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严文蕃:中国留学生可以是NO.1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5日13:46 新浪观察 |
采访/文字 独孤秋秋 编者按:从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中国留学踏出国门到今天,中国留学生似乎正在失去昔日的光环。鱼龙混杂的留学大军中诸如“不讲卫生”、“道德败坏”、“挥金如土”等负面的消息也越来越多……有人疾呼要抵制“留学垃圾”。这是中国留学生正被妖魔化?还是自己出了问题? 严文蕃,男,严文蕃,男,1984年留学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Buffalo)大学,1991年博士毕业,毕业论文获美国心理学会优秀论文奖。1991年开始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州著名私立大学GONZAGA UNIVERSITY、德克萨期州大学等处执教。现任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心理中心主任。2003年9月,被美国政府外交部美中交流中心以富布莱特学者(Fulbright)身份派驻中国任交流学者。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帮助下,严教授日前就上述话题接受了新浪观察特别专访。在此特别鸣谢美国驻华使馆文化交流处工作人员!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中心主任严文蕃教授 新浪观察:作为84年就出国的老一代留学生,和今天大多数自费留学的中国人情况差异比较大。您还记得您当年出国留学的情况吗? 严文蕃: 我曾看过一个数据:中国从1978年到1995年的17年间,共派出各种留学生25万人,回国服务的约8万人,有16万多人留在国外,其中60%以上在美国。我本人的情况属于后者。我们这批人是在文革被封闭后第一批出国留学生。我是84年出去的,当时叫做“自费公派”。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形式上是公费的但是自己出钱。一般来说是我们自己报名考学校,如果考上有奖学金的话由单位以公派的名义送出去。我自已这一路走来现在看来是挺顺利的。当时出去念的是心理学的,毕业以后挺顺利地找到了工作。我自己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的导师是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遇上一位优秀而有威望的导师,这是我的幸运。二、我的博士毕业论文被美国心理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奖。美国心理学会的奖是一年评一次,一次只有一名优秀奖。我能取得这个奖也对我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可以做得很好,甚至是NO.1。我自己就带过七、八个中国留学生。学校里对他们的评价都挺好,普遍认为中国留学生聪明,努力,成绩顶呱呱。 新浪观察:象您这样顺利的留学经历可能很多人都觉得羡慕。而实际是还有非常多的中国留学生远没有您这样的顺利。象《北京人在纽约》里演的一样,您自己身边是否就有这样的朋友? 严文蕃: 是的。出去留学相对来说还容易,但真正要在国外做到学术上有所建树是非常难的。我们当时一起去的很多人后来都转业了,甚至到现在还有人没有找到相配对的工作。有的到政府,有的开餐馆或照像馆,还有的自己旅游接待团的工作,还有的在超市工作。整体来看留学生中读工科的人的发展是比较好的,而读文科的就难一点。在美国留学,如果毕业想留下,必须要找到工作,才能转身份。否则就是非法的。毕业生毕业后可以申请实习,领H临时工作身份,在这个时间内自己寻找找工作。 新浪观察:老一代的留学生在中国曾经是“高素质”、“高知识”的代名词。但近年来情况似乎有所转变。从一些国内外媒体舆论来看,海归们也不象从前那样吃香了,甚至一些中国留学生被人形容为“劣迹斑斑”,称之为“留学垃圾”。 严文蕃: 下午在聊天时你对我提到的一些国外的中国留学生聚居区治安差,生活习惯不好,而且学业荒芫,使中国人形象受损不被当地人接受和喜爱。以上种种情况在美国我住的大学城还没有看到过。我那里的中国留学生主要都是硕士和博士,表现都很不错。但上述情况也的确存在,大家在国内国外都时有所闻。我自己的感受是这种情况和当年的台湾留学生情况极其相似。我们当年出国时正是台湾经济起飞的时候。台湾人开始有钱了,许多富裕家庭都把家中的小孩送出国去。我们当时称台湾留学生为“背了钱出去”。经济条件好了,有钱了有资本了所以留学生大量增加,一些问题也出来了。80年代的台湾留学生还有一个原因和现在中国比较相似。就是国内升学压力太大,读不到好的学校不如花钱申请到国外去读好的学校。大家会觉得出去读合算。这里面出去的人多了自然会有“鱼龙混杂”的现象,不足不奇。但不好的留学生从总量来看还是少的,并不能代表整体。因为就看到一部分人而否定全部这种观点是不足取的。“留学垃圾”这种批评把情况说得过于严重化了。我不是很同意。至少我接触到的中国留学生几乎都非常优秀。而海归没有以前抢手了是否也说明留学生素质下降了呢?我认为不一定。象过去的台湾,早年只要出去读个博士回台湾后一般当个副教授没有问题,现在也不行了。中国大陆也一样,一切都要按市场规律办事。有学位不一定是真的优秀。如果真的是优秀的人才,自会有人会出高价请你。如果只有文凭没有能力,连重新做助教都难。甚至只有到中专教书。我们也通这这些现象看到,近年来国内的学术水平确实在提高。水涨船高,留学生也不再象以前那样受人迷信。 新浪观察:近年国内经济发展了,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于在孩子很小时就把孩子送出去,形成所谓的“小留学生现象”。前段时间有报道说居然出国读幼稚园的小留学生也出现了。对一些小留学生在国外表现出极其不适应,国内评论表现深深的忧虑。 严文蕃: 小留学生现象的后面是中国发展起来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了,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具经济实力了,有资本可以送孩子出去,这是好事。但我在这里提醒各位中国的家长,你在做了决定前一定得考虑清楚了。小孩子出去有利也有弊。毕竟国外学校和中国学校办学模式和体系都是不一样的。送出去前最好考虑孩子将来是不是就一直呆下去。如果不是一直呆下去。将来中途再回来,两个教育体系不一样对孩子的发展可能会有一定的损害。比如在美国读中学回来来考大学,我估计还是够呛的。如果说家里真有钱,出去学习一两年再回来也是可以的。年龄小在语言学习上具有优势,口语会练得比较棒。但现在的小留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本身具有的一些问题到了国外一下子集中暴露出来了。国外一些媒体对中国小留学生相互间的比阔现象有所报道。这是应该引起中国家长们反思的。在美国,家长向来强调钱不是大人无偿给小孩用的,不是说家长的钱就全部都是小孩子的。小孩子用钱知道用劳动去换取,一般也不会好意思拿父母的钱去挥霍或比阔,因为这样做脸上不光彩。再有一个就是小留学生的独立生活问题。年轻人都是中国的独生子女的了。中国的教育制度造成许多小孩子动手能力弱。在国内时家里什么都安排好了。一出去什么都要靠自己,一下感觉到什么都不适应。这方面应该在国内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大力加强。小留学生更要培养的独立,要意识到:不是所有问题用钱能解决的。一些现象也许是独立的,但是要汲取教训。 新浪观察:中国人持续几十的来不断的留学热情,引得世界各国都看好中国留学产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象前不久大家热烈讨论的“洋野鸡大学”现象。年轻人要注意哪些问题,该如何避免落入这样的留学陷阱中? 严文蕃: 中国年轻人如果要留学,首先应该多了解想要去的国家的基本情况。以美国而言,它的社会发达到一定程度,上大学很容易,而只需通过每年考两三次的SAT,有的学校甚至不一定要考试。而象哈佛这样的名校则具有比较强的选择性。而且学费比较贵。普遍来说,野鸡学校在美国少。如果真是美国的野鸡大学,你会连签证也拿不到。因为学校是非法的。确定好学校下一步就是交报名费填写申请材料。如果材料符合的话,又拿到签证的话就可以去留学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学校虽然也是合法的,但它的毕业文凭也许不在认证范围内。如果是这种学校读出来就麻烦了。因此需要对学校背景和认证事先作好各方了解。另外许多知名大学都有自己的公开主页,介绍招生情况还可以下载报名表。如果本人语言能力比较强建议通过这种方式而非中介申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新浪观察:近来有新闻报道一些国家对中国留学生拒签。而一些国家则重点限制中国留学生签证。评论分析认为这和我们的一些留学生在国外表现大失国体有关。 严文蕃: 相关的新闻我没有看到过。其它国家我不太了解,我还是说说美国吧。我也曾听到有人议论美国是否会拒签中国人。我曾和美国领事馆的人聊到过此事。他们表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表面上是挺多中国人得不到签证,表示出不满意,感到美国是在拒签他们。但实情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求去美国的人的人正在成倍地增加。因此被拒签的人数也跟着增加了。但得到签证许可的人的总数却也呈只增不减,稳中有升的趋势。像去年我就收了四个中国留学生,他们全部得到签证。说到中国留学生我感觉除了近年来一些的确素质不高的个案外,许多时候还是文化上的冲突。象美国人习惯吃饭不说话,说话了也小声。我们在一起吃饭大声叫表示高兴。老美嘴里有东西一定会咽下去再说话,不咽下去不说话。我们吃饭时嘴里有饭还会说话。中国人一般较少关心周围人反应,老美不会,通常表现较为温和,会积极注意其它人的反应。这些其实都是文化差异,而非真正是素质问题。如果现在就拿拿欧洲标准和中国比肯定是有差距的。 新浪观察:当中国留学生在他国遭遇到事件冲突或不公时,一些媒体报道时通常与民族歧视联想在一起。有人提出,正是中国留学生处处小心翼翼,才会让外国人瞧不起。中国留学生要自强,就要勇于说不。 严文蕃: 一般情况下,除非是新去的留学生,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也许会保持沉默和小心。一般熟悉了当地情况都会用规则保护自己。而一般国家也不会特别歧视谁。特别是在美国,通常都会小心地、不敢有特别怠慢地处理相关事务。整体来看没有那国是在特别地不维护中国留学生利益的。前一段时间有一本书叫《中国可以对美国说NO》,许多人都把这当成自己的防身术,觉得人家随时都会欺负中国人似的,不管什么事件都一下子上升到民族自尊心问题。其实不然。你自认为中国还不够发达那其它欠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也大有人在,怎么没有听说谁被歧视的。遇到冲突要多熟悉他国的规则,二是要多用别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光想自己,难免掉入民族自尊心的怪圈难以自拔。 新浪观察:不论是大留学生还是中小留学生,许多人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在国内各方面都很不错,但是到了国外一下子成为“弱势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觉得极其压抑。作为美国心理学会优秀论文奖得主和印地安纳大学心理学教授,请您以心理学专家的身份给我们的留学生们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严文蕃: 我们讲,资本有三类:钱、人力资源(教育程度)、社会资本。留学生普遍的压力感从这三个资源分析就可以看出。对大多数人而言,从自己国家到国外以后以上三种资源就都将处于弱势地位。首先是钱。不管你在国内带多少钱,到美国都会打八分之一的折,换算比原来的少得多,可用的钱大大减少。而国内钱是通过工作源源不断来的,留学则只有假期才能打工。如果有奖学金还算好,如果没有奖学金自己还要想法解决生活费,这也是比较有压力的。再看人力资源,留学生在国内不管什么学位或职称,你出去读书是为了拿人家的学位,这样一比又处于下风了。而且你是外来的人,在文化和语言上也处于弱势。最后看社会资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关系网。中国人讲人情讲关系这是全世界人都知道的。象这次我们来中国的交换学者来之前全部都学习了“关系”二字。社会关系中中国人发展尤其其重要,最差的你在国内至少有家庭有亲戚有同学,但在国外后统统化为零。这样一来,人在社会中可利用的三种资源统统处于弱势。这是我们从理论上讲为什么出国留学通常会有这样多的挫折感的原因。 新浪观察:留学生在国外面临各种资源弱势处境,而同时还要面临陌生的环境和文化冲突。从近年来一些案例来看是文化冲突也是中国留学生一大难题。应如何面对和应对,作为一名过来人,您是否有一些好的建议? 严文蕃: 怎么办呢?我觉得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出国前要有心理准备。出去前要做好思想准备。从心理学上讲就是动机。动机一种力量可以促使你生存发展。动机性非常强,就会拼命想生存会克服一切的困难,没有什么的克服不了。中国人总的说来还是很聪明的,以上问题时间长了都容易克服。 二、留学的目的一定要想好是什么。特别是自费的。清楚出去是为了什么,自己才有目标。至于自己出去上什么学校的都是次要的了。有人在出国前把目标定得过高,就会发现现实和理想太远,而造成太大的失望。 三、我自己发现有有一个现象比较有意思。美国校园里有各国来的研究生。同样是亚裔留学生同样有语言障碍,韩国人和日本人,抱团抱得很厉害,非常团结。而反观中国人,出去后也不形成关系网。大家都是各管各的。象我手下有6、7个中国博士生,成绩优秀没的讲,但平时这几个人也不是非常团结的。反而把国内的一些暗地里个人竟争的东西搬到美国校园里去了。出国后本来各种资源稀缺,最有利的就是在自己民族之间建立资源,但中国人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四、转变观念,适应当地的文化的游戏规则。象一般刚去的中国留学生到市场上买东西习惯于换算成人民币。观念上要变。不要想到你是从中国去的,尽量习惯当地文化和习惯。另外在国外非常强调互相帮助。以美国为例。国人比较有自愿贡献奉献精神,关心公共事务。但我们的许多留学生不关心公共事务,使得自己不能融合到整会社会的大圈子里去。这里不仅是留学生,甚至我们的中国移民也是这个问题。说到文化,日本和韩国也面临和中国同样问题,但做得比中国要好一些。 新浪观察:从清末容宏先生就读美国耶鲁大学到中国改革开放后派谴留学生,到今天持续不断的留学热潮。虽然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但出国仍是许多中国人的梦想。作为一名成功通过留学实现自己人生的前辈,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严文蕃: 对个人而言,留学还是非常值得的经历,虽然也许会比较辛苦。从教育来说,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和博士教育比较好,特别是美国的,注意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严格培养。对每个做学问的人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另外,除了知识上的收获,留学还可以极大增长见闻,了解各国的社会现状,生活方式,社交礼仪……可以说是很不错的人生经验。在留学期间要尽量融入在他国的圈子里,注意与当地社会的融入,多了解当地社会文化。同时也要积极转变观念,遇事多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尽量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留学他国的生活中去。以中国学生的聪明和努力,完全可以做到NO.1。 新浪观察:感谢您接受本期新浪观察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