的资料处理中心,这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接收到图像的工作人员再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一定的处理加工,比如混合、叠加,最终得到人们通常在电视中看到的卫星云图等,我们对沙尘暴的预测工作就是通过对这些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完成的。”
据董主任介绍,进行监测工作的卫星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止卫星”,在赤道上空随地球同步运动,距离地面高度有3万5千8百公里;另一种是“极轨卫星”,即其运行轨道经过地球两极,这种卫星离地面较近,大约距地面700 900公里。这样的高度大大拓宽了观测范围。
我国共发射过两颗静止卫星和三颗极轨卫星,目前发挥主要作用的是静止卫星“风云2号B星”和极轨卫星“风云1号C星”。
“对于沙尘暴的监测,主要是静止卫星起作用。因为它可以长期持续监测某地情况,使工作人员对这一地区有较详细地了解,这一特点在对沙尘暴源地的情况进行分析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极轨卫星是在不断地运动中,每24小时会经过同一地区两次,它的优势在于与地面距离较近,有较高的分辨率,数字化效果比较好,精确度高。”遥感监测室的工作人员解释说。
“我们在北京、广州和乌鲁木齐设有三个地面站,这样便可对全国沙尘暴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这主要用于接收极轨卫星传输的信息。”董主任说。国家气象局还在全国各地设有许多“中规模利用站”,即小型的静止卫星接收系统,用于从静止卫星获得信息。“一般来说,静止卫星每一小时发送一次它所扫描到的信息。实际上,大约25分钟一次扫描就可以完成,但我们为卫星的寿命考虑,会安排一段调整时间。在特殊情况下,静止卫星的观测速度甚至可以达到每15分钟一次,这主要用于对某一局部地区的集中观测。”
“除了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通过卫星对沙尘暴进行观测还有连续性强的特点。我们可以进行24小时的连续观察,掌握沙尘暴的全部情况。”董超华主任谈到这些“天眼”的优点时不无自豪。
走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遥感监测室,经过一个展厅,我见到了“风云2号B星”上天后拍摄的第一张地球的图片———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