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淮河泄洪区看灾民生活:踏上救命“梅花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6日10:09 北京青年报 | ||
生活在临时房屋中的泄洪区灾民■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 本报记者进入淮河泄洪区采访灾民生活状况 本报特派记者报道淮河干流上的王家坝开闸泄洪整整53个小时,将闸下的蒙洼行蓄库区变成一片泽国,只有126个用土堆成的安全高地———当地人称为庄台,在水面上露出一块块的救命之所。如从空中俯瞰,颇似梅花桩的样子。 随着昨天王家坝闸的关闭,靠近闸门的几个村的水位有所回落,一些曾经被水淹没的道路重又现身,记者得以进入庄台,体验灾民的真实生活。 -手扶拖拉机成了救灾物资车 王家坝镇邢郢村的张老汉自告奋勇做了向导。一路前行,能看见道路两旁重新露出水面的农作物,张老汉指点着说,高的是玉米,矮的是大豆。所有大豆的叶片都顶着满头泥浆,张老汉痛心地说,这些豆再有一个星期就能收,这下全都被大水毁了。不过他紧接着又表示了对于顾全防汛大局的理解,更何况还会有政府帮助他们生活。 一辆手扶拖拉机急匆匆地开过,拖拉机上坐着金黄村的村委书记郎康和两位村民,还有成箱的方便面。郎康说,这70箱方便面是他们刚从坝堤上领来的救济物资,前两天还领过瓶装纯净水等等。同行前来视察灾情的民政部门官员向他询问村里人的生活情况,他说村里300多口人目前主要还是靠自家储备的粮食,支撑到汛期结束应该问题不大。 -最困难的事是用湿柴做饭 车子开到距离邢郢村的刘郢庄台还有数十米的地方就开不过去了,必须步行趟过没膝的洪水,才能登上庄台。这里住着邢郢村三组的50户居民。因为这个庄台建成得比较早,所以台上都是砖瓦房,屋里堆着抢收回来的粮食。 有些奇怪的是,记者见到的村民几乎都是老幼妇孺,青壮年很少。生产队队长郎冠军解释说,这一带地少人多,又是蓄洪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去了。不过县乡村的各级干部都被组织起来帮助转移安置,没让一户人家落下。 一位抱着婴儿的老大娘凑过来诉说,她的儿子、媳妇都外出打工去了,把刚刚出生才40多天的孩子托给她照顾,大水一来,她只得从邻村来投奔嫁到这里的女儿。想起将来的生活,大娘发愁得直哭。民政干部安慰她说,政府肯定会帮助她渡过难关,她才渐渐安心,平静下来。 村民们说,如果没有大水,这会儿他们都得在地里忙;现在被水围住,每天无事可做,他们只得做些缝缝补补的事情。生产队队长郎冠军告诉记者,目前庄台上住了200多人,吃饭、喝水都有保证。一个妇女插话说,就是柴火都湿了,两个小时也做不好一顿饭。其他围着的村民也说这是眼下最头疼的事情。 -医疗队里来了青年志愿者 在金黄村的郎楼庄台上,记者遇到了一支巡回医疗小分队。他们的工作一是为村民免费看病发药,二是消毒、灭鼠、灭蚊蝇,做好卫生防疫。因为这个庄台上的临时救灾帐篷很多,又是直接搭在烂泥地上,条件较为简陋,防疫人员消起毒来更是格外认真细致。 “他是志愿者,”镇卫生院的院长崔忠臣拉起一个穿白褂的年轻人向记者介绍,“李洪渊,蚌埠医学院大二的学生。”年轻人有些腼腆地回答说,他家就是王家坝镇上的,放暑假回来正赶上发洪水,听说要组建医疗队,就主动打电话给崔院长,要求加入医疗队为乡亲做些事情。 崔院长说,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发现任何流行性的传染病,遇到与洪水可能相关的最多病例是腹泻和菌痢,一共有八例。“我们都是免费看病发药。”小李为他加入的这个工作群体很是感到骄傲。(乐倩)
笑翻天:难以抵挡的开心风暴 享受酷翻天开心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