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伊中国人只剩20来个 目前仅有一条逃生路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7日14:43 21世纪环球报道 | ||
本报特约记者 和明 发自北京 2月16日,驻伊拉克的中国大使馆将按照原定计划进行第二批中国人的撤离,此时,所有在伊拉克的中国人仅剩下包括使馆、新华社以及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内的20多人。而中国公司以及其他方面的人员已经全部撤离出伊拉克。 随着伊拉克局势的日趋紧张,国人都非常关心万一战争爆发,在伊拉克的中国人能否安全地撤离,现在中国人的撤离路线是什么呢?而在紧要关头又如何安全地撤离伊拉克呢? 留伊中国人只剩20来个 在伊拉克的中国人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纷纷撤离。近年来活动在伊拉克的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是国内一些公司的人员,而现在他们基本上已经撤离完毕,目前只剩下轩辕集团的一个人,主要是因为出境手续还没有办妥。 据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经商处的官员透露,鉴于最近一段时间的紧张形势,经商处的主要工作就是确保中国公司人员的安全。在去年7月份时,这里还有40多家企业,两百多号人,主要从事电力、机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 作为应急措施,经商处把所有公司划成4个片区,每个片区都有经商处的高级官员专职负责,到了去年12月以后,每个片区的人数要10天一报,万一出现紧急情况,要求能在一个小时之内通知到所有人员。至于经商处本身,由于本月7日已经撤出了第一批人,目前只剩下4名人员,他们也计划在15、16日左右作为使馆第二批撤离人员的组成部分先赴约旦待命。 等到中国驻伊使馆第二批人员撤离之后,留在伊拉克的中国人就只剩下20来个人,主要是包括大使在内的几名使馆留守人员,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的11名人员以及在联合国驻伊机构工作的几名人员,包括参加武器核查的一名导弹专家和一名化学专家。 沙漠中的生命线 打开西亚地图,可以看到与伊拉克接壤的国家分别是:西面是土耳其和叙利亚,北面是伊朗,东边是科威特,南边是沙特和约旦。 从航空路线上来讲:目前伊拉克只开通了巴格达和叙利亚大马士革、约旦安曼的国际航班,但是万一战争爆发,航空路线是不太可能的了。从陆路上来看,科威特就不用提了;伊拉克和伊朗交恶多年,两国的边境早已经关闭;而土耳其的方向必须经过库尔德人自治的北方三省,而且土耳其边境也是美军从北部进攻伊拉克重要战略位置,看来这条路线也不太可能;而伊拉克和叙利亚、沙特、约旦接壤的地方是广阔荒芜的沙漠—一叙利亚沙漠。上世纪70年代,伊拉克在这片沙漠上耗费数十亿美元修建了从巴格达到约旦的高速路。所以这条路也就成为伊拉克对外沟通的一条重要途径。 记者亲历撤离 2月7日清晨《21世纪环球报道》记者从巴格达出发,踏上了作为第一批撤退人员的道路。清晨的巴格达是如此的安静而美丽,但我的眼里只是无奈。出了巴格达,很快就被沙漠给包围了,这条路就成了沙漠中的唯一希望。在平坦荒凉的沙漠上,除了这条公路,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输油管静静地躺在沙漠上,一直延绵到约旦边境。 一路上看到的车辆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外交车辆,只有在路上简陋的加油站里面,我们才看到一些伊拉克人往外走的车子。同时,其实还有不少的物资运输车从约旦方向开过来。中国驻伊大使馆的司机老全,在这条路上已经锻炼了两年多了,对于路上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哪里有加油站,哪里的路边有一个小湖,他都一一清楚。和我们一起撤退的大使夫人在1998年也经历过同样的撤退,也是走丰现在的路线。 这条路有一部分非常的宽阔,据说伊拉克把它用来做战时飞机场的,路本身就可以作为一条完美的跑道。我看见路边铺着一堆堆的硫磺,司机老全说,晚上把硫磺燃烧起来,在空中就可以找到这条路了,这些硫磺一直铺到约旦边境。但万一战争打起来,这条路也会因此成为美国的轰炸目标。 因为我们坐的是外交车辆,很轻松的就出了伊拉克海关,临出去前,司机没有忘记在伊拉克境内把车子的油给加满了,因为油价在约旦的价钱比伊拉克高出十几倍。我们所看到伊拉克的最后一个画面就是萨达姆的巨幅画像,竖立在边境上,而与之相距100米的地方——约旦境内,对立着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的画像。 进入了约旦境内,虽然外部环境安全了,但是我的心情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我心里默默地说:亲爱的伊拉克朋友,祝你们平安。 16日,第二批的中国人就要开始撤退了。如果伊拉克局势继续升温,按照原定计划,第三批中国人将会在25号左右做最后的撤退。一旦战争打响,就连这条“千里生命线”也不能够保证,如果连这条路都没有的话,留在这里的外国人到时就很难安全撤离出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