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目击:“神舟”四号飞船从启航到回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09日13:54 青年参考 | ||
□本报记者冯春梅□本报特约记者刘程 神舟四号从这里启航 巴丹吉林沙漠,弱水河畔,矗立着一片乳白色的高大建筑群,在荒凉的大漠中分外醒目。这里就是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神舟”四号发射前,记者来到这里,一睹神秘的发射场。 在通往发射场的航天路上,放眼望去,高大的测试厂房如同沙漠中的琼楼玉宇,发射塔架像一把倚天神剑刺向苍穹,各类厂房犹如一只只美丽的白天鹅栖息在这片金色的港湾。 发射塔通体粉绿色,高达百余米,全部为钢架结构。上设固定平台和可升降的工作平台,供科技人员对飞船、火箭进行发射前的最后测试、检查。夜间,几十支探照灯同时亮起,雄伟的发射架就像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环抱着船、箭组合体这位“白马王子”,令人赏心悦目。 托起“神舟”号的发射塔架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飞船火箭组合体功能检查、推进剂加注、航天员进舱、点火发射、航天员应急救生等工作。“神舟”号试验飞船就是从这里发射升空的,将来我国的航天员也将从这里起飞遨游太空。 离开发射塔,一条20米宽的铁路展现在记者面前。它堪称目前我国最宽的铁路。这条特殊铁路连接着发射塔架和技术区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将技术区、发射区融为一体。当飞船和火箭在技术区完成总装测试后,载着船箭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就能在自发电源的驱动下,从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出发,沿着铁轨运至发射工位。铁路这端的垂直总装厂房与发射塔遥相对应,是亚洲目前最高的单层建筑,总建筑面积达数万平方米。正对着发射塔的总装厂房倒梯形大门重达数百吨,堪称亚洲第一大门。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是发射场的核心建筑,它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能够建造。 发射场总指挥长自豪地告诉记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航天发射中心,曾取得我国航天事业和尖端科技“九个第一”的辉煌成就。 2002年12月30日凌晨:升起最亮的星 戈壁寒夜,万籁俱寂。 发射场上灯火辉煌,巍巍发射塔锁定“神舟”四号飞船,静候那千钧一发时刻的到来。发射前一周,一场30年未遇的大雪纷纷扬扬落满千里戈壁,气温骤降至零下30多度,给发射场带来了极为严峻的考验。低温对火箭的影响最大,因为低温很容易导致密封件变脆而失效,造成加注后燃料泄漏;因为低温还会使推进剂结冰,堵塞发动机的管路,造成点火失败等等。世界航天史上,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就是由于低温对火箭造成影响而导致发生悲剧的。 12月28日,离原定发射日越来越近了,“低温”成为困扰决策者们的一件大事。为慎重地发射,一切让火箭保持“体温”的办法都被用上了———给固体发动机贴泡沫塑料,用小棉被包上输送管路,认真进行气密检查,为了解低温情况下火箭推进剂的具体状态,在火箭身体之外模拟推进剂的受冻状况…… “各号注意!1小时准备!”0号指挥员郭保新洪亮有力的口令穿透夜空,通过调度传到各个岗位。 此刻,数以千计的科技工作者正奋战在各自岗位。百余米高的发射架各层平台上,各系统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正在对火箭和飞船作最后的测试检查。 在距发射架底层20余米深的地下室内,年轻的女助理工程师朱新琼站在一排整齐的配电机柜前,一丝不苟地观察着各类电表指示灯,确保地面电缆对火箭供电正常;前置设备工作间的发控台前,一位刚毕业的新学员用右手轻轻地调整“方位微调”旋纽,配合地面瞄准操作手对火箭实施精瞄,工程师石勇则坐镇一旁监督指导。 7小时前,当记者走进加注库房时,亲眼目睹了火箭燃料加注的全过程。 “开始一级加注”、“开始二级加注”、“小流量加注”…… 火箭加注历来是发射场最关键、最危险的一个重要环节。燃料加注剂量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火箭的飞行高度和飞船的入轨精度;火箭燃料易燃易爆,且有剧毒,任何微小的差错都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甚至危及产品和人身安全。为确保火箭加注一次成功,发射前两天,10余名加注兵在零下30度的气温下,用60根金属软管连接成四路加注管道,接通了燃烧剂和氧化剂库房和火箭加注管口,经充气检验,衔接密封状态良好。 7个小时后,李伟果断下达了“停止加注”的口令。数百吨燃料一滴不漏地被火箭吞进了肚里。“25分钟准备!” 大厅显示屏上,发射架平台徐徐展开,乳白色船箭组合体等待起飞。火箭系统指挥控制台前,肤色微黑、脸庞清瘦的控制指挥张永双沉着地下达着一个又一个测试口令。发射进入7小时程序后,他组织对火箭飞行程序进行了试算,即通过摸拟在当天发射“窗口”气象条件下,如何根据高空风、切变风的强弱,设置相应的正确飞行参数,消除不利因素对火箭的影响,确保火箭运行在预定正确轨道上。 “15分钟准备!”控制指挥台前的B码控制终端自动设置了“点火”程序。 这台B码控制终端是由年轻的女高级工程师范明喜设计研制的,在3次飞船发射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夜,范明喜又战斗在测控指挥大厅,当火箭点火起飞的一霎那,她将给所有的测控设备统一发布“跟踪目标”号令。 “5分钟准备!”火箭发控台操作手祝亮接通了自动发射按纽。 “1分钟准备!”“……5、4、3、2、1!”所有参试和参观人员几乎都屏住了呼吸。 “点火!”“起飞!” 巨型“神箭”举着“神舟”四号飞船飞向太空。 这一刻,最紧张的莫过中心测控技术人员。为了完成“583秒”的跟踪测量任务,确保航天员在发射段的生命安全,他们刻苦攻关,不断优化联试程序,针对如何识别和处置火箭、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10余种故障模式,进行了半年多的认真研究,经过多次地面仿真试验,形成了《火箭逃逸、安控实施方案》。但谁也不希望它派上用场。 12秒钟后,火箭拐弯,向东南方向越飞越快,越飞越远。 位于某小点站的工程师尹胜刚操作大型光电望远镜,很快捕获了船箭踪影。 在人们的密切关注下,火箭和飞船最后化作天幕上一颗闪亮的星星,消失在茫茫宇宙。“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二级关机”……中心数十台测控设备紧紧追踪目标,不时传来佳音。583秒,东风中心调度孙建华报出了“船箭分离”这一令人振奋的喜讯,大厅响起一片掌声。 10分钟后,“远望一号”测量船从渤海湾传来了飞船入轨参数,由千百双手托起的“神舟”四号飞船准确飞入了预定轨道。 欢声散尽,一位参与采访了四次无人飞船发射的记者,站在旷野久久不肯离去。他说:“下次飞船发射我还要来,希望那时候离我们的飞天梦能越来越近。” 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回家过年 大屏幕上,“神舟”四号飞船的飞行轨迹在全球陆地和海洋版图的映衬下,正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大屏幕下,数百台终端计算机,整齐排成5个阵列,显示屏上不停跳动着一组组眼花缭乱的数字和图象; 大厅里,各测控站(船)宏亮的报告声此起彼伏; 紧张而又兴奋,北京航天城指控中心,又一次像过节一样———今天是“神舟”四号回家的日子。今天下午,在太空游弋了6天零18小时的“神舟”四号飞船,就将披着巡天540余万公里的征尘从天外归来。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40分,记者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目睹“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在撼天动地的呼啸声中,它成为当天凌晨最亮的一颗星;今晚,我们又要在北京航天城的指控大厅里从大屏幕上再睹它的芳容。我们这些记者不仅是幸运的,而且是幸福的。 记者看到,指控大厅里,各系统专家和技术操作人员正密切注视着屏幕上闪动的各种数据。 18时27分,当环绕地球运行了解107圈的“神舟”四号飞船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对飞船发出了返回指令。紧接着,一道无声的电波飞向了太空。18时28分,轨道舱与返回舱顺利进行了分离,轨道舱仍留在太空完成后续科学实验。 18时29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发出了制动发动机点火的指令。记者从大屏幕上监控显示的数据和三维视景画面可以看到,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返回舱就像一只牵在手中的风筝,在偏航平面内先后两次逆时针转过了90度,建立了返回姿态,制动发动机点火成功,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 随即,从大屏幕上切换出的画面上,记者可以清楚地看到,飞船正常建立了升力式控制再入姿态,并脱离了原来的轨道,正按飞控专家的意愿,奔向祖国的怀抱。 记者紧张得手心攥出了汗。 18时57分,大厅里传来内蒙古主着场洪亮的报告声:“雷达发现目标!”大屏幕上显示着4架直升机正发出嗡嗡地轰鸣声飞向目标区域,地面回收人员也在快速行动。 稍顷,返回舱按照预设程序先后顺利地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乘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飘然而落,于19时20分安全着陆。 大厅里一片欢腾。在欢呼的人群中,记者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默默地取下眼镜,偷偷擦去眼角的泪。他告诉记者:“我就像等自己的孩子一样期待它的返航。它终于平安回来了。” 走出航天城,星斗满天。梦乡中的人们也许不知道,平静的夜空下刚才发生了怎样的不平静。但我们知道,有一颗中国人心目中最亮的星已经回家了。 恍惚间,那首熟悉的萨克斯曲《回家》,仿佛回荡在整个航天城的上空。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