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专利变数影响SARS战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6日13:57 三联生活周刊 | ||||
肆虐28个国家的SARS阴影仍未消散,这场瘟疫为医药业带来的商业前景却愈发引人关注。5月6日的《华尔街日报》披露,几家最先取得SARS病毒研究成果的机构正在向美国有关部门申请专利,这里面包括最先完成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排序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最先发现SARS冠状病毒的香港大学 记者◎邱海旭 SARS专利—正被履行的行业规则 5月8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关主任曾良伦先生,曾良伦说,由于这些申报的成果涉及SARS病毒最基础的研究,因此对已经和即将开发出的绝大多数SARS诊断试剂、药物和疫苗,专利所有者都将享有受益权。 4月12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所率先宣布绘制成功SARS病毒基因图谱,在收获全世界赞赏目光的同时,研究小组核心人员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专利的申请工作。该所女发言人苏珊·奥瑞丽博士称:“我们申请专利的首要目的是保证所有科学家和制药公司能够自由地利用这些成果,防止某些机构出于赢利目的对研究成果实行垄断。”不过她并不否认专利权将让该所得到丰厚收益,奥瑞丽表示,这早已是一个行业规则,他们计划将专利收益的50%继续用于研究工作,另外50%则支付给研究者个人。 曾良伦承认香港大学也在申请针对SARS病毒的研究专利,不过他表示在专利申请获得核准之前,港大不会透露更具体的信息。3月23日,由Malik Peiris博士率领的香港大学研究小组第一次在显微镜下观测到一种冠状病毒,并确认它就是引发SARS症状的元凶。曾良伦称港大并未在第一时间考虑申请专利,“我们将病毒培养出来后立即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协调,将病毒毒株分发到全球其他研究机构,里面只附带一份分享协议,即要求若将研究成果用于商业用途,必须征得港大同意。”按照香港大学的解释,他们是在得知其他研究机构正在申请专利后才决定采取同样行动的,之前Peiris博士曾经表示,如果其他机构不申请专利,香港大学也不会申请。对于这种“人不动则我不动”的姿态,曾良伦解释说:“港大的出发点始终是研究第一,商业化放到后面考虑。但是研究成果商业化是个必然过程,如果专利都被别人拿到,港大到时就会比较被动。” 尽管中国是遭SARS蹂躏最严重的地区,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国外研究机构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SARS专利。不过据有关人士透露,国内研究机构和制药厂提出的申请已经不少,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主页上,也在醒目位置列举了《专利法》中可以被SARS专利申请案引用的条款。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在4月16日下午4时5分成功破译出4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仅比加、美两国研究机构落后两天,4月19日,该所研制成功临床检验试剂盒。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书记陈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他们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4种检验试剂盒的专利申请,并将很快申请基因排序的专利。 潜在而模糊的商业依据 围绕SARS病毒的专利申请已经在医学界引发争议,分歧的焦点是从大规模传染病中寻求商业利润是否道德,以及发现病毒和绘出基因图谱是否值得申请专利。首先破解SARS病毒基因密码的加拿大研究小组负责人马可·马拉(Marco Marra)公开拒绝在专利申请书中列入自己的名字,因为他相信基因测序研究不算真正的发明,不应列入专利范围。不过很多专家也表示,SARS流行为医药界带来商业机会是个不争的事实,与其过分强调道德因素,不如合理利用商业激励,促进抗SARS药物的研发。陈浩说:“SARS背后的潜在市场是各大研究机构争相申请专利的主要原因,这样做合理合法,研究人员的劳动成果也不应该让制药公司白白占有。” 尽管目前讨论市场问题多少显得不合时宜,但很多迹象已经显示,与SARS有关的医药市场正在加速脉动。法国里昂证券4月17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将中国医药股列在重点推荐股种的第二位,巴黎百富勤传给《三联生活周刊》的一份研究报告则称,医药行业无疑是这场灾难最大的受益者,尤其是中药企业和生产预防性药物和医疗用品的公司。不过报告也指出,如果今后三四个月SARS能被有效控制甚至消灭,那么制药企业得到的利益就将极为有限。 香港大学曾良伦认为,SARS背后真正的市场应当是SARS疫苗,因为就目前情况看,所有缓解和治疗SARS病症的药物都不能彻底消灭SARS病毒,而SARS病毒全基因组排序的结果也显示,这种病毒并非先前认为的一种已知冠状病毒的变种,而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它所具有的强变异特征非常类似于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这似乎也预示人类与SARS的斗争很可能是一个长期过程。曾良伦说:“如果SARS像流感那样具有复发的特征,那么就必须根据各种变种研发出疫苗进行防治,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的市场会很大。”曾良伦接着强调,人类对SARS的认识仍很模糊,并不能排除此次疫情过后SARS病毒从此销声匿迹的可能,因此所谓的SARS疫苗市场也只是个潜在概念。 曾良伦透露,香港大学正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和内地研究机构合作,全力开发SARS疫苗,并且“一两年内就能拿出成果”。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国内研究机构必须抛开商业考虑,全力以赴投入SARS药物和疫苗的研发。与此相对照,国际制药巨头们在这场危机中的表现就比较微妙。葛兰素史克公司(中国)处方药部治疗领域经理马赛告诉记者,迄今为止他并未听说该公司启动任何SARS药物研发计划。此外综合媒体公布的消息,排名世界第一的辉瑞公司似乎也对SARS“视而不见”,SARS病毒的“难以捉摸”和由此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是它们选择观望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另一些公司则决定在SARS上“压宝”,默沙东(中国)公司治疗领域总监屈婉文告诉记者:“当引发SARS的病原体刚被确认为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时,美国默克公司(默沙东)就制定了疫苗研制计划。”屈婉文表示,疫苗的发现和研制需要相当长过程,默沙东正处于这个计划的开始阶段。投入SARS战役的医药巨头还包括雅培制药、罗氏、Aventis SA等,这些巨头的进入必将极大提升SARS医药市场,它们的研发项目必须使用和借鉴先前各个研究机构的成果,因此将基因排序等成果申请专利便具有了市场回报的最大可能性。 争分夺秒,中国来不及考虑 由SARS引发的专利之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类与艾滋病作战的前车之鉴,被几千项专利层层垒高的药品价格一方面让制药公司和研发机构收获滚滚利润,另一方面也造成发展中国家成千上万的患者无力享受这些研究成果。目前存在的担心集中于两方面,一个是国外研究机构获得专利后会不会提高国内SARS药物的开发成本,另一个是SARS爆发初期,各国研究机构曾在WHO协调下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因此才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成果,现在这种合作会不会受到商业利益的掣肘。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陈凯先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期内SARS专利之争不会给国内药物研发带来障碍。陈凯先说:“上海药物研究所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已有药物和研发新药。我们的研究肯定要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但现在是争分夺秒阶段,还来不及考虑专利的影响。”至于国内研究机构申请的专利,陈凯先称,“在一个系统内,容易协商解决。”陈凯先同时告诉记者,上海药物研究所并不排斥专利保护。“我们现在的研究成果将来肯定也要申请专利,如果研究出新化合物,那就申请新药专利,如果证明一种现有药物对SARS有效,那么就申请用途专利。” 香港大学曾良伦认为,在研究层面专利的影响不会很大,“我们研究疫苗肯定会用到基因图谱,这些图谱内地和香港都有,美、加的基因图谱是有些不同,但差异不大,并非一定要参考他们的成果。至于病毒毒株,内地和香港提供的毒株足够做研究”。但曾良伦也承认,大家通力合作的效果自然更好,不过一旦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专利引发的矛盾便会接踵而至。“有了专利,研究机构之间很多事情就需要谈判,不一定是谈钱,但一些限定条件谈起来也很麻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药界专家对记者说:“从长远看,专利对于推动新药研发是有好处的,但是短期内却会提高研发成本,甚至阻碍新药的尽快推广,这种矛盾在疫病流行阶段尤为尖锐。按照中国目前的情况,最好的选择就是对专利‘视而不见’。” 专利变数影响SARS战争?肆虐28个国家的SARS阴影仍未消散,这场瘟疫为医药业带来的商业前景却愈发引人关注。5月6日的《华尔街日报》披露,几家最先取得SARS病毒研究成果的机构正在向美国有关部门申请专利,这里面包括最先完成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排序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最先发现SARS冠状病毒的香港大学 记者◎邱海旭SARS专利—正被履行的行业规则5月8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关主任曾良伦先生,曾良伦说,由于这些申报的成果涉及SARS病毒最基础的研究,因此对已经和即将开发出的绝大多数SARS诊断试剂、药物和疫苗,专利所有者都将享有受益权。4月12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所率先宣布绘制成功SARS病毒基因图谱,在收获全世界赞赏目光的同时,研究小组核心人员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专利的申请工作。该所女发言人苏珊·奥瑞丽博士称:“我们申请专利的首要目的是保证所有科学家和制药公司能够自由地利用这些成果,防止某些机构出于赢利目的对研究成果实行垄断。”不过她并不否认专利权将让该所得到丰厚收益,奥瑞丽表示,这早已是一个行业规则,他们计划将专利收益的50%继续用于研究工作,另外50%则支付给研究者个人。曾良伦承认香港大学也在申请针对SARS病毒的研究专利,不过他表示在专利申请获得核准之前,港大不会透露更具体的信息。3月23日,由Malik Peiris博士率领的香港大学研究小组第一次在显微镜下观测到一种冠状病毒,并确认它就是引发SARS症状的元凶。曾良伦称港大并未在第一时间考虑申请专利,“我们将病毒培养出来后立即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协调,将病毒毒株分发到全球其他研究机构,里面只附带一份分享协议,即要求若将研究成果用于商业用途,必须征得港大同意。”按照香港大学的解释,他们是在得知其他研究机构正在申请专利后才决定采取同样行动的,之前Peiris博士曾经表示,如果其他机构不申请专利,香港大学也不会申请。对于这种“人不动则我不动”的姿态,曾良伦解释说:“港大的出发点始终是研究第一,商业化放到后面考虑。但是研究成果商业化是个必然过程,如果专利都被别人拿到,港大到时就会比较被动。”尽管中国是遭SARS蹂躏最严重的地区,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国外研究机构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SARS专利。不过据有关人士透露,国内研究机构和制药厂提出的申请已经不少,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主页上,也在醒目位置列举了《专利法》中可以被SARS专利申请案引用的条款。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在4月16日下午4时5分成功破译出4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仅比加、美两国研究机构落后两天,4月19日,该所研制成功临床检验试剂盒。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书记陈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他们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4种检验试剂盒的专利申请,并将很快申请基因排序的专利。潜在而模糊的商业依据围绕SARS病毒的专利申请已经在医学界引发争议,分歧的焦点是从大规模传染病中寻求商业利润是否道德,以及发现病毒和绘出基因图谱是否值得申请专利。首先破解SARS病毒基因密码的加拿大研究小组负责人马可·马拉(Marco Marra)公开拒绝在专利申请书中列入自己的名字,因为他相信基因测序研究不算真正的发明,不应列入专利范围。不过很多专家也表示,SARS流行为医药界带来商业机会是个不争的事实,与其过分强调道德因素,不如合理利用商业激励,促进抗SARS药物的研发。陈浩说:“SARS背后的潜在市场是各大研究机构争相申请专利的主要原因,这样做合理合法,研究人员的劳动成果也不应该让制药公司白白占有。”尽管目前讨论市场问题多少显得不合时宜,但很多迹象已经显示,与SARS有关的医药市场正在加速脉动。法国里昂证券4月17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将中国医药股列在重点推荐股种的第二位,巴黎百富勤传给《三联生活周刊》的一份研究报告则称,医药行业无疑是这场灾难最大的受益者,尤其是中药企业和生产预防性药物和医疗用品的公司。不过报告也指出,如果今后三四个月SARS能被有效控制甚至消灭,那么制药企业得到的利益就将极为有限。香港大学曾良伦认为,SARS背后真正的市场应当是SARS疫苗,因为就目前情况看,所有缓解和治疗SARS病症的药物都不能彻底消灭SARS病毒,而SARS病毒全基因组排序的结果也显示,这种病毒并非先前认为的一种已知冠状病毒的变种,而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它所具有的强变异特征非常类似于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这似乎也预示人类与SARS的斗争很可能是一个长期过程。曾良伦说:“如果SARS像流感那样具有复发的特征,那么就必须根据各种变种研发出疫苗进行防治,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的市场会很大。”曾良伦接着强调,人类对SARS的认识仍很模糊,并不能排除此次疫情过后SARS病毒从此销声匿迹的可能,因此所谓的SARS疫苗市场也只是个潜在概念。曾良伦透露,香港大学正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和内地研究机构合作,全力开发SARS疫苗,并且“一两年内就能拿出成果”。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国内研究机构必须抛开商业考虑,全力以赴投入SARS药物和疫苗的研发。与此相对照,国际制药巨头们在这场危机中的表现就比较微妙。葛兰素史克公司(中国)处方药部治疗领域经理马赛告诉记者,迄今为止他并未听说该公司启动任何SARS药物研发计划。此外综合媒体公布的消息,排名世界第一的辉瑞公司似乎也对SARS“视而不见”,SARS病毒的“难以捉摸”和由此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是它们选择观望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另一些公司则决定在SARS上“压宝”,默沙东(中国)公司治疗领域总监屈婉文告诉记者:“当引发SARS的病原体刚被确认为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时,美国默克公司(默沙东)就制定了疫苗研制计划。”屈婉文表示,疫苗的发现和研制需要相当长过程,默沙东正处于这个计划的开始阶段。投入SARS战役的医药巨头还包括雅培制药、罗氏、Aventis SA等,这些巨头的进入必将极大提升SARS医药市场,它们的研发项目必须使用和借鉴先前各个研究机构的成果,因此将基因排序等成果申请专利便具有了市场回报的最大可能性。争分夺秒,中国来不及考虑由SARS引发的专利之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类与艾滋病作战的前车之鉴,被几千项专利层层垒高的药品价格一方面让制药公司和研发机构收获滚滚利润,另一方面也造成发展中国家成千上万的患者无力享受这些研究成果。目前存在的担心集中于两方面,一个是国外研究机构获得专利后会不会提高国内SARS药物的开发成本,另一个是SARS爆发初期,各国研究机构曾在WHO协调下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因此才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成果,现在这种合作会不会受到商业利益的掣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陈凯先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期内SARS专利之争不会给国内药物研发带来障碍。陈凯先说:“上海药物研究所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已有药物和研发新药。我们的研究肯定要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但现在是争分夺秒阶段,还来不及考虑专利的影响。”至于国内研究机构申请的专利,陈凯先称,“在一个系统内,容易协商解决。”陈凯先同时告诉记者,上海药物研究所并不排斥专利保护。“我们现在的研究成果将来肯定也要申请专利,如果研究出新化合物,那就申请新药专利,如果证明一种现有药物对SARS有效,那么就申请用途专利。”香港大学曾良伦认为,在研究层面专利的影响不会很大,“我们研究疫苗肯定会用到基因图谱,这些图谱内地和香港都有,美、加的基因图谱是有些不同,但差异不大,并非一定要参考他们的成果。至于病毒毒株,内地和香港提供的毒株足够做研究”。但曾良伦也承认,大家通力合作的效果自然更好,不过一旦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专利引发的矛盾便会接踵而至。“有了专利,研究机构之间很多事情就需要谈判,不一定是谈钱,但一些限定条件谈起来也很麻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药界专家对记者说:“从长远看,专利对于推动新药研发是有好处的,但是短期内却会提高研发成本,甚至阻碍新药的尽快推广,这种矛盾在疫病流行阶段尤为尖锐。按照中国目前的情况,最好的选择就是对专利‘视而不见’。”-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