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2大盘点专题 > 正文

2002报纸十大流行语评出 “十六大”使用最火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07日08:27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陈娉舒) “2002年中国报纸十大流行语”今天下午“新鲜出炉”。“十六大”使用频率最高,名列榜首,其他九个用语依次是:世界杯、短信、降息、三个代表、反恐、数字影像、姚明、车市、CDMA。此外,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十大流行语发布会上,还现场揭晓了本次评选活动中群众提名度最高的“十大推荐流行语”,依次是:英雄、郁闷、小资、考研、周杰伦、米卢、申博、“倒萨”、 MBA、激情燃烧的岁月。15家报纸、9家网站、3家电视台、一家词典出版机构将被授权发布此次当选的十大流行语。

  中国主流报纸2002年十大流行语评选活动,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3家单位共同主办。据介绍,此次评选活动的过程为:主办方组织一批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中国15家主流报纸2002年1月1日至12月25日近一年共5亿数据作为语料进行定量、定性统计分析,筛选出30个备选词汇,并于去年12月25日向社会公布;12月26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这30个候选词汇接受公众网上投票及线下投票;再经由3家机构汇总投票结果并结合计算机统计分析,最后,十大流行语宣布“诞生”。

  接受公众审视的30条流行语候选词语依次是:短信、车市、动漫、炒金、降息、彩信、反恐、新锐、团购、姚明、诚信;十六大、世界杯、刘晓庆、三个代表、小康社会、与时俱进、体育彩票、户籍改革、数字影像、野蛮女友、网络抄袭、双倍索赔、数码相机、艾滋电影、间接直航、汽车召回制度、 F4、CDMA、BOBO族(候选词语以词长为序)。

  而被列入此次评选活动的15家主流报纸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今晚报、南方周末、新民晚报、环球时报、深圳特区报、扬子晚报和羊城晚报。

  流行语涉及当代社会的重大事件、现象与时弊,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人生意义、生活方式、爱情、友情、就业、消费、时尚等,时代性强,传播面广,反映着当代社会时局与人们文化心态的变化。

  近年,各式各样的流行语评选层出不穷,确实为受众提供了观照全年社会各领域变迁的种种可能。但这类评选也多被诟病,比如,有人认为,此前的流行语评选,多用问卷调查、随机调查或网上调查形式,或靠人们的语感来确定,因而多集中于口语流行语;或样本数少,界定标准模糊,候选词的提出未能有量化的科学依据等等。至于媒体盘点,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个别媒体、学者、机构的“一家之言”,在科学性、权威性方面“硬伤”不小。

  “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评选”的主办方声称,此次评选发布较之以往同类评选及盘点活动而言,更为“科学客观”。据介绍,此次流行语研究课题是国家语委“十五”规划项目之一。这项研究最大特点是借助了大规模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以及计算机技术手段。语料库具有语料容量大、滚动性强、信息检索功能强、易于更新和追加等特点,利用它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检索到“使用度高、散布度高、流通度高”的报纸流行语。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张普教授认为,流行语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研究价值,是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对汉语报刊词汇、新词语及汉语词汇学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流行语研究对各类媒体用语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此次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评选,将使流行语的发布走上定期、持续、滚动发布的轨道。例如,在2002年报纸流行语的统计和评选工作结束后,2003年中国报纸流行语也将逐季推出。此外,他们还将继续细化目前的研究工作,如对流行语进行主题分类,在2003年将对中国报纸的经济流行语、体育流行语、IT流行语、娱乐流行语、社会生活流行语、时事流行语、商业品牌流行语等等进行更细致的研究统计工作,使基于计算机的语言研究更有现实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应。

  不过,相对于流行语的学术意义,公众更为感兴趣的,恐怕还是流行语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流行语都跟我们说了些什么?

  事实上,作为一种流变着的符号表征,流行语最能敏锐反映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张普教授介绍说,比如,“新新人类、知本家、手机短信、韩流、寄托族、海归派……”这类流行语在时下报纸上的出现频率就相当高,他们真实地反映了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跟踪流行语,正是跟踪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方向的重要参照系之一,它从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

  尽管这些年各式各样的流行语评选层出不穷,但较有影响的,早期得算1993年《大学生》杂志举办的“大学生评选大众十大流行语”活动。而如果将这一结果与去年选出的“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加以对照,就会清晰窥得8年间中国青年心理变迁的程度与轨迹(详见“相关链接”)。“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被社会学者普遍认为:“从一种独特角度表现了2001年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如:全球化背景下强烈的世界关怀与问题意识、‘中国年’里空前高涨的民族自豪感与发展期待、网络时代的新奇迷恋与流行文化追逐。”

  流行语在变,其取向与动态也在变。眼下,流行语不但吸引着中国人的目光,也已吸引了老外的“眼球”。据悉,眼下北京语言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就对中国的流行语发生了浓厚兴趣,除了希望在课堂上学习一些最新的流行语,有的同学还搜集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以通过学习流行语来了解中国文化、社会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和当前心态。

  面对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众多流行语或曰时尚热词,有人认为,开放社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流行现象、时尚现象不断出现,并且时常形成种种社会焦点。流行语便是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流行现象,其议题和焦点的丰富性、新颖性、流变性都充分表明,当今的社会心理在总体上正朝着一种日益开放、多样、理性的方向迈进。

 

  相关链接

  近些年影响较大的流行语评选

  1993年《大学生》杂志举办“大学生评选大众十大流行语”活动

  参选样本数:1104

  评选结果为:

  1 下海

  2 申办奥运

  3 发

  4 大哥大

  5 第二职业

  6 电脑

  7 没商量

  8 说法

  9 发烧友

  10 学雷锋

  2002年网民评出“2001年中国青年最流行的词语”

  序位 流行语      提及率(%)

  1   9·11       68.4

  2   本·拉登      62.3

  3   申奥成功      60.7

  4   入世        56.7

  5   WTO         53.8

  6   翠花上酸菜     50.1

  7   出线        46.7

  8   QQ         44.4

  9   反恐        38.6

  10   Flash       38.5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投票华语榜中榜,与众巨星欢聚得大奖
  新浪商城年货一条街,送礼就要送实惠!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独家推出语音祝福!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图片铃声包月5元!
[郭富城] 掌纹
[梁朝伟] 无间道
[梁咏琪] 高妹正传
[和弦] 女人尖叫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无限魅力诱人心
  • 佛裸蒙性感香水
  • 月色如水小夜衣
  • 购物送彩屏手机
  • 送礼就送时尚数码礼
  • 您可以获得SONY MD机
  • 电脑配件降价啦
  • 超级显卡才百元起
  • 大功能刻录机特价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铃声 图片 订阅 言语传情 游戏 职业特工队 爱情快递
    · 独家语音祝福 为节日添精彩!
    · 专家呵护你的健康 三九健康短信
    · 手机铃声:鸟啼铃语 疯狂铃声
    · 两性学堂 和爱人共享激情时刻!
    · channelV华语榜中榜中 投票中大奖
    · 百变铃声千变酷图 每月5元轻松拥有
    · 多情的野丫头 温柔体贴的才女征婚
    · 搞笑地带--最酷辣的每日传情!
    头条新闻
    (30元/月)
    体育新闻
    (0.2元/条)
    搞笑地带
    (0.5元/条)
    非常笑话
    (0.5元/条)
    两性学堂
    (0.5元/条)
    美丽短信
    (0.3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快速获取密码
    自写短信 越洋短信 精彩专题:短信宝贝可爱秀 诱惑的青春 生日祝福 韩国PUCCA卡通
      你想让你的爱情开花结果吗?短信宝贝,让你们体验爱情的甜蜜,儿女的可爱,家庭的温馨。发送0到888808,即可注册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