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驻科威特大使:我和危机好像很有缘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3日10:20 环球时报 | ||
本报赴海湾特派记者胡锡进 宋念申 编者按:随着美伊战争的日益临近,作为美军开赴伊拉克前线的大本营,科威特一时间也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本报赴海湾记者到达科威特时,得知中国驻科威特大使曾序勇即将离任的消息。或许,我们真该为曾大使在海湾危机一触即发时离任而庆幸,但真正和大使交谈后才知道,他似乎真的和危机很有缘。 我们到达科威特时,得知中国驻科威特大使曾序勇即将离任,不约而同产生的想法是:任期届满时碰到海湾危机,这位大使赶得可真是时候。我们哪里知道,曾序勇可是一位处理危机事件的老手了:他的第一次外交经历,就与中印边界战争有关;印度前总理拉·甘地遇刺时,他在北京承担紧急外交措施的安排工作;尼泊尔发生宫廷血案时,他又是当时中国驻尼泊尔的大使。一脸儒者气质的曾序勇自己也说:“好像我和危机特有缘分。” 在周总理指示下,成为我国第一批尼语翻译 曾序勇1942年生于重庆,1960年高中毕业时,外交部到重庆招人,曾序勇被选中去学尼泊尔语。尼泊尔是我周边重要的国家,可碰到重大访问,外交部却没一个尼语翻译,于是周总理亲自指示,要培养一批尼语人才。就这样,18岁的曾序勇收拾起行装,与10多名培训对象一起去了西藏。 曾序勇至今还记得那段艰苦的路程:先由重庆坐车去成都,转道宝鸡、天水,经兰州、峡东,再坐六七天汽车,从青海入藏。一路上住兵站、睡通铺,绕了西部一大圈。为什么要到西藏学尼语呢?因为那时候拉萨有很多尼泊尔人居住、经商,语言环境比北京好,负责教他们的,也是专门从尼泊尔请来的专家。学习持续了4年,寒冷、缺氧及夹生的食物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 曾序勇的第一次外事经历,是1962年参与中印边界反击战后战俘营的工作。印度军队中有不少是尼泊尔雇佣兵,曾序勇主要负责管理俘虏、翻译及讲述我国政策等工作。他还记得,释放俘虏的时候,他和战俘们一起,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步行了3天。1964年正式参加工作后,他又被借调到西藏军区,赴尼参与拉萨到加德满都公路的援建项目。其中有30公里的路程十分艰苦,修了1年多,光工程兵就牺牲了四五位。那段时间,他们睡的是帐篷,砍竹为床,半夜里还被蚂蝗袭击。不过曾序勇觉得这段经历很有意思,不仅锻炼了身体,更磨练了意志。 1965年,曾序勇被派驻到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当上了一名职员。不久“文革”开始,他被下放到江西五七干校劳动,当过3年菜班班长,种了二三十亩地,管二三十号人。曾序勇认为那段历史既是对人的一种锻炼,又是对人的严重浪费,许多出色的外交官被下放农村,无法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才华。“文革”结束后,他又去外交学院学了两年英语,先后做了四任驻尼泊尔外交官、两任驻印度外交官、一任驻科威特外交官。 是惟一参加了尼国王遗体告别仪式的外国大使 曾序勇称自己是个运气很好的人,由于外交工作关系,他给中国四代领导人都做过翻译或接待工作,也与尼泊尔王室许多成员保持着密切联系。曾大使总共接触过4位尼泊尔国王,其中接触时间最长的国王是比兰德拉,最短的则是杀死比兰德拉、时任王储的迪彭德拉,他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3天。 谈到尼泊尔2001年6月1日发生的宫廷血案,曾序勇还记得当时围绕此事进行外交工作的许多细节。惨案发生时,曾序勇时任驻尼大使,任期截止到2001年6月———惨案正是发生在他即将离任的时候。6月2日凌晨3时,一位与上层关系密切的尼泊尔朋友突然打电话给他,说王宫里出事了,包括国王和王后在内的七八个人都被打死了。 得知消息后,曾序勇立即召集使馆人员商讨对策。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消息是否准确。10年前,就曾经有谣言,说王后与国王不和,开枪打死了国王,幸亏使馆及时证实消息不确实,才避免误传国内。这次事件又发生在半夜,如果打电话询问尼泊尔高官,万一事情不实,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和反感。于是,曾大使委托武官处的同志四处打听,得到的信息是,尼泊尔军队的一二把手此时都不在家———这时大家心里已有了七八分底。然后,曾序勇才给前首相打了电话,证实了消息的可靠性。 接下来的外交问题更棘手:首先,使馆要判断这一事件是否会引发动乱?其次,从礼宾上说,到底发不发唁电?由谁来发?发给谁?这本来不应该是个问题,国家元首在任内亡故,外国元首应发唁电给继任者。但尼泊尔国王的继任者恰恰是血案的制造者,从法律上说, 他就是继任的国王,但于情理上又不合适,且他本人也处在生命垂危的状态。后来,使馆建议国内,以江泽民主席发表谈话的方式表示悼念。 尼王室信仰印度教,人死后一天内就要火化。由于时间短,尼官方没有逐一通知各国使馆参加葬礼,只在尼泊尔电视台里预告了葬礼的消息。曾序勇因为学的是尼语,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通知,结果他成了惟一一位参加比兰德拉国王遗体告别仪式的外国大使。 尼泊尔需要我们援助,科威特则援助我们 由一名非阿拉伯语专业出身的干部担任驻阿拉伯国家的大使,是外交部的一个新尝试,也是曾序勇的一次新尝试。就任中国驻科威特大使后,曾序勇觉得中东和南亚虽然有很大差异,在两国的外交工作也各有侧重,但基本任务是一样的:都要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两国政治上的合作,推动政府高层互访等等。 中国和科威特的合作还具有更深层的战略意义。科威特是石油大国,储量居世界第四。而我国的能源则需大量进口,从长远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需求还将大幅度增加。据了解,仅去年一年,我国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约有4000万到5000万吨,其中150万吨来自科威特,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和科威特之间的石油合作大有潜力可挖。 科威特同时又是一个小国,其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在相当程度上需要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的支持和帮助,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所以科威特非常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也很尊重和关注中国在国际社会发出的声音。比如记者这几天在采访中,不少科威特人都问,中国对伊拉克危机的态度怎样,会不会行使否决权等。 曾序勇觉得从尼泊尔到科威特,反差很大:尼泊尔是欠发达国家,中国援助尼泊尔的项目有20多个,尼从经济上需要中国大力帮助;而科威特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我们需要引进科威特的资金,需要对方的援助。实际上,科威特也是海湾国家中对中国援助最多的国家,从1982年起,科方共向中国提供了6亿美元的贷款。曾序勇到任后,继续在这方面创造机会。2002年科又向中国提供了第七笔贷款,援建四川九寨沟机场、陕西玉林到靖边的高速公路等,总额达1.3亿美元。 除了援助项目外,吸引科威特人去中国投资也是一个重要工作。科威特除了石油收入外,另一项收入就是对外投资。科威特的海外投资主要在股票、债券和房地产方面,原先集中在欧美地区,这两年由于世界经济发展总体减缓,科威特的投资也趋向多元化。据了解,科威特目前对中国股市的投资就在14亿美元以上。 曾序勇还多方面鼓励科威特商人去中国投资。去年12月在阿联酋举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国—中东贸易洽谈会,结果科威特商人在参加人数中占第二位。曾大使还透露说,科威特的大商人正在筹建中国贸易中心,为两国的经贸往来提供各种服务。 使馆人员都会坚守科威特,保护中国侨民的安全 曾序勇在科威特的最后一段日子,注定不会很轻松。在目前的局势下,陆续有外国侨民撤离科威特,而包括他在内的中国使馆所有人员都将坚守岗位,正常工作。同时,由于在科的中国公民大都选择留在科威特,他还必须承担起这1000多人的安全保障问题。 谈到一生的外交经历,曾大使感慨万千,他说外交工作是个重要而受人尊敬的工作,虽然在他们那个年代,很多人是由组织安排干上外交的,但他确实觉得外交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工作,非常重要。“我对自己几十年来为国家尽了力而感到欣慰”。 说到是否有遗憾,曾大使觉得,有两个人让他有歉疚之感。一个是他的妻子赵美茹。作为外交官夫人,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长期陪同在外。“她经常随我参加外事活动,也协助做些使馆内部工作,但她作为大使夫人,不能随便出去交往,生活难免单调些。”另一个人是女儿,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曾大使长期在国外,女儿的学习和生活无法亲自照管。“尽管是外交事业的需要,但我对她们是有歉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