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采访几位北京非典康复者 SARS并不那么可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6日14:46 北京日报 | ||||
记者李学梅 继3月初北京收治第一例输入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后,截止到5月5日10时,本市共有135位“非典”病人相继康复出院。这些康复者回到家中在做什么?周围的亲朋好友、同事邻居怎样看待他们?在亲身经历了非典之后他们自己又是怎样认识这种疾病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拨通了几位康复者的电话。 “我得赶紧把落下的功课补上” 20岁的小石是4月17日出院的,由于在病床上躺了二十多天,刚出院时小石觉得自己身体还有些虚,多走几步路都会冒虚汗。但是经过半个月的调整,小伙子的体能恢复了不少。现在他每天都要在小区内散步。他的主管医生说他可以上学了。刚上大一的小石现在趁着休假正在家抓紧看书,把耽误了一个月的功课补上。 朱先生从地坛医院出院两个星期了,每天还遵医嘱服用一些激素类药物。这次患非典,让他成了半个非典专家。在电话中他告诉记者,非典虽然传染性强,但并不是那么可怕,和他一起住院的几位患者都陆续出院了,说明即使感染了非典,绝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治愈的。他认为预防非典最重要的就是锻炼身体,提高体能,不能太劳累。 一旁,朱先生的夫人接过话茬儿。电话中她声音洪亮。因为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她的肺部损伤比较轻。与丈夫几乎同时出院的她认为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与生病前没什么两样。出院那天,她一口气走了两站地。 “邻居主动和我打招呼” 李琪是地坛医院高干病房的一名护士。今年不满26岁的她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连创三个“第一”:第一批进入非典病房,第一个被确诊感染,第一个康复出院。或许由于自己是学护理专业的,又在传染病院工作了将近7年,所以李琪说:“自己在患病的过程中,从来就没有害怕过。”回想起此次得病到康复的经历,李琪说保持开朗健康的心态格外重要。 拿着去年自己的婚纱照,李琪笑着说:“由于使用了激素,现在比过去胖了不少。”爸爸妈妈和丈夫给李琪定下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体力。 李琪从4月28日出院至今一直尽量减少外出。现在,李琪每天在家看看书,看看新闻,随时关注着SARS疫情的发展。让她特别感动的是,周围的邻居都知道她刚刚病愈出院,但是没有人歧视或是嫌弃她,每次见面,邻居们都会主动跟她打招呼,热情地询问她身体恢复得怎么样。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重返一线” “我能恢复得这么好,是因为我对医生有信心。”4月30日康复出院的地坛医院护士罗颖昨天告诉记者,能否战胜疾病,能否尽快康复,心态调节最重要。考虑到家中有老人,康复后的罗颖在医院的安排下住进了附近的一家宾馆。“我现在还感觉比较虚,运动量不能太大,但已经没有任何不适了。”因为连续高烧对体力消耗很大,现在罗颖每天都会有针对性地多补充一些高蛋白食品和维生素。 现在罗颖最想告诉社会的就是:SARS并没有人们想像中的那么可怕。她现在最想念的是那些仍在一线忙碌的同事,最想做的事是尽快返回到工作岗位。 和罗颖有同样想法的是朝阳医院的护士张锦。张锦也是首批康复出院的医护人员中的一个,虽然现在她的体能还有待进一步恢复,但她说自己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状态,尽快回医院工作,重新战斗在防治非典的最前线。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