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和声音:中国最高科技力量现危机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7日12:06 新浪观察 |
数字 ◎中国最早的国家级科学院于1928年由国民政府建立,称为"中央研究院",著名学者蔡元培出任第一任院长。20年后,中央研究院经过评议和选举,产生了中国的第一批共81名院士。 ◎从1954年6月起,中国科学院开始筹建学部,到1955年6月学部正式成立,前后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建立学部,其主要内容实际就是评定"学部委员",而后者大致相当于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共有233名。 ◎1990年11月,国务院决定从第二年起,每两年进行一次增选学部委员工作。次年,中国科学院选举出了210名学部委员,除去自然减员和其它原因减员,1991年中科院学部委员总数为528人。 ◎1993年10月19日,国务院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宣布成立中国工程院。一个月后,中科院选举出59名院士,院士总人数为545人。 ◎1994年中国科学院第七次学部委员大会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每届增选不超过60名。根据国务院两年一选举院士的规定,中科院在1995、1997、1999、2001进行了四次选举,分别产生新院士59、58、55、56名使院士总数在2001年达到653人。 ◎到2003年为止,中国两院共有院士1332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为71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234人。 ◎到2003年为止,中国的三大科技奖之一的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六年空缺。而曾经连续四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则终于在2003年实现了突破。 ◎2001年,中国在国际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总数达64526篇,比2000年增长了29.9%,比世界论文总数的增长高24.7个百分点;占世界论文总数1472280篇的4.4%,所占份额提高了0.8个百分点。 ◎我国的发明专利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批准量主要来自外国,我国每年的发明专利量据了解只相当于美国的1/40、韩国的1/4。 ◎据《中国统计摘要2002》,国家技术发明奖1991年、1995年、1999年为173项、131项、69项,而2000年、2001年分别为23项、14项。 ◎中国每创造1美元的GNP,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英国的2.97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当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滕藤,2001)。 ◎依据普适性的一股规律,研发经费(R&D)占GNP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到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则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 ◎日本、韩国等国家1997年上述指标就己分别达2.83%、2.79%,瑞典更是高达3.59%。美国1999年这一指标也是2.7%,投入2470亿元,而1998年我国R&D/GNP才达到0.69%,R&D总经费约为66.64亿美1999年R&D总经费约合70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2.83%。 声音 ◎邹承鲁(中科院院士):我们的院士选举制度,应该说大体上是公正的,但不是绝对的。有些院士,说得不客气些,就是没有这个水平却被选上了。这个原因就是做了幕后活动。对于学术腐败事件要公开揭露,进行舆论谴责。无论什么人,有问题就要揭露,就要处理,否则对大部分在清苦条件下埋头踏实做学问作贡献的知识分子太不公平了。 ◎李载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一些院士身上的确出现了学术腐败问题。陷入这一阴霾并不奇怪,因为他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之中,人品、学术道德都会受到影响。但无论是不是院士,首先作为一个人来说,诚信是很重要的。 ◎郑时龄(中科院院士):其中有一小部分人确实存在剽窃他人成果、抄袭别人观点的不道德行为。但是学术交流不畅通,重复研究也是造成论文雷同的原因之一,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我们在学术研究上不是很开放。有哪些同行在做哪些研究,我们相互都不是很了解,因此容易造成一些重复创造,论文也会出现雷同。但是如果大家都去从头开始重复研究,那学术的金字塔就建不起来,我们如果能在其他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新的研究,推动学术的进步,则科学前进的步伐会加快。 ◎何祚庥院士公开揭露,“曾经有几位院士,联名向国家打了一份报告,想要国家拨款40亿元,发展一个新项目。可是结果发现,报告中的一些基本数据都算错了,其中一个关键技术指标算错了100倍,产量算错了60多倍”。 ◎曹树基(复旦大学教授):实际上道德建设委员会并没有行政权力来实施处罚,只能进行道义上的谴责。作为中国唯一受理院士学术腐败投诉的机构,对外却是封闭的,“学官”们在其内部受到“保护”。 ◎同济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程院院士:院士制度要降温。院士制度其实是被炒过头了,定位发生了错误——院士对自身的认定错了;社会对他们的定位也错了。多得了一张选票,当上院士后,一些人便频繁地出席社会活动,获取更多的名利。这种行为无异于“卖身”。 ◎李载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腐败跟科学精神普遍丧失有关。由于缺乏一种舆论监督,即使发现某一个学术腐败的例子,报纸上也很少报道,报道了也很少能指名道姓,起不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方舟子(新语丝负责人):近年来院士涉嫌弄虚作假的丑闻时有发生,这次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委员会的报告把这个问题摆上了桌面。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我觉得还有改进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