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八方杂处的移民城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31日00:28 天津青年报 | ||||
八方杂处的移民城市-杨大辛 天津先民聚落,有历史遗迹可考始于战国时期,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明永乐二年(1404年)设卫筑城,人户渐繁。据《天津卫志》载称:“天津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说明了天津自永乐年间开始就成为移民城市。“八方杂处”一词,常被用来形容古代天津的社会结构,是恰如其分的。 永乐年间设卫,从各地征调官、军常驻天津。按明制,天津三卫共调驻军队16800人,并允许携带家属,这些人在天津定居后,繁衍生息,成为天津居民的主要部分。卫,属于军事建制,相当于今天的警备区,至于民政方面则隶属于周边的武清、静海二县,所以在建立天津县之前没有单独的人口统计数字。 天津人口的最早统计见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刊行的《津门保甲图说》,在1840年前后天津县共有人口442343人,其中城区为19871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4.92%。这是有史以来天津全境第一次较为准确的人口统计。 其后,据《天津县志》记载,宣统二年(1910年)天津县人口增至886521人,其中城区为601432人。70年间(1840~1910年)全县总人口增加率为一倍,而城区人口增长两倍有余。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天津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呈直线上升趋势,到1936年达到1254696人,26年间(1910~1936年)又增长40%。 天津人口的急剧增长,既不是政府的移民行为,也不是战乱流徙所致(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伴随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上升。因此,天津成为华北首屈一指的工商业大城市,外省移民———即涌入天津的打工者与投资者是做出很大贡献的。 如果你对周围熟识的朋友的家世进行一番了解,就会发现其祖辈大多来自五湖四海,若干年前落户津门,纯粹意义上的天津土著为数甚少。因此,我们要善待异乡人,如同善待自己。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