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前沿追踪:在巴格达的中国武核专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2月21日06:06 外滩画报 | ||
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也派员参加了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 第一次发现中国核查员是在11月25日。那一天,巴格达是个阴天,零星的小雨不时地从天空飘落到干燥的大地上,仿佛老天爷也感受到了这里的局势,在沉闷中孕育着某种特别的爆发。 黄昏时分,一架通体白色,印有大大的“UN”字样,并被伊拉克人称作“白鸟”的C-130运输机,终于降落到了萨达姆国际机场。机上乘坐的,是第一批抵达伊拉克准备进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的17名联合国核查员——目前,参加核查的人员已经有80多位了。 作为当时惟一一名留在机场停机坪内的记者,我目睹了核查员抵达的全部过程,而且惊诧地从来自世界各国专家的各色面孔当中,发现了第一张属于中国的“黄色的脸”。 “采访这位中国核查员”就成了我布置给自己的任务。经过不断的努力,我终于跟这位中国核查员接上了头。 这位坚决拒绝透露姓名的中国核查专家是在联合国1441号决议之后,第一位踏上伊拉克土地的中国武器核查专家。 1441协议是联合国安理会于11月8日通过的,该协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接受武器核查,并给出了一系列的时间表:7天内,即11月15日前,伊拉克必须接受决议规定的条件,并承诺履行决议;1个月内,即12月8日前,伊拉克必须向武器核查人员和安理会提供其生物、化学及核武器研究计划的详细清单;45天内,即12月23日前,伊拉克必须允许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无条件开始工作。武器核查人员应当在开始核查工作后的60天内,即在决议通过的105天内,也就是2003年2月21日前,向安理会汇报工作进展状况。 这个协议被认为是包括中国、法国和俄国等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广泛磋商和斡旋的一个结果,它至少给了伊拉克一个和平的机会。 鉴于目前局势的微妙,根据这名专家的一再要求,我以“友先生”代称这位中国的核查员。 那天在机场迎接核查小组的时候,天色已经有点黑了,为了拍到清晰的照片,我不得不离飞机近一点。为了避免机场卫兵的干扰,我一边喊“细尼依”(“中国人”的意思),一边往飞机边上的大巴走去。士兵不明就里,任我靠近。 就在我走到飞机螺旋桨下面的时候,真的看见了一个背着双肩背包的黄皮肤面孔,慢慢地向大巴走去。“细尼依?”记者一边吃着惊,一边先抢拍了一张照片,然后,走到他的面前。这是一个身材不高但很结实的年轻人,文质彬彬,他也在盯着我看(在后来的聊天中,他告诉记者,当时他也很吃惊,怎么刚一下飞机,就见到一个中国记者。) “是中国人吗?”我问, “是的。”他回答。 然后是相视一笑和热情握手。就在这个时候,肩扛自动步枪的卫兵已经开始向我们移动,他平静地说,“先到这里吧,等到饭店再说。”然后扭头上车。从接待室走出,经过各国记者的时候,记者从容地告诉其中询问情况的同行,“我见到了我们中国的核查员。”估计,当时朋友们肯定能从记者的脸上看到两个字——骄傲。 等到再次见面,“友先生”显然强化了一遍本次联合国核查工作的纪律。在机场预告的“到了饭店再说”并没有什么内容。只是很礼貌的“对不起,我不能接受采访……不要拍照……不要问我叫什么……不……”这几句话,来回反复地讲。 后来,在联合国核查组的吹风会上,记者听到有关负责人宣布,核查组的任何人都不会就任何核查的问题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所有的信息将由发言人统一发布。 “友先生”显然是这条纪律的模范遵守者,虽然作为记者,并不欢迎这样的模范。后来经过种种努力,我还是说服他进行了一次不涉及任何关于核查内容的聊天。 这次聊天是在有关方面的严密监控之下,以朋友的身份进行的。聊天中,“友先生”保持着一贯的稳重和严谨,偶尔被记者的话逗得莞尔一下,便马上回归到一句不断被他重复的话——“我绝对不会告诉你任何关于核查的事” 这位年轻的专家,实际的年龄估计30岁的样子吧,跟我差不多,工程专业出身,从业经验很丰富,他说自己没有“特别的感觉”,反而回头安慰我们,“你们比我的处境更难。”一句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记者询问他对巴格达的印像,他说,这个城市很整齐,夜晚的灯光也很漂亮,不过总体上就象中国七十年代的样子,和他原先从电视里见到的差不多,所以,并不感觉同预先的设想有多大的出入。 对于伊拉克方面的安排,“友先生”表示“挺好”,伙食也比较习惯,因为准备充分,并没有太多倒时差的烦恼。对于紧张的工作生活作息,也能够适应,目前的身体情况良好。 对于即将开始的核查工作,“友先生”字斟句酌地像背课本一般对我说,他将不折不扣地执行联合国的有关决议,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努力工作。按照他的意思,在核查开始之前,谈核查根本没有意义;也许在核查工作完成之后,会有一些想法吧。但是,“我绝对不会告诉你们任何关于核查的事情。”——你看,又来了不是。 在即将结束聊天的时候,我对“友先生”说:“我们这些在这里工作的记者,可不希望打仗,我本人就盼望早日回国。”这回“友先生”马上以前所未有的快语速跟上了一句话——“我们也一样不希望打仗。”外滩画报驻巴格达特约记者晨雨/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