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9月27日电(记者陈良杰 裘立华 邹陈东)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普布卓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西藏气温正逐渐上升,降水量逐渐增多,空气湿度和含氧量增加,气候变得宜人了。
十几年前西藏许多还光秃秃的山峰,如今已染上一层淡淡的绿色。以前出差时杯子里忘记倒掉的茶水回来时只剩下干干的茶叶,现在却发霉了。过去穿着厚衣服度夏的人们,对 眼下街头汗衫短裤早习以为常了。习惯了夏季半夜下雨白天晴的拉萨人,开始感受到连日细雨绵绵的江南风情。久居拉萨的老西藏们自己都感到奇怪:好象氧气多了,呼吸顺畅了。
资料显示,西藏高原年平均气温比前30年增高0.5摄氏度。2001年头两个月全区月平均气温普遍偏高2至3摄氏度,其中部分地区偏高4至5摄氏度,日极端最高气温全区大部分地区突破历史同期最高记录。今年6月至7月西藏部分地区极端最高温度偏高,林芝地区超过历史同期最高,自治区气象台察隅站出现32.2摄氏度日极端最高气温。自治区气象局工程师周顺武对雅鲁藏布江沿岸42年夏季气候变化和藏北那曲地区40年冬季气候变化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沿江夏季气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明显的突变,1980年后的气温均值较1980年前上升了0.5摄氏度。那曲地区冬季温度则在1982年经历了明显跃变,1982年后的气温均值较1982年前上升了1.16摄氏度。
普布卓玛认为,青藏高原气温升高有很多原因,全球温室效应是最主要的因素,也与大气环流趋势变化有直接联系。作为剧烈隆起的最年轻高原,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印度洋季风和环流的变化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臭氧层的变化也是导致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青藏高原夏季存在显著的臭氧损耗增强过程,臭氧洞的出现使西藏气温上升。
由于气温升高,西藏降水出现了增加的趋势。过去降雨主要发生在夜间,八十年代初西藏曾有“七时雨”现象,即夏季每晚七时下雨,以后下雨时间逐推迟到夜半之后。近年来,又由“晨雨”、“午雨”,进而出现连日阴雨天。进入九十年代,降水量上升,过程频繁,全区偏涝。2001年雨季开始期大部地区偏早一个月,雨季结束期偏晚。拉萨的终雷时间比历史平均终雷时间晚一个月。今年以来,阿里、那曲、林芝、拉萨等地降水量比历史平均值多2成至7成。区气候中心在对今年气候影响评价时认为,全区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拉萨,整个夏天阴雨绵绵,人们尚未感觉到夏日的舒爽,就已匆匆进入了秋季。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向毓意等专家对拉萨近四十年平均风速研究发现,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为拉萨平均风速较大的时段,60年代以及80年代中后以来拉萨的风速偏小,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年平均风速基本稳定。专家表示,大面积人工造林是拉萨平均风速减小的主要原因之一。60年代中至1995年,全区人工造林保存面积4000多万亩,义务植树7000多万株,每年人造林面积增加150万亩以上。据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遥感动态监测项目组研究发现,从1990年至2000年间这一地区人工植被增加了33.6万亩,其间这一地区240个乡镇中的204个乡镇环境综合指数提高了,而提高的区域全部位于人工植被覆盖度较高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拉萨河两岸及年楚河流域。
专家认为,西藏气候变化有利有弊。山地绿了,氧气多了,但雪灾、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发生频率上升。专家对臭氧空洞可能导致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多也提出了警告。(完)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