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权保持沉默 三问“辽宁海城豆奶事件”(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6日09:30 新华网 | ||
4月9日,在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小学生刘奕男的母亲正在介绍自己孩子饮用豆奶后的一系列反应。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你无权保持沉默——辽宁海城豆奶事件追踪之三 “新华视点”记者陈芸 朱玉 陈光明 杨成军 海城的空气里弥漫着不信任,随着豆奶事件引发近一个月谜团未解而与日俱增。 不信任的对象是政府官员,甚至波及媒体记者。在我们到达海城后,几乎每天的采访都可以听到这样的话:“你们记者被收买了,政府到底给了你们几十万?”我们唯有苦笑。 政府官员也知道这种源自老百姓的不信任。一位鞍山市的政府领导俯在记者耳边说了一句:“在这次豆奶事件上,老百姓不信任政府了。” 在一次几乎涉及到海城市家家户户的社会事件中,找出引起豆奶事件的根源,这一能力唯有政府方可具有。换言之,百姓必须依靠政府才能得到事件的圆满解决。但是现在,他们对本该寄予极大信任的政府产生了怀疑。 第一时间的作为 一个百万人口的县级市,出现了波及几千名孩子的突发事件,无论如何不能算是小事。但这件在国内也算得上是大事的风波发生后的20多天后竟还未平息,更有甚者,竟然连原因都未能明确定位,其中必有蹊跷。我们进行了大量调查后,在得到的有限资料中,理出了两级政府向上报告此事的时间表: 3月19日下午3时,鞍山市卫生监督所接到了海城市卫生监督所的报告,称海城市兴海区铁西小学40人因饮用学生豆奶而发生集体中毒,正在广济医院接受治疗。此刻,距铁西小学二年级一班第一个学生捧腹称痛之后约4小时。 在这4个多小时里,铁西小学的4个学生第一批被送往医院,医院要化验诊断其不适与饮下的豆奶可能相关;在其后饮用豆奶的学生被陆续送抵医院后,医院引发了此事可能是成规模的食物中毒的警惕,从而上报海城市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后者派出人员到场明确医院所言是实,并了解各医院、学校情况后上报…… 当天,海城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领导赶到医院探望就诊学生,部署相关工作;夜里,鞍山市卫生局闻风出动,派人前往海城调查,两级卫生防疫站分别对剩余的豆奶进行检测分析;另一路人马鞍山市工商局也星夜直奔生产豆奶的鞍山宝润乳业有限公司,检查企业的生产资格及其它。由于无法认证鞍山市政府电话上报省里的时间,我们得到了鞍山市政府为豆奶事件上报省人民政府的第一份文件。这份文件把豆奶事件最初的发生始末已调查陈列清楚,并附有处理意见,这份正式文件成文并上报时间为3月21日。此时的海城已有800多人次的学生到医院就诊,19日夜间本已趋于平静的医院门诊,在20日上午出现明显反弹。 有一件事情是我们不能理解的。直至4月7日,辽宁省卫生厅才将此事上报卫生部求援,迟迟不上报的理由是没有找到食物中毒的根据,故无法按照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规定的程序和时间上报。但即使是不明原因的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也应因其涉及面广大、在自已没有找到原因的情况下及时上报请求更高一级的专家来鉴定评判。 对上有声对下无言 在豆奶事件中,海城市以至鞍山市政府对上的渠道似乎是畅通的,但对下的信息则滞涩甚至闭塞,没有人正式出面告诉老百姓发生了什么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这至少是导致群众愤愤难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接受采访的一位姓董的家长自称是了解全面情况,但我们发现,这位在家长中颇有威望的人了解的,也只是家长和孩子一方的情况,至于对豆奶事件政府如何作为,调查已进展到何处,并不知情。 甚至直到家长们作出堵塞道路等过激举动后的4月4日下午,政府才以信访办的名义,第一次与上千名家长对话。这时已是事件发生的17天后。 对话令家长们失望,原因是它还是没有回答家长们的问题。对话会上出示的专家第二次鉴定结果为致病因质不明的食物中毒,坐在台上的政府官员又不能明示什么叫致病因质不明,台下的家长们炸了窝,“敢情不是你们的孩子,你们当然不急!” 董姓家长说:“我们论分论秒地救孩子,他们慢慢腾腾!” 在对话会召开的当天上午,曾饮用豆奶的小学生李洋原因不详的死讯传出。家长们怕啊,谁不怕不明原因的病毒夺孩子生命于随时!家长们也说不清自己的孩子哪里不舒服,每个孩子不适的症状也各不相同,父母们只有一边带孩子拚命做各种检查,一边向政府要说法,直至记者发稿时,要一个明确答案仍然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声。结论当然要靠专家作出,但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鞍山和海城政府却没有让老百姓知道产生答案过程的意思。从现在掌握的资料看,我们不能给他们下一个不重视豆奶事件的定论,但他们的工作更多的表现只是不停地开各种会议,以会议落实会议,在最需知情的老百姓那里,却看不到干部的身影,听不到有效的信息。 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确定了“包保责任制”后。这项责任制要求,海城市政府市级领导班子包8所出事的学校,1 40名局级干部包115个班,科级干部包重患学生,一般干部包一至两名身体有不适反应的学生,主要进行安抚和稳定人心的工作。 但此时,老百姓的信任感在等待中一天天弱了下去,同时,市面上各种传言四起。董姓家长说,时间拖得越长,大家对政府的信任度越低,最后拖得什么都不信了。 媒体遭遇尴尬 海城市的一位领导说:“我们不愿让报道,事情也没有那么严重。”领导的态度决定了从鞍山到海城,宣传部门对于蜂涌而至的各家媒体采用一种共同的态度:热情接待,婉言谢绝,最好不报道。 有媒体把这次采访报道豆奶事件比作“捉迷藏”,想找领导接受采访几乎变成了梦想。4月14日,与家长的见面会明令不许记者参加,哪怕是已经进了会场的记者,也被火眼金睛地“挖掘”出来;明明是政府的情况说明会,却拒绝回答记者的提问;在如此的特殊时期,记者的采访却要反复打报告,采访的巨大难度,使得许多媒体知难而退,在采访了一半后愤然而去。 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完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但意外事件的发生,却可以完全显现出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对公众种种权利的尊重程度。今天,在海城市政府大院办公楼前的圆形草坪旁,仍然静静地坐满了急于知晓豆奶事件实情的家长,她们大多是些年轻的母亲。>>阅读全文 风中之烛——辽宁海城豆奶事件追踪之二 鞍山宝润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墙上,过去张贴的企业宗旨还在:未来的事业,天大的责任。这一标语与现在业已停产的、冷冷清清的企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近一个月来,这个曾被认为大有希望的企业,被自己生产的豆奶引起的巨大风波陷入了绝境,2000多名学生饮用豆奶出现不良反应的天大责任,现在就压在企业的肩上。>>阅读全文 为什么迟迟没有答案?---辽宁海城豆奶事件追踪之一 等待是令人烦恼的,尤其是在等待与生命健康有关的答案时。 答案就是辽宁海城豆奶事件的引发原因,这个将由国家最权威专家作出的鉴定结论将决定着这场由一袋学生豆奶引出的巨大风波,最后的定性是食物中毒事件还是不良反应,结论也将回答学生们因服用豆奶造成的不适是否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身体健康。紧锣密鼓工作的卫生部专家将在几天内拿出这个答案。 等待这个答案的人群众多,它涉及辽宁省海城市的2000多名学生及其家长,涉及到辽宁省、海城市的上级鞍山市,及海城市本地的政府官员;当然还有关注这个事件的庞大社会人群。 所有的人已经为答案等待了29天。 两个相反的鉴定结论 自从饮用豆奶的第一批学生被送入医院,家长们便发出质问:致病的原因是什么? 几天后,鞍山市和海城市两级专家作出最初的结论:定论食物中毒及致病物质不明的食物中毒证据不足,中毒之说不成立。放在记者桌上、他们已形成文字的理由是:病人的反应不具有目前所掌握的食物中毒特有的中毒表现;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也没有为食物中毒一说提供支持,厂家同批产品除供应海城市外还供应台安县、鞍山市立山区、铁西区等27所中小学,未发现一例类似反应;病案的资料不够客观等等。 这个结果没有大范围公开向家长们宣布。但在不大的海城市,专家们结论还是在家长中私下传开,并遭到质疑:“不是食物中毒?那我们孩子怎么那么难受?” 事实上,在第一次专家结论中,专家们的结论也并不统一。一位海城市的卫生防疫人员曾提出,现场提供的未食用包装奶4袋,食用后的残袋4个,及学生的呕吐物、粪便等样本过少,给实验室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政府部门也觉得如此大规模的豆奶不良反应,仅凭地市两级专家定论未免有些交待不过去,于是再次上请省里的专家,请他们来拍板定论。 4月2日,包括省地市三级共10名专家共同的结论得出。多数专家认为此次食物反应是一起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虽然与饮用豆奶有关,但不能确认为食物中毒,最后少数服从多数:海城豆奶事件是一起致病因质不明的食物中毒。 这份采用医学专业术语的所谓“致病因质不明”的结论及上一次的鉴定结论几乎是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它带给了鞍山和海城两级政府极大的难堪。 向卫生部求援 因为此前对翘首以待的家长们有承诺——政府将在有专家第二次鉴定结果后立即公布,4月4日下午3时,政府官员不得不拿着这份连自己也不太明白的鉴定结论上了台,台下是睁大眼睛的过千名家长。 匆忙念过结论,愤怒的家长们马上向台上扔上来一堆连珠炮似的问题:什么叫致病因质不明?是什么引起中毒的都没有找出来叫什么结论?有没有后遗症? 对这些并不过分的问题,政府官员们确实回答不出。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