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 飞向辉煌--“神舟”四号飞船发射侧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2月30日02:28 新华网 | ||
新华网酒泉12月30日电 特写:飞向太空,飞向辉煌──“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发射侧记 新华社记者徐壮志 曹智 田兆运 西北戈壁的冬夜,朔风砭骨。室外温度:零下20摄氏度。 12月30日凌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雪亮的探照灯光映照着皑皑雪原,高耸的发射塔架用它巨大的钢铁双臂,稳稳地拥抱着乳白色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的顶部是“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倚天耸立的船箭结合体,正静静地等待着又一次举世瞩目的飞行。 从第一次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算起,这次将是长征火箭的第69次飞行。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了我国航天史上太多的辉煌。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这里起飞;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从这里奔向太空;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从这里起航遨游苍穹。今天,它将再次见证我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辉煌。 “这次发射,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这次试验将涉及测控与通信、飞船和火箭、发射场、主着陆场和备用着陆场、航天员、陆地和海上应急救生等系统。这次飞船发射成功,将为我国的航天员早日进入太空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发射中心的指挥控制大厅内,各系统指挥员已经就位,他们发出的一个个指令,迅速变成了一道道电子信号传向发射塔架,传向火箭和飞船,传向分布在各地的观测站、海上测量船及着陆场区。 作为最接近载人状态的一次飞行试验,“神舟”四号飞船与前3艘飞船相比,船内环境更适于航天员的生活和工作。 宽敞明亮的指控大厅内,科技人员严阵以待,显示屏上各种数据闪烁跳动。与此同时,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副着陆场,以及另外两个陆上应急着陆区和海上应急着陆区已全面启动。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之后中华民族勇攀科技高峰的又一次空前壮举。从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以来,各协作单位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调集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大力协同,攻克和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10年辛苦铺就了灿烂的飞天之路。在北京西郊,一座包括载人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航天员训练基地在内的现代化航天城昂然崛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先后完成了飞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用于发射飞船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在酒泉卫星中心建成;测控通信网、飞船主副着陆场、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也相继建成;中国科学院开展了飞船应用系统的研究;一批优秀空军飞行员成为我国第一批预备航天员,接受了空间飞行系统训练。 “从‘神舟’三号到‘神舟’四号,短短9个月内两次成功发射,而今天的发射,又是在严寒的条件下使飞船顺利升空,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说,这一切证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进入成熟期。 “3分钟准备!” “1分钟准备!” 千里旷野一片静寂。天地和现场的所有人员一样,屏息期待着一次壮丽的起飞。 “10、9、8……”时针指向零时40分。 “发射!”坚定有力的指令声,凝聚着中国航天人探索宇宙、遨游太空的追求和自信。 “轰……”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中,一团巨大奔涌的烈火,推举着修长的船箭离地而起,划破寒冬的夜空,直刺苍穹。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这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鸣响的礼炮!(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