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式卫星技术和宇航技术专家王希季:八公里上不了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9日17:58 中国航天报 | |
作者曹青舍弃手艺叩天门 1921年,王希季出生在云南昆明的一个白族家庭。在生意场上沉浮多年的父亲不愿自己的孩子再身陷诡诈的商海,惟一的心愿就是希望他们能学一门手艺,过一种能养活自己的平安日子。 顽皮的王希季却不知个中滋味,常常把读书当作玩乐,学习成绩总是平平。直到家道中落,一家人只能靠典当过日子时,小小年纪的他才收起那份玩心,开始认真为将来当个手艺人作准备。在大学“千秋耻终当雪”的熏陶下,王希季觉得当个手艺人并不那么重要了,渐渐萌生了“工业救国”的想法。抗战胜利后,王希季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公费留学考试,继而赴美求学。 1950年初春,王希季已获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并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当他在报纸上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时,再也等不及了。他放弃了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和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了祖国。王希季本打算投身能源工业,为国家建设大电站,但经不住大连工学院的劝导,便答应先到这里当一名教书先生。1958年,王希季所在的系被调整到上海交通大学,当他准备赴德国教学两年时,突然接到了去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的通知。那年,他只有37岁,被任命为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承担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任务。麻袋后面总指挥 当时设计院的研制条件十分简陋,既没经验,又没资料,也没专家,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勇于挑战的王希季二话没说,带领着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娃娃队伍”,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 仅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由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就奇迹般地诞生了。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用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T-7M"已经昂然屹立在发射架上,它的飞行高度预计为8~10公里。 发射场上没有电,隔着一条蜿蜒的小河,在用芦席围起来的“发电站”里,一台借来的50千瓦的发电机已经开始工作。由于没有任何通信设备,王希季站在用麻袋堆积起来的半人高的“指挥所”里,用挥舞的手势和大声的喊叫,指挥着“T-7M"的发射。没有自动跟踪火箭的仪器,研制人员自己土法上马制造的人工跟踪天线得要几个人用手把着才能旋转和俯仰。危险万分的加注竟然是用自行车打气筒一下一下地把推进剂压进储备箱中…… 发射成功了!王希季冲出“指挥所”,扯开已经嘶哑的嗓子和大家一起忘情地欢呼起来。这次试验成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液体燃料火箭技术取得的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 在这之后试验成功的18种探空火箭中,由王希季担任负责人的有12种,其中就包括将小狗小豹、珊珊送上天空的生物试验火箭和可回收的探空火箭。天空盛开的奇葩 从茫茫太空中将卫星召回地面,再令其准确地降落在预定地点,谈何容易!空间大国美国,曾经一连发射了12颗返回式卫星,但它们都不听招呼地“叛逃”了。第13颗虽然从天外摇摇晃晃地跑了回来,却无视主人给它划定的范围,一头扎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终于穿云破雾飞上了太空。当人们沉浸在发射成功的喜悦中时,王希季却提着简单的行李匆匆地赶往卫星测控中心。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还要等待着送走的那颗卫星再听话地返回地面。那几天,他连睡觉都“睁”着眼睛。 3天后,天空中终于出现了那顶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在王希季看来,那是盛开在天空中的一朵最美的奇葩。伞下拽着的,就是那个让他望眼欲穿的、被大气层烧得黑糊糊的回收舱。它飘过崇山峻岭,准确地落到了预定的回收地点。 这时候,王希季和他的试验队队员们,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最没大没小的人了。这颗卫星的回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叶剑英副主席在卫星试验结果报告上挥毫批下7个大字:返回式卫星有功!总是甘当少数派 作为卫星总设计师,王希季经常扮演少数派的角色。在他的一份干部考察表上,写着这样一个缺点:有时比较固执,不好商量工作。王希季没有虚心接受,在“对组织评价的意见”一栏里郑重其事地写道:“总评价高于本人评价,谢谢。但在技术问题上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有时候少数人坚持的往往是正确的。可能我总是当这种少数派吧。” 第一次提出要在返回式卫星上试验一种新型国产彩色胶片时,因为试验风险太大,不少专家都持反对意见。王希季认为,如果彩片能成功的话,将会比黑白片获取更大的信息量,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在进行了缜密的分析论证后,王希季果断地拍板决定:下一颗星不但要上彩色胶片,而且要多上。 这可是要对国家负责任的呀!当那颗装着大量彩色胶片的卫星上天后,大家都为王希季捏着一把汗。 左盼右盼,终于将卫星返回舱盼星星似地盼了回来。随即,那宝贝盒子立刻被小心翼翼地取了出来,连夜送去冲洗。当一张张色彩鲜艳、层次丰富的卫星照片神话般地呈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竟惊喜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自此,中国卫星彩色拍照技术开了先河,而这种物美价廉的国产胶片也一直沿用至今。空间抢滩寄豪情 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国家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卫星中进行过砷化镓单晶生长试验。如果试验成功,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经济前景。在空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谁先上天谁就是第一! 卫星技术专家闵桂荣找来王希季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作为卫星总设计师,王希季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能不能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返回式卫星进行微重力搭载试验?王希季干脆地回答:能。 第二,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即在还有5个月就要发射的下一颗返回式卫星上进行搭载试验?王希季思考片刻后回答:能! 第三个问题是当时争议颇大的。一种意见认为,如果进行搭载就全部上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的有效载荷,既能赚钱又可打入国际市场;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先上国内的,特别是砷化镓单晶试验,争取世界第一。王希季的回答却是:国内国外的,全上! 当时卫星的进场日期已定,在状态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要增加有效载荷,卫星整体就要做状态变动,布局也要改变,而挪动其中任何一个位置,都有可能导致整星失去平衡。尤其是做砷化镓单晶试验用的晶体加工炉,里面的温度高达1200度,卫星带着它就像带上了一个随时可能发生不测的“小炸弹”。 5个月过去了,奇迹再次发生。1987年8月,砷化镓单晶生长试验获得了极大成功。当王希季看到那火炬状的、没有任何杂质条纹的砷化镓晶体时,不由激动得热泪盈眶。中国在利用外层空间资源上,终于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年已80的王希季仍有一个飞天梦,担任着神舟一号飞船技术顾问的他,思绪并没有停留在8公里上,而是早就飞到了浩远的苍穹。在那里,有他未了的航天情…… | |