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政协委员为医院暴力把脉 院长缘何被泼硫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9日04:46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镇江市某医院医生被杀、江苏省口腔医院院长被患者家属泼硫酸,南医大二附院的医生被打住 进了医院……近期由医患纠纷引发的医院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也引起了江苏省政协委员的关注。在两会期间,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员会在提案中就提出了关于加强医院治安管理,防止医院暴力的建议。 A 现状:医院暴力触目惊心 据了解,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医患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医患关系应该是和谐健康的。可是近年来,不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屡屡发生的医院暴力事件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医院暴力事件发展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北京医师协会对北京市400多家医院进行过调查,1998至2001年北京市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影响医院正常诊疗秩序事件1567起。湖南省卫生厅统计,从2000年1月至2001年7月,全省发生医疗纠纷1110起,发生围攻医院、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68起,有398名医务人员被打伤,32人致残,在医院陈尸事件179起,医务人员受伤132起。 江苏省内医院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员会成员在对该省内的部分地区调研时发现,该省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就曾发生过镇江市某医院医生被杀、省口腔医院院长被泼硫酸等恶性事件,常州市仅2002年医务人员被殴打、围攻事件就发生了8起。而南京地区的情况也不好,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案件,但患者家属打砸医院、打伤医生护士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医院暴力的频频发生已经对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B 分析:事件发生根源何在 中国农工党江苏省委的副组委肖渡是关于制止医院暴力的提案人,据她调查分析,暴力事件多是由病人或病人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而产生的过激行为,导致了对医务人员的人身伤害。但其中也不乏为获得经济补偿无理纠缠的,抱有这样目的的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的李其君主任则认为,医院暴力的频频发生主要跟社会大环境、医院小环境和个人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医疗跟老百姓的关系最密切,大家也都比较关注,一方面医生收红包、药物暴力等让市民对医院有偏见;另一方面,医院在环境、体制改革的同时,医疗服务方式却没有改变,病人在服务流程中必然存在一些冲突,容易把矛盾转化成社会矛盾,继而引发冲突。当然医院暴力与医生也有一定的关联,大部分的中青年专家都没有学习过医学心理学,不能很好地把握病人的心理,在医疗过程中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都有不妥之处。正是因为病人和医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不同,各自的心理不一样,导致了医院暴力的频频发生。而医院暴力的不断升级,已经对医生产生了影响,一些医生为了避免麻烦,一些不太好开的药,在患者的要求下只能开,在诊疗过程中,以前有1%希望的手术他们付出100%的努力,现在则是有1%可能失败的,就100%的放弃。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室主任,储兆瑞副研究员认为医院暴力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施暴者的素质低下;二是医院不合理的收费制度,药价太高,服务态度又不好;三是现有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只要医患关系存在,就不可避免有医院暴力发生。但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非营利性医院的医患关系肯定会有所缓和,医院暴力也会有所减少。但由于一些营利性医院过于夸大的宣传,必然导致医患纠纷的增加,在将来某个时期,医院暴力可能会在营利性医院表现得比较突出,但也会在市场的调节下逐步减少,进一步走向规范。 C 出路:委员提出解决良策 针对医院暴力的问题,农工党在委员提案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建议,首先执法部门要认真执法,虽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对以医疗事故为由,寻衅滋事、抢夺病历资料,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行为,要依照《刑法》关于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医院暴力发生后,院方大多也及时报警或打“110”求助,但是执法部门常常不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暴力事件发生,所以呼吁执法部门能认真执法。其次,要制定专门法规处理殴打医生的医患纠纷。为妥善处理大肆吵闹、冲击医院,围攻、殴打医务人员等这类问题,建议制定相应的法规,使此类医患纠纷的处理有法可依。并要坚决制止黑恶势力插手医患之间的纠纷,对实施暴力的人员追究责任,对进行不正当报道的媒体及报道者做出相应处罚。对有姑息行为的执法人员要做出严肃处理。同时医患双方都要充分认识到医护工作的特殊性、风险性、局限性以及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医生与患者要依法行医就医。另外,医院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意识,医院最好设立专门部门或专人接受投诉,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诊疗情况和处理纠纷的程序,安装监控装置,组建保安部门,以有效地从内部积极防范暴力事件。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的李其君主任认为,医患双方都要互相理解、互相适应,要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市民要加强对医疗基础知识的了解,医生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学习一些医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本报记者黄苏娟 《江南时报》(2003年02月19日第三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