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四号专题 > 正文

瞭望:中国航天直面挑战 未来有何发展战略?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3日15:1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3日电 最新出版的《瞭望》周刊刊载中国航天界两位重要人士的文章,介绍了中国航天界面对的严峻挑战、中国航天界核心技术支撑所在、多元化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中国航天运载技术发展战略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在《中国探索多元化航天发展之路》一文中指出,面对多种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航天界以变应变,力求在国际航天市场上站稳脚跟,谋
求多元化新发展。

  自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中国的长征火箭将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以来,中国成功发射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并为国外用户提供了5次搭载服务。1990年至1998年占领国际市场份额的7%~9%,成为国际市场的有益补充。中国在对外发射服务中展示了中国长征火箭的高可靠性与高安全性。

  然而,文章指出,由于世界第一卫星制造大国美国以种种借口限制中国航天国际商业活动,截至目前,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APR-3卫星、韩国星、意大利星的发射服务合同已被终止;中星8号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也面临被终止,从而导致中国的对外发射服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的16年间,美国政府曾4次以各种借口对中国发射服务实施制裁,禁止使用长征火箭发射美制卫星和采用了美国零部件的卫星。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国航天业如何调整方向、制定应对战略,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张庆伟的文章说,中国航天科技界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支撑,继续坚持开拓国际发射市场,开辟国际商业航天领域的新天地。

  核心技术支撑之一:大容量通信卫星

  中国的卫星制造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无法在国际市场中对中国运载火箭予以支持。国际市场上的卫星寿命在延长,卫星平台电源功率、有效载荷功率在加大,对地观测卫星分辨率在提高。虽然近几年中国参加了有关项目的投标,但没有实现卫星整星出口和向国际用户提供卫星在轨交付的目标。

  信息时代为全球商业卫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尤其是广播通信卫星的地位更加突出。发展广播通信卫星并推向国际市场,是中国卫星国际化的一个切入点。近年来,中国已批准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研制的立项,并建设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研究中心。

  中国新一代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达到了当今国际同类通信卫星平台的水平。目前,鑫诺二号卫星已成为大平台的首颗卫星,预计将于2005年发射。“十五”期间,中国有望实现中国新一代大容量通信广播卫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

  核心技术支撑之二:新一代运载火箭

  为了应对航天发射市场的激烈竞争,主要航天大国不断改进现有火箭的同时,都在大力研制新一代的商用运载火箭。如:欧洲的阿里亚娜—5(发射成功率为93%),美国的德尔塔4M(发射成功率为94%),俄罗斯的质子号(发射成功率为93%)等大型运载火箭。新型主流运载火箭按高可靠、低成本的要求,采用大直径、少级数、无毒无污染推进剂,按模块化、用多途设计,运载能力覆盖范围大,可以适应不同重量有效载荷和不同轨道发射任务的要求。

  受小卫星发射需求的牵引,各国也在积极发展新一代经济、灵活的小型运载火箭。

  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有进入国际市场的既有优势,已形成一个完备的系列,基本可以满足各种应用卫星发射的需要,并以技术含量高、入轨精度高、经济性能好、适应能力强等特点闻名于世。在对外发射服务方面,长征系列火箭的经济性能良好使其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这为中国打破封锁、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庆伟认为,针对欧美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中国还必须加速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并以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为重点。

  他并透露,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载工具的可靠性,降低进入空间的成本,根据国外的发展态势和国内的实际需求,中国还将研制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在突破单级入轨运载器的关键技术后,最终研制出快速、机动、廉价、可靠的单级入轨重复使用的运载器,以深空探测、星际载入飞行、建立空间站等为目标,开展新概念航天运载器研究。

  与此同时,积极进行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中国航天界将瞄准这个市场,加速研制小型运载火箭,尽快在这个新的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张庆伟并介绍了中国航天界培育国际合作的若干新亮点,包括:1,实施欧洲战略,建立合作桥头堡。2,与美国保持接触,停而不断求发展。3,挺进俄罗斯市场,拓展合作领域。4,加深合作关系,寻求更多伙伴。其中,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巴西、加拿大等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将与日本、南非等国和亚太地区国家进行交流。

  文章强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关起门来独自发展航天技术,国际合作无疑是必然的选择。但历史也一再证明,尖端技术从来不可能从国外直接“拿来”,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发展与合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在《航天运载:中国新目标》一文中指出,中国的航天运载技术在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运载能力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差距。在重复使用运载器、空射运载火箭等新型航天运载器方面,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尽快缩小差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对中国的严峻考验。中国正在全面开展以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和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为重点的航天运载系统的建设工作。

  文章指出,以进入空间、利用空间、控制空间为特征的制天权的争夺成为未来战争的焦点,军事航天系统成为现代化战争制胜的关键。作为航天技术的基础,航天运输系统技术代表着一个国家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是未来航天运输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确保快速、机动、廉价、可靠地进入空间,不仅是实现迅速部署、重构、扩充和维护航天体系的基础,而且也是降低空间进入门槛、大规模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基础和前景。

  吴燕生介绍说,未来中国航天运载技术发展战略可以归纳为:

  1,近期目标:全面提高中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拓展航天运输系统的应用领域,并为建立完善的航天运输系统奠定基础。

  中国将以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为重点,全面提高运载火箭在国际商业发射服务中的竞争能力。新一代运载火箭将按照“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的原则形成“一个系列、两种发动机、三个模块”的发展思路。

  同时,要不断改进现有运载火箭,提高可靠性和适应能力,满足国内外近期发射任务的需求。为满足中国航天发展的需要,还要开展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及其他新概念运载器的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开展关键技术的演示验证试验。突破四大关键技术:高超音速气动力热技术、先进的推进技术、热防护技术、高超音速再入返回控制技术。

  2,远期目标:建成完善的航天运输系统。

  以研制重复使用运载器为重点,中国将首先研制出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初步建立满足航天发展需求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在突破单级入轨运载器的关键技术后,最终研制出快速、机动、廉价、可靠的单级入轨重复使用运载器;以深空探测、星际载人飞行、建立空间基地为目标,开展新概念航天运载器研究。

  突破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关键技术之后,中国将开展两级入轨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研制;开展单级入轨的关键技术研究。突破轻质材料和先进的推进系统,研制出单级入轨重复使用运载器;开展新概念航天运载器研究,满足深空探测、星际载人飞行和建立空间基地的需要。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订阅非常笑话 掌握成人世界的快乐宝典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在家学新东方英语 注会注册评估师 考研英语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例:宠爱自己的身体,每天站在全身镜前检视自己的裸体,或站或蹲……
非常笑话
保你天天开心超爽至极!现在订阅更有机会赢取彩屏手机大奖!
图片
铃声
·[萧亚轩] 开始爱
·[何韵诗] 我找到了
·[刘德华] 回家真好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情爱实录
  • 佛裸蒙性感香水
  • 征服者性感香水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99元彩屏手机
  • 上网开个人店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狂野奔放的性爱旅行
    爱意缠绵的销魂表现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爱情、财富、超魅力
    统统一网打尽
    两性学堂帮你和爱侣打开性爱心门,探索神秘的爱欲花园。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今天会不会有金子砸到你
    什么样的手机号最配你
    命里有注定有贵人相助
    明天,你的爱情路在何方
    属于你的星座运势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