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联合国记者丁刚(左)、副总编胡锡进(右)参加聊天活动 《环球时报》驻联合国记者丁刚(左)、副总编胡锡进(右)回答网友问题
7月2日下午,新浪网邀请《环球时报》副总编胡锡进和《环球时报》驻联合国记者丁刚与网友就中国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和“9-11”事件进行交流,以下是本次访谈实录:
新浪网中国区副总裁、总编室总召集人陈彤:网友朋友们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请到《环球时报》副总编胡锡进先生和《环球时报》驻联合国记者丁刚先生来到新浪网,跟网友们就国际新闻和“9·11”事件做一些交流,现在请两位嘉宾给各位网友做一个介绍。
丁刚:非常高兴和网友们进行交流,新浪网是我每天都要看的网,收集大量的信息,有时我也会发表一些帖子,这次有机会和大家做事一般交流,非常高兴。
胡锡进:我很高兴,我是陪我们的资深记者丁刚先生来的,很多网友可能知道丁刚先生,因为他是我们《环球时报》非常著名的记者,曾经驻过比利时、瑞典,现在驻在纽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深记者,我也很高兴在这里跟网友谈一谈《环球时报》的情况,因为《环球时报》是专门报道国际新闻的一份报纸,现在国际新闻在读者中的影响很大,大家都很关心,因为中国在逐步的走向世界,跟世界逐步的交融在一起,我也很高兴在这里有机会和网友一起探讨中国媒体报道国际新闻的这样一个问题。
主持人:丁老师,您刚从纽约回来,我想请问一下“9·11”之后,美国目前的情况是怎样的?
丁刚:“9·11”之后非常紧张,因为美国本土从来没有遭受过外来的袭击,以前也没有发生过这么大的灾难,“9·11”事件发生之后,对老百姓的心理冲击很大,“9·11”一发生之后,特别是纽约地区的戒备,象一些重要的建筑和桥梁,还有飞机场等,戒备很森严,防卫很严密,后来又闹了一场炭疽热,到目前还没有弄清楚是谁弄的,造成大家都很紧张。
因为大家还要生活和工作,后来逐步的恢复了正常,最主要的影响还是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特别是在飞机场要等待很久,要进行很严密的检查,还有对行李等检查,重新打开等。普遍老百姓心理的阴影是不是消除了呢,恐怕在短时期内还是很难消除的。美国的一些媒体也有一些报道,现在主要是担心下一步恐怖分子会以怎样的形式来进行袭击,对老百姓来说,还是要生活和工作,这也是一种无奈,大体的情况是这样的。
网友:当时“9·11”时,您是亲身在纽约经历吗?
丁刚:当时我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架飞机已经撞了,当时我要开始一个会,所以得到消息比较晚。当时不太好断定是不是恐怖袭击,因为以前也有人想玩什么绝技,以前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时,就看到第二架飞机撞到楼了,这时就可以断定是恐怖分子的袭击了,这时我就给胡锡进打了电话,他当时不在北京,是在外地,我跟他明确的说恐怖分子对美国发动袭击了。放下电话之后,我就和另外一个记者商量,我就到现场去了,实际上我赶到现场时,大楼虽然已经塌了,因为当时的交通都没有了,我们离那儿还有一段路,我在去的过程中,也看到很多从那儿逃出来的人,也感受到当时的一些气氛,楼一塌,灰是滚滚而来。我当时印象很深,很多人排在公共电话亭旁边打电话,排队的过程中,就有一个黑人小女孩非常焦急的眼光,我永远可能很难忘记。在“9·11”之后的几天,我到现场去了很多次,并且采访了很多人,因为我有记者证,虽然不能到最中心的现场,最里面有一道关,由美国大兵把守,但是我还是可以到外围的一些地方。可以说在一个星期之内,我几乎每天都要到那儿去。
网友:你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还不知道有没有再次的恐怖袭击发生,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废墟现场,是吗?
丁刚:当时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因为我作为一个记者,我给胡锡进打过电话之后,他们要求在中午一两点钟一点要把稿子发回去,我先要在家里把稿子铺垫出来,然后到现场把现场的一些情况补充进去。当时心里的念头就是赶快到现场去,采集到第一手的资料,然后发回来。
网友:当时丁刚给您打电话之后,社里的态度是怎样的? 胡锡进:当时我在外地,不在编辑部,打了电话之后,我跟编辑部的同志做了沟通,编辑部的同志实际上当时已经接到类似的消息,那天我不在北京,我出差在外,编辑部的同志们,当天晚上就组织起来,迅速出了一星期号外这样的一个号外,是一个特刊,《环球时报》只出了一次,这次是第二期出了一个号外。
丁刚:我打过电话之后一个小时之后,就接到编辑部的一个电话,说全体已经到办公室了,而且明确的告诉我几点要稿子。
胡锡进:当时是北京时间大约晚上十点钟左右。
网友:当您深入“9·11”事件当地进行采访时,当时美国人的心理是怎样的?从主流媒体是不是都猜测是中东恐怖分子对美国的袭击,因为在美国有许多中东移民,这时是怎样的一个表现?
丁刚:当时确实有一段时间,对中东移民查的非常非常严,曾经有那么一件事,中东的一个妇女曾经说自己的丈夫有过说要炸大楼这样的情况,她把她自己的丈夫告到美国政府,后来据调查,是他们两个人打了一架,所以才把自己的丈夫告到监狱里关了几天。
网友:这件事情对美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以及对整个世界的格局,有怎样的影响?
丁刚:影响肯定是很大的,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长期的防务战略都有很大的变化,现在都是以反恐为中心的。
胡锡进:我想问一句话,当时在现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吗?
丁刚:当时顾不上想,但是等我回去把稿子处理完之后,就想到这件事的影响很大,至少影响到美国的对外政策。
网友:美国总统布什也提出过一个先发治人的政策,您能不能谈一下这方面的感想?
丁刚:现在美国的对外政策,反恐战略也好,都是为了免于下一次受到这样的恐怖打击,但是现在政府都说,下一次的恐怖打击是避免不了的,迟早都会发生的,但是美国政府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努力防止恐怖分子再次对美国发动更大规模的袭击,可以说不惜一切的手段要做到这件事情。
网友:胡老师,当时“9·11”之后,《环球时报》对这件事报道很全面,在读者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能不能谈一下当时国内民众对“9·11”事件,对新闻报道有没有什么要求?
胡锡进:这件事出的太大了,可以说《环球时报》出刊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件事超过这件事的影响,从新闻的角度来说,读者对这方面的信息有很大的要求,当时所有的报纸,包括其他的媒体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报道,当时《环球时报》的版面很大,每期都有好几个整版来报道“9·11”,以及围绕“9·11”周围的事情,当时对这方面信息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这种需求一直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到阿富汗战争的开始,包括打了一段时间,一直到拉登政权被摧毁。在这之后,就逐渐逐渐,从新闻的角度来说,慢慢失去了很强的新闻性,逐渐的开始平淡了,读者对这件事,对等这件事情的报纸,反而不受欢迎了,如果老登这样的东西。
网友:在遇到这种突发性的国际事件时,国内的一些媒体可能在时效性上,对比国外媒体可能要弱一些。您作为专业方面的人士,能否谈一下?
胡锡进: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批评,客观现实我认为是这样的,我们国内的媒体在报道一个客观事件时,我们的报道往往比国外的媒体慢一些,另外我们的记者到现场,有时不如国外的媒体做的更好,这跟我们的国内媒体整体发展是有关系的,不如西方媒体发达,这主要是指媒体的硬件我们不如他们发达,比如说我们的设备不如人家,国外的报纸都有直升机,甚至各种各样的飞机,直接坐着飞机去报道,现在国内的大部分媒体都做不到这一点。另外是资金,国外的媒体就是一个大的工业,一个媒体就是一个大的财团,力量非常强大,而我们从媒体工业的角度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我曾经在南斯拉夫驻扎过,我到萨拉热窝去,人民日报只有我一个人,要管一大片地区,而国外的报纸,有六个人,而且个个精通英语。比如说在前南斯拉夫地区,光路透社就有一百多个记者,而新华社也不过几个人。
丁刚:“9·11”发生之后的一个星期,救援指挥中心邀请外国记者去采访,这是第一次给这样的一个机会进入到中央指挥中心,当时我去了。我去了之后,跟很多外国记者,大概有一百多人走过去的,在美国警察的带领下走过去的。旁边划出了一块区域,是专门给媒体记者的,还有摄影记者、电视记者,我走过去的时候,看到旁边搭了很多帐篷,全世界很多著名的电视台,包括日本、韩国,24小时专门在那儿采访。
胡锡进:这就是实力,我认为西方的媒体是用钱堆出来的,我见过这样的情景,甚至门口不让进,我在门前搭一个了望台,台上往里拍。我们的经费不能跟人家比,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因。
网友: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媒体也是往工业方向来发展,中国的媒体有没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也象国外媒体一样,为了报道突发事件,不惜血本进行?
胡锡进:我认为当然是有可能的,这是在逐渐发展的,比如说这次采访世界杯,每一个报纸都去了几个记者,不管是大报还是小报,还有电视台,肯定是上百人,过去我们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现在我们做到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也越来有钱了,他们有钱了,就会投入到报道上去。还有国内新闻的报道,比如说南丹事件中就去了多少记者,所以媒体的实力也是在一步步增强的。
丁刚:我认为国内记者的素质也在逐渐的提高,现在突出强调第一线,这是与读者的需求有关系的,现在有很多网友提出要有第一手的东西,这是读者所需要的,不能弄来弄去都是路透社或者法新社的。
胡锡进:这是市场,有了这个市场,市场将会起作用,这是一只无形的手,逼迫媒体要往现场派人,不派人就不行,就会逐渐的加大在一线现场的投入力度,使时效性更强,现场性更强。
丁刚:记者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新闻报道,当然“9·11”是突发事件,是发展有典型意义的,但是还有更典型意义的,比如说搞财经报道的,有一个专业化的问题,是新闻和财经加在一起,在国外就形成了一门学问了,在大学里专门开了这门课,记者要受过专门的教育之后,才去搞报道,现在很多都是学财经的转到新闻来,现在国内还没有开设财经新闻学,还有象体育报道、战地报道等,都有专业化的问题。
胡锡进:发生了一个战争,我们到一线去,一方面我们有钱把记者派去,另一方面记者要有这样的素质,到了战争的一线,你怎样的接近前线,这本身就是一个学问,因为一旦爆发战争,很难靠近前线,一旦靠近前线,怎样把稿件发回来,一旦打起仗来,你往往是糊里糊涂的,得有专业的素质才能进行报道,包括怎样进行几方的报道。中国到现在,真正的职业记者我认为还没有一名,都是临时的,我当时在南斯拉夫也当过战地记者,都是临时的。就象要造一辆非常好的汽车,要全面的进行技术的提高,还要有资金,还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如果一个媒体做不到这一点,不要过多的责备,专业的人士还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现在媒体都在尽量的做,努力的做,因为现在都在抢新闻。
网友: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国内的新闻人士也在说,国内也是缺乏一线记者,尤其是象国外的这种战地记者。你认为从国内培养这种战地记者,不光是心理素质、从业素质,还有一个身体素质的问题,如何培养这种一线记者?
胡锡进: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种记者的素质确实要求比较高,但是这是实践培养出来的,需要在工作中进行培养,他们需要有磨炼的机会,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讲出来的,比如说语言问题,另外有一个地方快打仗了,记者的签证能不能马上解决,不象西方记者的签证问题能够马上的解决,但在国内可能不行,等你签证拿下来,可能仗就打完了。有时我们可能想去,可能做不到。
丁刚:现在强调第一手,尤其是网络发展之后,网络中各种新闻都有,所以怎样做的更深呢,可能跟记者的素质有关系,在别人已经报道的情况下,你要报道出自己的东西,这确实是平面媒体一个严峻的挑战。
胡锡进:这也需要市场的推动,不是说我们想培养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要有强大的需求,而且又有这样的机会,自然报社和电视台都会把记者派过去的。比如说最近几场战争,都有中国战地记者的身影出现,比如说南斯拉夫波黑战争,当时中国去了十来个人,在以后的科索沃战争,也有大量的中国记者过去。这次的阿富汗战争,中国记者也有过去。应该说,跟过去相比我们已经在进步了,比过去确实做的好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要求记者一下子做的很好,这是不现实的,可能我们发发牢骚批评几句比较容易,比如说西方的记者都有人身保险,但是中国的记者就没有这种人身保险,中国保险公司就没有这个险种,你花多少钱都投不了。
网友: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会不会给战地记者一些津贴呢?
胡锡进:中国有战地经验的记者,我全认识,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个人拿到很特殊的,比如说给你一大笔钱什么的,没有,大家都是凭着自己的新闻热情和觉悟来做这件工作。大家都非常愿意做,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相信会有大量的记者进入前线。现在应该说,我们还是在逐渐的发展。我刚才说的没有人身保险,只是条件之一。还有比如说我们的记者不能开装甲车,但是人家的记者就会开装甲车。这都是条件,当然还有市场的推动,要有需求的推动,逐渐逐渐的我相信会往前走,而且确实这几年,比十年前要好很多。
网友:《环球时报》开刊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从国际新闻的角度来说,目前感觉国内民众对国际新闻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了,而且除了《环球时报》,现在也有其他的一些报纸纷纷开了专门讲国际新闻的专栏,那么请您讲讲这方面竞争的竞争,以及《环球时报》在这方面长远的发展想法?
胡锡进:我认为现在中国人对国际新闻的需求是巨大的,过去国际新闻都是非主流新闻,主流新闻都是国内新闻,而现在国际新闻应该成为主流新闻,比如说最典型的中美关系,应该说是中国最关心的首位之一,这个事情能够跟国内的重大新闻相抗衡,这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到这一步了,世界已经跟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了,中国人关心WTO,世界人石油一闹事,我们的汽车加油马上就贵了,已经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还有比如说“9·11”事件,国际新闻已经是中国主流新闻了,所以也就不奇怪了,所有的报纸都做国际新闻,而且很多都市报国际新闻做的很多很厚,都把国际新闻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领域。我们《环球时报》也是一样,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我们也在不断的进行努力,现在我们想比别人做的更好,比如说别人没有一线记者,通过网络找到一些材料,但是我们就要求一线的记者做的更好。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我们就派丁刚去夏威夷,去采访太平洋舰队,应该说花了很大的钱,不惜血本,让丁刚去夏威夷总部去采访太平洋舰队,这也是满足需求,我们也是在进步,我们的记者亲自去了关岛,这都跟过去不一样,这就是我们的进步。
丁刚:国内媒体,刚才胡先生也谈到,国内大众媒体,普通媒体对国际报道的内容都加大了,甚至很多报纸都出了周刊。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我认为是网络在推进,现在通过网络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环球时报》是专做国际新闻的,这就要有区别了,所谓专业,就是要有自己的东西,要有深入报道。假如没有自己的东西,都是别人的东西转来的,整个倾向性你可能就把握不好,无形中就会受到别的报道的影响。在这个时候,我认为国内的媒体界,要想在国际报道方面发展,这是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在网络时代做出自己的国际新闻报道。
网友:现在中国民众对国际报道的关注程度比以前更深了,这也说明中国民众,以及中国整体融入世界的步伐在加快,这就需要对国际报道的环节上,来自中国的声音也是更加强烈,更加迫切了。
丁刚:《环球时报》也是一直在这样做的,不仅国内重视,而且国外也重视,他们翻译过来看,因为也代表了一种声音。
胡锡进:对于大的国际上的一些问题,包括中国外交方面的事情,大家都很关心了,我记得当时我们在美国轰炸南斯拉夫使馆,在那个事件之后,《环球时报》当时新开了一个讨论版,我们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我们怎样面对这个世界。当时我们搭了这样的一个平台,请大家来谈各自的观点,来谈话的很多是专家,有很多关注中国命运的人,谈的观点很多是不同的,直到今天,我们保持了这样的一个传统,《环球时报》这样的一个版,叫国际论坛,很多的学者都在这里谈国际形势的问题,以及外交上的一些问题,完全是民间学者的一些观点,他们的观点是不同的,读者对他们的观点都非常感兴趣,甚至我们国家的一些决策部门对他们的观点也是感兴趣的,因为他们的观点有时是相反的。比如说从当时我们的一些标题可以看出来,有过各种各样的标题,比如说我印象很深的有,中俄联手共筑安全,代表了一种倾向性,有的标题甚至说美国不是我们的敌人。当时有过这样的标题,都在进行这样的讨论。有人认为实力差距是现实,有人认为北约没什么可怕的。当时大家在探讨这些问题,我认为这些探讨也是有益的,对我们的报道来说。
应该说,我们的探讨是非常开放的,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当时我们也收过这样的信,说怎么能登这样的观点呢,但是我们认为可以登,因为这是一种探讨,把各种学者不同的观点拿出来进行讨论,有什么不可以呢?
主持人:从长远的角度来说,网络的探讨和媒体之间,会不会有共通或者借鉴之处呢?
胡锡进:我认为大的方面来说是这样的,媒体有很多的讨论,网络也有很多讨论,跟媒体本身的特点是有关系的,网络的实时性以及速度,比纸媒的传播速度更快,更平民化一些,随便人就可以上网发表自己的观点,更加自由开放一些。而纸媒的话,总要经过一些编辑,全世界都是这样的,不光中国是这样的。
丁刚:还有一个作者的问题,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观点,可以用假的名字,但是在报纸等媒体上发表一些观点,就要说自己是谁了,至少对编辑不能是匿名。
网友:请结合“9·11”事件之中,谈一下美国主流媒体的一些做法,比如说在引导观众的舆论方面,或者在这方面的立场,有没有一个比较细微的区别。 丁刚:“9·11”之后美国进入了战争状态,在战争状态中的媒体怎样运转,包括美国很多搞媒体的人,他们这些人也不一定特别有经验,但是总体来说,对“9·11”的反思,实际上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媒体的反思速度不是那么快、那么及时,另外反思的深度也不够,这是和大学校园做比较来说的,“9·11”之后美国校园形成了一种风气,就是研究阿拉伯文学,开了很多阿拉伯方面的一些讲座,还有学习阿拉伯语。今后还会不会更深刻的反思呢?我认为完全是有可能的,这一步美国还是要走的,我记得我采访基辛格的时候,基辛格就说过一句话,美国对二战的反思,也是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后进行的,我想他说这个话的意思,还是说美国还是会对“9·11”进行反思的。美国的媒体,在处理有关新闻的时候,基本上是站在美国的立场和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比如说CNN在处理有关阿富汗战争报道时,有时也报一下误炸平民等,但是在中间穿插宣传性的场面,比如说世贸被炸的画面,做的很巧妙,使你感觉到是因为恐怖分子袭击了我们,才造成这样的情况。在处理的手段上,我认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网友:在“9·11”之后,美国出兵阿富汗,很多美国民众是持赞成态度,是吗?
丁刚:对。有关误炸和打本拉登等方面的消息,是放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处理的,他这种倾向性,不是直接和露骨的,让你不大容易一下子看出来,但是你看了之后马上就能够感觉出来。
胡锡进:关于倾向性的问题,我想补充一下,所有的媒体都有倾向性,包括西方的媒体也是这样,一篇说中国的文章,美国的记者、巴基斯坦的记者、埃及的记者,三个人写的文章一放,我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一篇是美国记者写的,所有的报纸都是这样的,这跟他们对基本情况的看法是有关的。但是中国的媒体在报道消息时是比较全面的,比如说《环球时报》,比如说“9·11”事件之后,丁刚先生写了美国民众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的,以及阿富汗的民众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的,多角度的报道这件事情,给中国人一个比较全面的看法,我们确实在比较真诚的来做这件事,避免一个人的观点,因为一个记者往往容易受所驻国家的影响,比如说你长期住在美国,你很多的信息通过美国媒体得到,那么驻巴基斯坦的记者是怎样看待这个事情呢,所以中国的媒体,很难出现非常极端的耸人听闻的消息,捕风捉影的一个消息,他马上就会写出来,而中国的媒体不会这样做。比如说这次朝韩风波,朝鲜人是怎样说的,我们原原本本的登出来,韩国人是怎样说的,我们也是原原本本的登出来,我们是很客观的来报道这件事。现在有人产生一种误解,认为西方的媒体非常的公平、客观。
丁刚:现在很多报道是直接翻译美联社、CNN的消息,放在网上,以为这就是唯一公平客观的。随着中国的发展,自己第一手的东西越来越多了,确实是会发生变化的。
胡锡进:我举一个例子,我在南斯拉夫做记者的时候,跟西方记者都打了很多交道,很多时候是朋友,比如说一个叫舒尔克的记者,他后来死在萨拉里昂。我有一个比喻,我们的记者是坐着小帆船飘向美洲大陆,在默默的承受着大风大浪,但美国记者是在坐着飞船登月,谁不清楚谁更危险,但是我们的危险往往得不到更多的喝采,这是一种真实的情况。
丁刚:往往由于他特别有实力,特别强大,会引导着你。
胡锡进:因为他太强大了,好象他们全是正确的,你写了一小篇,他写了一大篇,读者就可能会认为,人家都这样说了,可是你是这么说的。正因为他们太强大了,大家就觉得好象他们都是对的。
主持人:今天的聊天结束的时间快到了,请二位嘉宾对中国新闻报道的未来发展方向给一个寄语。
胡锡进:我相信中国的媒体会随着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迅速的得到发展。我到南斯拉夫去有一个很深的印象,他们的报纸很厚,而中国的报纸很薄,当时别人问我们的报纸有几页,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转眼几年的时间,我们的报纸已经有很厚了,不比外国的报纸薄了。十年的时间,可以说中国的媒体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我相信在将来,中国的媒体会迈出相当大的一步,将来我们的记者,可能在时效性以及现场性方面,都是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的,我对这个形势是非常看好的,因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常强大,那么我们媒体的发展,也会随着发展到非常强大,因为发动机是非常强大的。举一个例子,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发达城市里,媒体都是很发达的,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媒体就相对落后一些。中国的报纸在这几个城市是最厚的,电视频道在这几个城市是最多的。一样,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媒体也会伴随着一起向前发展。
丁刚:我真心的希望,在中国的媒体上,看到更多的由中国记者写到第一手的独家的新闻报道,我自己也愿意为达到这个目标,和我的同行们一起努力。
主持人:感谢两位嘉宾,谢谢广大网友,本次聊天到此结束。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