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1月7日讯(记者陈峰)在大型挖掘机的轰鸣声中,一个大型的清代古墓今天上午在山师东路16号院内“面世”。经考古人员初步鉴定,古墓的年代应该为清代,但萦绕其中的诸多谜团尚需进一步的文物发掘才能解开。
记者赶到现场时,大型挖掘机已经停止作业,在距离地面两三米处,一个西南—东北走向的穹庐顶长方形的石砌墓穴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墓穴底部是一具侧翻的黑漆木棺,破碎 的棺盖则被埋在了土下;木棺里面是一具已经风干的女性尸体,其身上的红褐色华服、旁边的凤冠以及建造墓穴的精湛工艺都表明墓穴主人绝非一般身份;在木棺的尾部,是一道由两块厚石板组成的石门。
下午1:30左右,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赶到了现场,经过初步鉴定后,李铭副所长宣布,这个古墓是一个清代古墓,但其规模在清代墓穴中实属罕见;从木棺及里面的凤冠看,这个古墓应该是清代的,棺首的“清封夫人郜老太君之灵柩”字样在证明这一判断的同时,根据只有清朝一、二品大员的母亲才可被册封为“夫人”,表明墓穴主人的儿子至少应是清朝二品大员。但他同时表示,古墓的穹庐状墓顶及长方形状又带有浓郁的宋、元时代特征,而“郜老太君”的身份、木棺为何侧翻及石门后面又有什么等谜团则要随着进一步的文物发掘才可逐渐破解。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