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平湖两岸文物古迹祈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1日08:25 中国三峡工程报 | ||
本报特约记者 张立先 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下闸蓄水之际,我飞舟三峡,追寻峡江两岸文物古 迹。 “平湖”两岸,除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 三峡大坝下闸蓄水后,哪些文物古迹将被淹埋呢? 从下往上说,重点文物古迹有: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牌坊和屈原祠;重庆巫山境内的 孔明碑、大宁河古栈道;奉节县永安宫(刘备托孤)遗址、孟良梯、瞿塘峡口的粉壁 堂;云阳张飞庙、龙脊石;忠县石宝寨和汉代无名阙;丰都鬼城东岳殿;涪陵白鹤 梁…… 将会被淹没或部分受淹,但可采取挽救或补救措施的重点文物古迹有: 秭归屈原祠,它已是二次搬迁,葛洲坝蓄水时搬至现址,原考虑的是三峡150方 案,现要按175方案第三次搬迁至秭归新县城凤凰山; 巫山县大昌古城,亦计划择址部分复建; 瞿塘峡口的粉壁堂,已实施部分切割,在新址复原; 云阳张飞庙业已拆迁,在新址实施“克隆”; 忠县石宝寨十二层塔楼,其底层约为165米高程,顶层为210米高程,现已拟 定小围堰保护方案,使其在175水位不受影响; 涪陵白鹤梁现亦拟定水下保护方案(就地采用金刚罩覆盖,罩内注水减压)…… 似乎命中注定,我与这一世界级瑰宝——长江历史水文石刻无缘谋面。 往返重庆很多回了,甚至还专程去过涪陵,想亲眼看看“白鹤粱”上的诗文,亲手抚 摸石刻的鱼眼……但时机不对,非偏枯水年份,“白鹤粱”不肯露出其“庐山真面目”。 今年春节前,我就打听“白鹤梁”是否出水?朋友说:只露出很小一部分。待到元宵 节一过,好消息来了:“白鹤梁”似乎懂得人类情感,竟毫无保留地将其身姿容颜裸露 在世人面前,要与我们诀别。今年三峡水库蓄水,按现行保护方案,它将永沉江底 了。 世间事物,往往是失却才倍感珍贵。过去,我总以为多的是机会见识“白鹤粱”的, 不想这一拖再拖,终成遗憾。 好在,几位朋友送来了“白鹤梁”的珍贵历史照片。我便在《中国三峡建设》今年第 三期以“山水有情石记事,绝唱千古白鹤梁”为题编发了一组图片,并在封面以折页形 式选发了一张白鹤梁露出水面且题刻清晰可辨的摄影佳作,本人还配了一首诗。 位于涪陵城北长江南岸大江之中的“白鹤梁”石鱼题刻,总长约1600米,自西向 东伸延与江流平行。梁北侧水流湍急,为川江主泓;梁南侧水流较平缓,冬春两季波 平镜,称为鉴湖。 石鱼图案在白鹤梁现存14条,大小与水位高程不等,蔚为壮观,亦为水标辨识之 重要课题。专家解读石鱼说:唐代所见鱼腹高,大体相当于现涪陵水文站历年枯水位 平均值;清代康熙重刻鱼的眼高,又大体相当于川江航运部门当地之水位零点。由此 可见,石鱼水标镌刻,是古代人民长期对川江枯水现象的认知结果。 一块难露水面却最好保存的石粱,竟镌刻着自唐至清光绪乙亥冬季的长江水文史 呵!专家观摩石鱼,研读题刻,列出了厚重的千年历史水文年表——这白鹤粱被尊为世 界最古老的水文博物馆,当之无愧! 1988年,白鹤梁即被列为国家级一级文物。长期以来,专家们围绕三峡水库蓄 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保护,伤透了脑筋。 现行的保护方案是:用罩子罩住,罩内注水,使罩内外水压平衡。这样做的最大好 处是,罩内所有题刻可保留原貌,且不受江水冲刷和确保无泥沙淤积。 三峡已经蓄水,千年古迹已变没江中。面对白鹤粱,听我唱支歌吧——《别了 白鹤 梁》: 枳城脚下 江底/隐藏着千百年的秘密/一个关于千百年/长江洪灾的秘密//千百 年来 文人墨客/仿佛心中有结/题诗作画 唱和吟咏/都绕不开这片水域//于是 白 鹤梁的石头/变成了博物馆/历朝历代的题刻/缀成了历史的记忆//别了 白鹤梁/ 你的秘密已被炎黄子孙/从江底打捞/三峡涨潮时/就让捞不起来的“川江号子”/陪 你 永远永远地陪你……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