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楼就是望海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6日07:59 天津青年报 | ||
海河楼就是望海楼 -特约撰稿郭凤岐(天津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海河楼位于老三岔河口以北,崇禧以东。(崇禧即香林苑,《天津县新志》记载:康熙初天后宫道士李怡神及弟子王聪建;乾隆五十三年赐名崇禧,并御书崇禧额联、崇禧碑。《 此后望海楼曾一度损毁。佐证为:乾隆四年(1739)春夏纂修的《天津府志》图中,没有标示“望海楼”,却标有“香林苑”和“望海寺”;志文中也没有“望海楼”的文字记载。这一年编纂的《天津县志》图中,在三岔河口以北,标注了“香林苑”和“望海寺”等建筑,也没有标注“望海楼”。虽然在该志志文的“古迹志”中,记有“望海楼”,但是转引自《河间府志》,足以证明当时望海楼已经废弃。 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天津盐商捐资,重建望海楼。乾隆亲笔御赐了:“海河楼”额,并作了咏“海河楼”的御制诗。该楼地处海河干流源头,所以称为海河楼。海河楼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有房152间,亭池台榭,一应俱全。旧的史料记载:“当年建楼极高,登高便可望海”,故名望海楼。所以海河楼就是望海楼,简称河楼。从海河楼的老照片来看,它的主楼,大体为三层楼阁,在四周的建筑中,可谓出类拔萃。海河楼重建后,天津的地方志书,对它多有记载。如《续天津县志》,在县域图上,就标了望海楼;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津门保甲图说》中,就在三岔河口北,由东至西标示了望海楼和崇禧、望海寺。 嘉庆年以后,海河楼栋宇失修,杂草丛生,逐渐荒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首先在天津取得划占租界和修建教堂的特权。同治元年(1862),清政府被迫将望海楼及其西侧的崇禧共15亩土地租给法国。法国传教士拆毁了望海楼和崇禧,于同治八年(1869)由教士谢福音主持修建了天津第一座天主教堂———圣母得胜堂。但是,这个洋教堂不为群众所认可,人们仍然习惯地称这个地方为望海楼。通常说的望海楼教堂,指的就是望海楼地方的教堂。同治九年(1870),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望海楼天主教堂及仁慈堂等被焚毁。所谓“火烧望海楼”,是指大火烧了望海楼地方的圣母得胜堂,而不是原本的望海楼(海河楼)。光绪五年(1879),法国威胁清政府重建了望海楼教堂。光绪二十六(1900)庚子事变中,这个教堂再次被焚毁,1904年法国用“庚子赔款”再次修复。 关于天主教堂为望海楼的旧址,1927年甘眠羊编辑的《新天津指南目录》,也记得很清楚:“望海楼旧址即今之三岔河口天主堂。”1930年出版的《天津志略》(也是天津第一部市志)记载:望海楼在“三岔河口,北运河北岸望海寺前,登楼便可望海,故称胜境,今为西人于此建天主教堂矣。”1931年刻本、下限至宣统三年(1911)的《天津县新志》,在卷二十五“旧迹”中,对此作了更加详细的记述:“海河楼在三岔河口北岸,崇禧东。乾隆三十八年建,御题‘海河楼’榜字赐之,每次巡幸津沽行香各庙,于此为进茶膳之所。有房一百五十二间,亭池台榭略备,层楼峻矗,俯瞰流波,尤据形势之胜。嘉庆以后銮辂弗莅,栋宇失修,遂致荒圯。咸丰之末外兵入境,以之界与法人,为天主教堂,就地起洋楼,一仍旧址,故居人犹以‘河楼’呼之。同治九年教案猝起,楼已被毁,危壁独存,后以地让还,欲改医院善堂而未果,空闲二十年之久。光绪庚子议和,仍为法人所有。今岿然河上者,聿复旧观矣。”
两性学堂--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