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35周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8日06:26 人民网 | ||
飞天,中华民族悠悠长梦,寄托着东方古国对浩瀚太空的千载神往。今天,面对地球上人口与资源日趋尖锐的矛盾,人类利用和开发空间资源的脚步越发急迫。 羊年新春,北京西郊航天城,航天人正用一如既往争分夺秒的工作,庆祝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35周年华诞。 在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刚刚遨游太空归来的“神舟”四号飞船静静伫立。它的成功返回,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受住了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飞行试验考验。另一头,同样静静伫立的“神舟”五号飞船旁,科技人员正在细心调试返回舱———正是它,将在苍穹间书写下中华民族载人航天的壮歌。千年飞天长梦,在静穆中如此真切地呈现眼前…… 三十五年顽强拼搏,铸就中国空间事业英雄史诗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这是小平同志对航天事业深远意义的精辟阐述,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35年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中华民族迈开进军太空的步伐。1968年2月20日,作为党和国家开创、发展空间技术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结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宣告成立。分散的空间技术研究力量凝聚成拳,中国航天事业掀开崭新一页。 35年顽强拼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研制发射了52颗人造地球卫星和4艘“神舟”号飞船,创下航天史上许许多多个“中国第一”。一个个永难磨灭的辉煌记忆,一次次直冲云霄的飞天壮举,托起综合国力和民族精神的腾跃,铸就了一部中国空间事业的英雄史诗!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飞向太空。响彻寰宇的《东方红》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宇宙空间;———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冉冉升空;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成功发射; ———1988年9月7日,“风云一号”升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行研制和发射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 肩负民族重托,在首任院长钱学森及孙家栋等中国航天事业元勋的领导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披荆斩棘,艰苦创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施第二代应用卫星航天工程。空间技术研究院打响了全面攻坚战。1997年5月12日,11年苦斗,“东方红三号”成功发射,迄今正常运行近6年,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技术实现新跨越;1997年6月10日,8年奋战,“风云二号”发射升空,我国建成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气象卫星地面站;1999年10月14日,与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成功发射,中国空间技术全面国际合作首开先河;北斗导航卫星、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一系列应用卫星相继升空,我国空间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 1992年,党中央以非凡的胆识作出发展载人航天的战略决策,中国空间事业获得阔步向前的加速器。在戚发韧、袁家军的带领下,研制人员夜以继日,团结奋战,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空间技术研究院一鼓作气,“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研制发射接连告捷,大长民族志气、国威军威! 35年艰苦奋斗,中国空间事业经历了由科学研究、技术试验到工程应用的深刻转变,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定点、宇宙飞船研制技术等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出了一条有限投入下大幅度跨越式发展道路。 35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各类人造卫星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航天器研制所获的2000多项新技术成果,在国民经济众多部门得到移植推广和二次开发应用。集聚高新技术之大成的空间事业,正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力牵动。 连连告捷的飞天奇迹,依托坚固深厚的精神基座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种事业、一个集体,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内核,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焕发出蓬勃生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无疑享有得天独厚的滋养。 翻开院史,钱学森、王希季、孙家栋、杨嘉墀、钱骥,一个个“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名字跃入眼帘。三十五度春秋,“两弹一星”功勋以身许国的深沉情怀,点点滴滴融入一代代航天人的血液。 为了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把祖国空间事业的命运与安全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几代航天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二代应用卫星航天工程实施,“风云二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升空,历经8年奋战。“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的成功更加不易———从“东方红二号”到“东方红三号”,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达上百个!11年潜心埋首、艰苦砥砺,才品尝到胜利的甘甜…… 世纪之交启动的载人航天工程,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出任“神舟”一号副总指挥时,袁家军只有33岁。这是继“两弹一星”后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需要装配数百台套设备、数以千计的导线和几万个电子元器件,任何一个数据出现差错,任何一个元件有了瑕疵,都将直接影响试验的成败。 舱段分离技术、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液体回路热控技术、大型降落伞技术、应急救生技术……没日没夜的攻坚,一系列关键技术相继解密。1996年9月28日,中国航天史上第一艘飞船返回舱成功诞生!类似结构正常加工需18个月,这次仅用10个月。返回舱短线警报一解除,“船老大”袁家军突发高烧,十天不退…… “神舟”二号总指挥、“神舟”三号总指挥、“神舟”四号总指挥……经历无数大仗考验,今天的袁家军,已是研究院年轻的院长。他说,几年磨砺,深刻理解了两个字———成功。 一次成功不能代表下次成功,99.9%的准确率都意味着失败。对航天人来说,成功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万无一失”的挑战和考验。在这种高风险的巨大压力之下,任何个人的荣辱得失都轻如鸿毛,唯一与之抗衡的,是“一切为了祖国”的责任与使命。在空间技术研究院,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成功是硬道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用成功来报效祖国。在这个硬道理面前,奉献与奋斗顺理成章,一丝不苟和分秒不差,成为最基本的要求。 航天人还有一句口头禅:“归零”。科研、管理、后勤,一切追求零缺陷,努力打造严、细、慎、实的质量文化。新一代航天人,正用近乎严苛的缜密与踏实,去编织充满绮丽梦想的事业。1996年以来,在徐福祥院长领导下,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器研制和工程管理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创造了12颗卫星、4艘飞船连续研制、发射成功的佳绩,其中7个型号首发成功! 飞天奇迹,依托于坚固深厚的精神基座。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研究中心和重要基地,空间技术研究院锻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和被江泽民同志誉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作风。一辈辈航天人,在这片沃土中成长成才。 35年来,空间技术研究院共获部级科技进步奖1700多项,国家级成果奖54项,国家科技特等奖4项。35年来,空间技术研究院涌现出11名两院院士、1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3名有重大贡献的部级专家;培养了17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00多名高级技术工人,打造出中国航天事业又一片璀璨星空! 空间技术的壮美前景,筑起民族复兴的信心支柱 2000年前,人类向海洋进军;100年前,人类进入大气层;50年前,人类开始太空之旅。每一次探索,都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在扩大、能力在提高、精神在升华。 跨入新世纪,踏上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中国,格外关注航天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政府一直把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鼓励和支持。我们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极大地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航天事业,争取有所创新。” 1979年,美国宇航局局长来华访问,参观了当年研制卫星的部分实验室和工厂。参观结束,他突然问:“你们领我看的这些东西是真的吗?”美国人无论如何想象不出,眼前简陋的设备和厂房,倒退十年,是怎样把人造卫星送上天的! “十五”期间,我国将研制、发射15类30余颗卫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了其中近30颗卫星及多艘飞船的研制任务。今后5年,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任务量等同于前30年!仅2003年,就将面临“七星一船”的攻坚考验。除了“神舟”五号飞船外,具有国际最高水平的大容量通信卫星也将进入研制的关键时期…… 这是一幅异常壮美的蓝图,机遇和挑战都空前巨大。1月25日,在全院工作会议上,袁家军院长用这样一句话作为动员令:“使命因艰巨而光荣,生命因奋斗而精彩。” 有人说,当年,年轻的共和国在一片废墟上迅速挺立,靠的是两根支柱:一根大庆油田,一根“两弹一星”。新世纪,代表着综合国力与国防实力、集聚了高新技术发展大成的空间事业,必将构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支柱。走过35年奋斗历程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又将开始新的光荣与梦想之旅!(本报记者 胡果) 《人民日报》(2003年02月18日第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