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少佐军刀成为屠城铁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8日01:01 现代快报 | |
高路 “终于完成了我父亲的遗愿,现在该是这把刀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昨天,南京钢铁集团退休工人郭永柱把父亲的遗物——一把珍藏了66年的日本军刀送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郭永柱的描述下,一个关于这把日本军刀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南京城66年前经历的那场腥风血雨再次清晰地浮现在记者眼前。 郭永柱的父亲郭学礼1926年在国民党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当兵,曾在张治中将军身边任卫士,参加过“一.二八”、“八.一三”凇沪抗战和南京保卫战,这把刀正是他在南京保卫战中缴获的日军杀人武器。1937年12月,侵华日军侵占南京时,郭学礼在国民革命军七十二军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任特务连连长,他们守卫在雨花台一带。从12月初开始,日军主力七个师团20多万人开始疯狂进攻南京外围阵地。12月10日,日军第六师团和一一四师团主力攻到中华门、雨花台一线,与郭学礼所在的六二六旅在雨花台右翼阵地发生惨烈血战。由于日军火力猛烈,而郭学礼所在部队刚经过凇沪抗战未经休整就投入战斗,体力消耗很大,一时间陷入了困境。12月11日中午,六二六旅旅长朱赤果断决定召集100名精壮官兵组成敢死队,准备拼死一搏,郭学礼正是其中一个。经过近1小时的拼杀,他们终于击溃了日军,并生擒日军一名少佐酒井一郎并缴获了他的指挥刀。这场战斗中,100人组成的敢死队有97人壮烈殉国,郭学礼消灭4名日本兵,自己也负了伤。战斗结束后,朱赤旅长宣布把这把日军指挥刀作为战利品奖给杀敌有功的郭学礼。后来南京失守,郭学礼渡过长江侥幸逃生。 郭永柱告诉记者,父亲曾告诉他,酒井一郎在投降时交代,他用他的指挥刀砍死过4个中国人。记者仔细端详这把长93厘米的军刀,虽然时过66年之后,刀的成色仍然完好,刀柄上的护把清楚表明,它的主人是少佐以上的军衔(军衔低的日军配刀是没有护把的)。从乌黑的刀鞘里拔出刀来,锋利的刀口依然寒光闪闪,深深的血槽里污迹斑斑,似乎在低声控诉着日军当年的暴行。 快报记者高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