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华全国总工会专题 > 正文

中国工会前进的脚步声:与时俱进迈上新台阶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8日09:3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组织工作:增强工会凝聚力

  本报讯为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基础,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工会组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会组织工作的规律,工会组织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工会组建步伐不断加快,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各级工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工会领导关系和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调整和加强。针对政府机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给工会特别是产业工会的组织体制和领导关系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全总先后下发了《关于调整中国金融工会领导体制,加强金融系统工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在邮电管理局邮电分营与机构调整中工会组织调整和建设的意见》、《关于在新建国家电网公司等电力企业的同时建立工会组织的报告》和《关于对民航六大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后工会隶属关系问题的批复》等文件,基本理顺了有关产业工会和集团公司工会的领导关系。同时,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工会组织的努力下,5年间基层工会组织从51万家增长到171.3万家,工会会员从9131万人发展到1.34亿人,基层工会组织数和工会会员数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工会干部协管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按照中央[1989]12号文件精神选配地方工会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1998年工会十三大时,36个省级工会主席中,有16个由同级党政副职级领导干部担任。截至目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中,已有24个由副省级领导干部担任工会主席。辽宁、河南、四川等省的市级总工会主席多由副市级领导担任。湖北省的县(市)级总工会主席全部由副县级领导干部担任。领导班子的加强,使工会维权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现新的突破。2001年全总召开了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部署了“十五”期间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2002年全总组织编写了《工会干部培训教程》,作为“十五”期间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编教材。截至目前,全国有13个省级工会召开了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有28个省级工会制定了本地区、本产业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十五”规划。2001年至2002年,全国200多所工会干部院校共培训、轮训了18万名专职工会干部和35.3万名兼职工会干部;近五年来,全国累计有327.5万人次的工会专兼职干部参加了各种适应性岗位培训。

  工会领导机关在改革中得到强化与提高。2001年以来,全总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和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试用期、考察预告和干部轮岗等制度得到普遍推广和不断完善,领导机关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组工)

  宣教工作:唱响时代主旋律

  本报讯工会十三大以来,工会宣教工作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全总重点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动员职工,营造氛围,推进改革,促进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武装职工头脑。运用工会的组织优势和阵地优势。通过组织开展“全国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知识竞赛”、“全国职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系列活动”等主题活动,组织召开各种类型的现场经验交流会等,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积极协助党政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深化改革和企业改制中不同职工群体的思想状况、思想问题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有的放矢地为职工解疑释惑,引导职工正确对待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整,支持改革,投身改革。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重点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切实抓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创建中国职业道德在线网站,开展职业道德“双十佳”、“文明行业”、“文明班组”、《文明岗位》评比等活动,不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五年来,共有292人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和先进个人称号,276个单位被评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和先进单位,249个班组被评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百佳班组。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高职工队伍科学文化技术素质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维护职工的学习发展权。充分发挥工会文化教育阵地作用,加强职工文化技术教育,组织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和群众性的学习培训活动,鼓励职工立足本职、自学成才,五年中共有320人获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创建工会系统示范性职工学校79所,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职工学校阵地,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创新型职工”活动,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运用各种新闻资源,宣传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宣传工人阶级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宣传新时期工会工作方针和工会工作新成就,展示和弘扬新时期的劳模精神,推出了知识工人李黄玺、李斌,模范工会干部李贺等重大先进典型,组织了对上海机电工会预警机制、陕西省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武汉钢铁公司推动再就业、上海宝钢厂务公开等典型经验的报道。

  坚持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推动工会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先后推出两批计51个示范工人文化宫;推进中国职工文体协会的组建工作,《中国制造》等九部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创新职工文化体育活动载体,举办首届中国职工艺术节、新世纪工人歌曲征集、全国职工小品大赛、全国亿万职工健身活动等具有重大影响的示范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五一文化奖”评比表彰,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和建设职工文化体育基地,培育职工文化体育人才,打造职工文化精品,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工宣)

  理论政策研究:与时俱进

  本报讯面对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给职工和工会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国广大工会干部和工会理论工作者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尤其是加强对涉及劳动关系和职工权益方面的社会政策研究、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基础理论的研究、对工会参与立法与制定政策的研究等,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总和各级工会正确决策、参政议政、推进工作奠定了基础。

  1998年10月召开的中国工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针对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新特点和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的新变化,进一步提出要“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充分发挥工会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社会调节作用,不断加强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了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提出的工会工作总体思路。

  1999年12月召开的全总十三届二次执委会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特别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进一步突出和履行维护职能,保护、调动和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实现工会重点工作和自身改革建设“五突破一加强”的基本要求。

  2000年12月召开的全总十三届三次执委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要在工会组建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和职工权益维护及工会作用发挥等方面,要有新的作为,努力实现“三个最大限度”的目标任务。

  2001年12月召开的全总十三届四次执委会议,抓住贯彻实施修改后的《工会法》的重要契机,为切实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又提出了“抓机制、办实事、转作风、求实效、促发展”的具体工作思路,强调要一手抓调整劳动关系机制的建设,一手抓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群体办实事、好事。

  党的十六大以后,全总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是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和代表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新世纪、新阶段工会的基本职责。并提出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促进发展、推动改革、积极参与和大力帮扶的全过程中搞好维护,在抓好劳模和困难职工群体这两个方面下功夫的具体工作思路。

  总之,工会十三大以来的五年里,全总和各级工会组织、广大工会干部和工会理论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大胆探索,积极进取,有力地推动了工会理论创新,进而推进了工会的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全研)

  组织建设:夯实维权基础

  本报讯 从日前召开的工会十四大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截至2002年底,全国新建企业工会组

  织数达到113.4万个,会员数达到4289万人;全国工会基层组织数达到171.3万个,全国工会会员总数达到1.3亿人,与1997年相比,全国工会基层组织数和全国工会会员数分别净增120.3万个和4266.8万人,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组织是基础。但是,由于受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基层工会组织数和会员数曾一度下滑,1999年降至历史低点。关键时刻,全国总工会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要求。全总召开的全国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会议在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建机立制,组建进展迅速。各级工会明确责任,开拓创新,形成了全会上下共同抓组建的工作机制,营建了党政重视支持,各方配合的工会组建工作的外部环境,健全和完善了党建带工建的工作制度,优化了组建工作的法制环境,创新了新建企业工会的领导体制。

  组织体制、组织网络逐步健全完善。根据大量新建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为进一步突出和履行维护职能,各级工会切实加强乡镇、街道、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直至社区、村工会建设,积极帮助乡镇、街道工会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配备、工会经费收缴等问题。截至目前,乡镇工会已建立3.82万个,占总数的89.4%,街道工会建立8409个,占总数的73%。不少市县还探索建立了外商、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以及区域、行业等多种形式的基层工会联合会。

  基层工会工作不断创新。各级工会组织认真研究制定在企业临时性用工中发展会员的办法,进一步明确凡是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积极探索会员优先政策、基层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以及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会志愿者、依法建立基层工会干部保护机制、完善工会干部保护基金等做法,使基层工会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基层工会组织作用的发挥成效明显。各级工会组织以建家为有效载体,坚持把突出履行维护职责,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作为建家活动的主要内容,使工会重点工作切实在基层落实。针对外商、私营企业的特点,在企业中广泛开展了以“双爱双评”为主要内容的建设职工之家活动。(飞弓)

  集体合同:打造维权机制

  本报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才能有效地维护广大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工会十三大以来的5年里,全国各级工会组织在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上下功夫,打造起维护广大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和协调稳定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

  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全总的带头和努力下,许多地方由党委和政府负责牵头成立了集体合同协调领导小组,并将集体合同工作纳入党建和依法治市的重要内容,特别是2001年10月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和中国企业联合会共同就贯彻《劳动法》、《工会法》,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工作召开会议,并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通知》,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到2002年9月底,全国已签订集体合同近39.2万份,其中,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8.3万份,覆盖企业96.2万个,覆盖职工3330多万人;单个企业签订集体合同30.9万份,覆盖职工6167.6万人,比五年前增长了4倍。各级工会还加强相关机制建设,制定下发了不同类型企业的集体合同规范性意见,加强集体合同履约责任、监督检查、群众参与和评价等相关制度建设,还注意将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相衔接,用集体合同规范劳动合同,促进了劳动合同制度的健全完善。

  同时,针对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工会力量相对薄弱的特点,各级工会以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为主要手段,加大建制力度,许多地方还推动所属企业就工资、安全、保险、工时等签订单项集体合同或协议,有效地增强了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的实效性。各级工会还抓住贯彻《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的契机,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目前,各省都进行了工资协商试点,许多省市建立了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目前,全国开展工资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企业已达13.5万多家,覆盖职工2740.4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法制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人大制定颁布了集体合同地方法规,有2个省以政府令颁布了集体合同规定。工会积极推动和参与全国人大和部分省、市人大、政协,对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进行了检查和视察,并与劳动部门加强协调,将集体合同作为《劳动法》执法检查和劳动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增强了集体合同工作的法律严肃性和约束力。同时,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普遍建立,也为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进一步推行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三方协调机制,并正向市、区、县、开发区、乡镇、街道延伸。全国现已建立各级三方协调机制达4308个,全国建设系统也建立了产业三方协调机制。(集合)

  民主管理:在改革中发展

  本报讯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工作近年来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成为广大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平台。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坚持中不断完善。到2002年9月底,全国建立职代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为33.1万家。职代会的职权内容进一步充实和调整,如坚持企业改制、改革方案必须通过职代会的审议,坚持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必须通过职代会审议通过,坚持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等等,都赋予职代会制度以时代特点,并逐步融入现代企业制度之中。截至2002年9月底,全国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的基层工会组织所在单位有23.6万个,开展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工作的有26.9万个,分别占已建工会的公有制企业的71.3%、81.3%。此外,企业重大决策预告制、职代会表决无记名投票制、职工代表述职制、职工代表巡视制等机制上的创新,都使得职代会制度在程序上更加民主、规范、科学,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作用。

  厂务公开在不断深化中成效明显。据统计,到2002年9月底,全国共有30万家企事业单位实行了厂务公开,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有6.3万家;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实行事务公开的有19万多家。各地通过实行厂务公开,促进了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完善了监督制度,加大了对企事业领导人监督的力度;加强了管理,提高了企事业科学管理水平;充实完善了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群众的主人翁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目前,厂务公开工作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蓬勃兴起。工会十三大以来,各级工会组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推动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职(员)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劳资协商、职工恳谈会、沟通会、职工接待日、厂务公开等形式实行民主管理,努力落实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知情权、协商权、监督权。截至2002年9月末,全国有7万多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职代会制度,有15个省市制定了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初步建立。截至2002年6月末,全国已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公有制企业分别为3.84万个和3.96万个,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作出了贡献。

  联席会议制度普遍推行。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市召开了联席(联系)会议,一些省市的联席会议正在筹备之中。联席会议作为工会参政议政的重要主渠道,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调节社会利益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民管)

  保障工作:维护职工经济权益

  本报讯在国企改革逐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如何才能有效地维护广大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工会十三大以来,各级工会保障工作部门围绕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搞好源头参与,有效实施监督,有力地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参与促进就业政策法规的制定,开展就业领域的社会对话,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参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工会特色的促进再就业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已建立了国家级三方协商会议制度,30个省份建立了三方机制;全国有22个省份建立了省级工会与政府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得到了普遍推行;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大力开展,目前全国各级工会组织兴办职业介绍机构4000多个,累计帮助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0多万人次,自办职业培训机构6000余所,累计培训下岗职工320余万人次;全国工会兴办的职工劳动福利事业累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1.9万人;全国工会共动员和组织80多万名政府公务员和工会干部,与近百万户低收入家庭或有下岗失业人员的家庭建立了帮困联系,帮助被联系的职工家庭解决就业和生活脱贫问题。

  积极协助政府做好“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衔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等工作。五年来,各级工会积极协助政府推动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坚持不懈地做好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的监督检查,确保“两金”按时足额

  发放;通过建立的特困职工档案,积极协助民政部门对企业“低保”对象进行排查,发放“低保”资金,促进“低保”政策落实,初步实现“应保尽保”,享受低保的人数已达2064.7万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低保“三条保障线”已实现了有效衔接。

  积极参加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点,推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监督检查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努力推动拖欠工资问题的解决。各地工会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深化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全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协议的企业13.5万家,履盖职工2740.4万人。

  加强送温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建设,拓展送温暖工程的内涵和外延,推动送温暖工程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衔接,送温暖工程已成为政府支持、职工认可、社会欢迎的民心工程。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各级工会通过自筹资金、政府拨款、职工和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奂瞥锛臀屡课士?129.4亿元,走访慰问了52.5万户次困难企业和3150万户次特困职工、劳动模范、离退休职工和伤病残职工家庭。为了更直接快捷地帮扶困难职工,各级工会还兴办一大批集就业培训、生活救助、法律援助、信访接待、政策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截至2003年1月底,全国工会已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456个,其中省级11个,地市142个,县级303个,累计帮扶困难职工29.7万人,发放救助资金8370万元。(保障)

  劳动保护:确保职工生产安全

  本报讯劳动卫生和生命安全是职工最基本的权益。为从根本上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各级工会在劳动保护工作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关口前移、力求实效”的总体构想,全面履行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5年来在努力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级工会十分重视参与国家和地方的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修订工作,在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涉及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起草、修改中,各级工会组织都提出了意见和要求,突出明确职工的安全健康合法权益。

  各级工会加强对安全生产形势和突出问题的调查研究,为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自身建设,从有利于广大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利于发挥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网络的作用、有利于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向新的领域拓展等方面提出了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多层次、全方位实施监督的要求;明确了工会劳动保护队伍自身建设和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目标。

  同时,各级工会还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劳动保护工作新路数,以推动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劳动安全卫生事项,利用集体、劳动合同条款对企业的制约作用等从整体上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合法权益;根据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组织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竞赛和监督检查活动,在各个层面上推出了一批群众性安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安康杯”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水平,涌现出一大批安全生产先进典型。

  此外,各级工会还十分注重“事后维护”,即积极参加对重、特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突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宣传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尤其加强了对中小企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帮助职工提高维权意识和对各类事故的防范能力。

  五年来,工会全方位参与国家、地方及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在安全生产诸多领域的工作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来自工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张、建议为政府部门及企业所重视和采纳;工会依法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受到了企业和职工的普遍欢迎。工会在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劳保)

  经济技术工作:为发展作贡献

  本报讯在日前召开的工会十四大新闻发布会上,有一组数据引起大家关注,那就是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29.4万个企业工会组织职工开展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1.7亿人次的职工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创经济效益2305亿元;提合理化建议6506万件,创经济效益1088.5亿元。而这只是工会十三大以来工会经济技术工作所取得成就的一方面。

  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一是围绕经济建设中心,鼓励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多作贡献,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特别是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参建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重点工程项目如期、高质地完成。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加强基层技协组织建设,并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五年来,共推广新技术34.3万项,组织技术攻关73.6万项,创造经济效益273.5亿元。

  二是通过组织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加快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各级工会通过推广普及创造学,开发职工的创造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劳动者系列活动,推动了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五年来,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岗位技能练兵、技术比武4544万人次,参加计算机知识普及应用学习活动的职工有4600万人,参加创造学知识培训的达400万人。

  三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为劳模办实事。1998年以来,共表彰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全国劳动模范294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1629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069人。通过巡回报告等形式,广泛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弘扬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促进了“学赶先进”活动的开展。在对全国劳动模范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会同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劳模补充养老保险、发放荣誉津贴、提高退休工资、建立帮扶劳模专项资金等多种方式努力改善和提高劳模的待遇。在连续2年与民政部联合开展“爱心献劳模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又扩大了3个企业参加,共筹集资金2000万元,救助生活困难的劳模6000余人。(济工)

  依法治会:迈上新台阶

  本报讯中国工会十三大以来,各级工会组织坚持依法维权、依法治会,不断推进工会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使工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工会法律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参与立法成绩显著。五年来,各级工会领导机关都十分重视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先后推动和参与制定了有关职工和工会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1260多件,其中全总参与了《工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等30余部法律法规的制定。特别是《工会法》的修改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制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共建立各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13万个,拥有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49.9万人,政府聘任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1.2万人,基本形成了上下结合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网络,仅近两年就受理各类违法违纪案件50786件,提请劳动行政部门处理的事件达14782件,使一批侵害职工和工会组织合法权益的现象和行为得到了及时的处理和纠正。

  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据全总法律工作部2002年对21个省级工会和全国铁路总工会的调查,仅在这些省、市和产业就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30.6万多个,有调解员78万名;建立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7320个。1999年至2001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8.9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81%。县以上各级地方工会加大了工会参与劳动争议仲裁的工作力度,目前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中有工会代表1.6万人,河北等地还探索在工会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职工法律援助工作有了新的推进。目前,全国有2411个基层以上工会建立了工会法律援助和服务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7600名。近两年,这些工会法律援助和服务机构先后为职工义务解答法律咨询上百万人次,提供代书和非诉讼代理1.4万余起,为职工代理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案件4168件,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达19.6万余件,受援职工达21.8万人次。

  此外,基层工会社团法人资格登记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全国已有14.64万个基层工会组织取得了工会社团法人资格,6.39万个工会社团法人取得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法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北京上东区”的形成 标志北京国际化的进程
搜索引擎,最不容错过的网站宣传方式!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满足成年人的欲望
实现高品质的追求
非常笑话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图片
铃声
·[阿 杜] 一个人住
·[和 弦] 真情人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吸引异性
  • 佛罗蒙男用香水
  • 登喜路红瓶的诱惑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斑马深爱着小鹿,表达爱意时却遭到拒绝,斑马大吼:……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